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军宝专利>正文

推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82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推拉窗,包括由上框、下框、左侧框、右侧框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窗框内的前推拉窗扇、后推拉窗扇以及由纱扇框和纱网组成的纱扇。其中前、后推拉窗扇分别由矩形的推拉扇框和安装其内的玻璃组成。上、下框和左、右侧框的内面均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和后窗扇定位框,且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均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两个推拉扇框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纱扇框上具有与纱扇定位柱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拉窗的纱扇安装到前、后推拉窗扇之间,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窗框的厚度,节约窗框型材,有利于降低推拉窗的成本20%左右;同时又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拉窗给排水,且美观、大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门窗,具体是一种推拉窗。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门窗种类繁多,包括推拉窗、平开窗、提拉翻转窗等。目前的推拉窗包括由上框、下框和两侧框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窗框内的窗扇,在窗框的前面或后面安装有纱扇。这就使窗框的厚度增加,浪费了窗框型材,使推拉窗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如果纱扇安装于室内一侧,非常不美观,而且无法安装传动器,如果纱扇安装到室外一侧,虽然能够安装传动器,但是给排水造成困难;同时由于传统的推拉窗的两个窗扇之间的间距小,无法安装加强筋,故其抗风载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推拉窗,使其窗框型材厚度减小,且使纱扇能够安装在两窗扇之间。本技术的推拉窗,包括由上框、下框、左侧框、右侧框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所述窗框内的前推拉窗扇、后推拉窗扇以及由纱扇框和纱网组成的纱扇。其中前、后推拉窗扇分别由矩形的推拉扇框和安装其内的玻璃组成。所述上、下框和左、右侧框的内面均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和后窗扇定位框,且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均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所述两个推拉扇框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所述纱扇框上具有与所述纱扇定位柱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其中在所述前推拉窗扇的一侧后面或后两推拉窗扇的一侧前面设有加强筋。其中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密封条。其中所述各窗框的横截面为或 形状。其中所述纱扇框的横截面为 形状,所述纱网通过压辊安装在所述纱扇框的槽中。其中所述玻璃为中空玻璃。本技术的推拉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各个窗框的内面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后窗扇定位框,且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前、后推拉窗扇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纱扇上具有与纱扇定位柱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故本技术的推拉窗的纱扇安装到前、后推拉窗扇之间,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窗框的厚度,节约窗框型材,有利于降低推拉窗的成本20%左右;同时又不影响本技术的推拉窗给排水,且美观、大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推拉窗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横剖图;图2是本技术推拉窗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纵剖图;图3是本技术推拉窗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剖图;图4是本技术推拉窗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纵剖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推拉窗,其中窗框的与墙接触的一面为外面,与其相反的另一面为内面。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是本技术推拉窗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横剖图和纵剖图。其包括由上框1、下框2、左侧框3、右侧框4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窗框内的前推拉窗扇5、后推拉窗扇6以及由纱扇框13和纱网14组成的纱扇7。其中前、后推拉窗扇分别由矩形的扇框16和安装其内的中空玻璃17组成。上框1、下框2、左侧框3、右侧框4的内面均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8和后窗扇定位框8′,具体的横截面为 形状,此种形状的窗框型材适于塑钢材料。在上框1、下框2、左侧框3、右侧框4的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均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9。两个推拉扇框16的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10,在下框2顶端部装有滑轮18,以方便前、后推拉窗扇的滑行。纱扇框13的横截面为 形状,纱网14通过压辊15压入安装在纱网槽中。纱扇框13上具有与纱扇定位柱9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20,其可以沿下框的纱扇定位柱9自由滑行,使用非常方便。在前推拉窗扇5的右端扇框上安装有月牙锁18,在后推拉窗扇6的左端扇框上安装有与月牙锁18配合工作的锁钩19,以方便两窗扇锁紧。在具有月牙锁18和锁钩19的推拉扇框的的窗扇安装槽10上均卡装有盖板21,盖板21用于防止灰尘,且使推拉窗美观。在前推拉窗扇5的扇框上具有月牙锁18的一侧后面设有与盖板21一体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上朝向后推拉窗扇6方向设有密封条12。加强筋11也可以设置在后推拉窗扇6的具有锁钩19的扇框前面。加强筋11的作用在于提高本技术推拉窗的抗风载能力,其比传统的推拉窗的抗风载能力提高15%。另外,本技术推拉窗,在中空玻璃17与扇框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在窗扇定位框与窗扇安装槽之间均设有密封毛条。参见图3和图4。图3和图4分别是本技术推拉窗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剖图和纵剖图。其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其由玻璃钢材料制成;加强筋11是通过螺钉固定到窗扇框上的,见图3;纱扇定位柱9顶端部装有滑轮22,使纱扇的滑动更加灵活。适于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型材还可以为 或 形状。权利要求1.推拉窗,包括由上框(1)、下框(2)、左侧框(3)、右侧框(4)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所述窗框内的前推拉窗扇(5)、后推拉窗扇(6)以及由纱扇框(13)和纱网(14)组成的纱扇(7),其中前、后推拉窗扇分别由矩形的推拉扇框(16)和安装其内的玻璃(1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框和左、右侧框的内面均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8)和后窗扇定位框(8′),且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均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9);所述两个推拉扇框(16)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10),所述纱扇框(13)上具有与所述纱扇定位柱(9)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推拉窗扇的一侧后面或后两推拉窗扇的一侧前面设有加强筋(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11)上设有密封条(12)。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各窗框的横截面为 或 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纱扇框(13)的横截面为 形状,所述纱网(14)通过压辊(15)安装在所述纱扇框的槽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纱扇框(13)的横截面为 形状,所述纱网(14)通过压辊(15)安装在所述纱扇框的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玻璃(17)为中空玻璃。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玻璃(17)为中空玻璃。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玻璃(17)为中空玻璃。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拉窗,其特征是所述玻璃(17)为中空玻璃。专利摘要一种推拉窗,包括由上框、下框、左侧框、右侧框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窗框内的前推拉窗扇、后推拉窗扇以及由纱扇框和纱网组成的纱扇。其中前、后推拉窗扇分别由矩形的推拉扇框和安装其内的玻璃组成。上、下框和左、右侧框的内面均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和后窗扇定位框,且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均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两个推拉扇框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纱扇框上具有与纱扇定位柱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故本技术的推拉窗的纱扇安装到前、后推拉窗扇之间,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窗框的厚度,节约窗框型材,有利于降低推拉窗的成本20%左右;同时又不影响本技术的推拉窗给排水,且美观、大方。文档编号E06B3/46GK2610043SQ0320081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朱军奇, 朱军宝 申请人:朱军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推拉窗,包括由上框(1)、下框(2)、左侧框(3)、右侧框(4)组成的窗框和安装在所述窗框内的前推拉窗扇(5)、后推拉窗扇(6)以及由纱扇框(13)和纱网(14)组成的纱扇(7),其中前、后推拉窗扇分别由矩形的推拉扇框(16)和安装其内的玻璃(1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框和左、右侧框的内面均具有前后对称布置的前窗扇定位框(8)和后窗扇定位框(8′),且前、后窗扇定位框中间均具有一个纱扇定位柱(9);所述两个推拉扇框(16)上分别具有与前、后窗扇定位框配合工作的窗扇安装槽(10),所述纱扇框(13)上具有与所述纱扇定位柱(9)配合工作的纱扇安装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奇朱军宝
申请(专利权)人:朱军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