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电子终端、介质、及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429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电子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内相互独立的热媒管组,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外的热媒控制单元,且各热媒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一热媒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在回收再利用热量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检修的功能,实现对换热装置内热媒管的精确分配和控制,可具体应用于电力、环保、化工、能源等换热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能够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自动检修,大幅提升检修速度并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Remote control methods, systems, electronic terminals, media and heat exchanger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remote control method, system, electronic terminal,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heat exchanger suitable for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one or more heat medium tube sets set independently in the shell of the device, one or more heat medium control units set outside the shell of the device, and each heat medium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a heat medium tube set separately.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maintenance in the process of recovering and reusing heat, to realize the accurate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 of heat medium pipes in heat exchanger, and can be specifical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heat exchange technology such as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emical industry, energy and so on. The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the heat exchang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carry out automatic maintenance at the first time when the problem occurs, greatly improve the maintenance speed and save time and manpowe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电子终端、介质、及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是涉及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电子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的作用是对不同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在电力和环保领域应用广泛,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是通过换热管将管内的换热媒介与管外的热源如烟气,蒸汽进行热量交换,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接触面积,换热管需要集中排列。目前的管式换热器主要结构形式为换热管束密集排布为换热管组,管组位于换热器壳体内,外部连接联箱,联箱联通热媒管道形成热媒循环。由于热源温度变化,热交换环境复杂,实际运行时环境内夹带灰,氮氧化物等杂质,换热管不可避免会发生腐蚀造成泄露,泄露会加剧相邻换热管的腐蚀,导致连锁反应,由于密集排列的结构原因,泄露后排查难度高,流程长,常规的管式换热器因此正常运行寿命较短,需要经常停机检修。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203949536U(申请号201420365345.2)公开了一种堆叠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堆叠布置的换热器模块,换热器模块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换热单元以及用于固定连接两个换热单元的支架,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框架、左右两个竖向布置的集箱以及从下至上并排布置的多组换热管单元,换热管单元之间通过集箱弯管连接。该堆叠式换热器具有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库存,可以去使用厂家进行现场安装的优点。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204388656U(申请号201420869275.4)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具有若干换热层,各所述换热层具有若干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管排,同一所述换热层的相邻所述换热模块之间连接有模块连接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换热器的进水主集箱和出水主集箱之间的旁路连接管,所述旁路连接管上开有接口,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模块连接管连接;所述旁路连接管与各所述换热模块对应的管段上设有旁路通断阀。当某一换热模块漏水时,将该泄露模块切除即可,各换热层并不整体切除,不影响其他换热模块的正常换热,而克服了传统方式造成的换热不均衡的问题,并尽量减少换热面积的损失。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201935408U(申请号201020646862.9)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锅炉效率,节约能源,并能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供热锅炉。本专利技术包括锅炉的末级受热排管和与之相连的集箱,其结构要点集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有阀门;集箱上端设置有放气阀,集箱的下端设置有放水阀。该专利可以控制整个受热面的启闭,但对于单根管排无法进行控制。上述各项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换热器结构形式具有换热管组装为换热管组,排布密集,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但一旦换热管发生腐蚀,磨损等问题引起的泄露,必须关闭管组,等待停机后检修恢复,在换热器的可维修性和运行上较弱,无法完全满足现在换热器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要求,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的换热器在换热器的可维修性和运行上较弱,无法满足换热器运行的自动化智能要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监控方法,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内相互独立的热媒管组,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外的热媒控制单元,且各热媒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一热媒管组;所述远程监控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一或多个状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至远程连接的热媒控制单元,以令热媒控制单元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内热媒的流量。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热媒管组包括多个热媒管单元,所述远程监控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至远程连接的热媒控制单元,以令热媒控制单元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的各热媒管单元内热媒的流量。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热媒管组运行正常的状态信息及热媒管组发生热媒泄露的状态信息;所述远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确定发生热媒泄漏的热媒管组的位置信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发生泄漏的热媒管组相连的热媒控制单元,以令该热媒控制单元关闭该热媒管组。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状态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结合过往监测数据对所述热媒管组进行检查,若当前监测数据偏离过往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则发出报警。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管式水—烟气换热器,所述热媒管组包括多根热媒管单元(热媒管单元为单根的管道),所述热媒控制单元包括主热媒管道和连接在主热媒管道上的多个电动阀,每个电动阀和一个热媒管单元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还包括:一或多个相互独立的热媒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一或多个热媒控制单元,设于壳体外;各所述热媒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一热媒管组以控制该热媒管组内热媒的流量;其中,热媒控制单元远程通信连接外部控制设备,以供所述外部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令热媒控制单元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内热媒的流量的执行指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内相互独立的热媒管组,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外的热媒控制单元,且各热媒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一热媒管组;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一或多个状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热媒管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至远程连接的热媒控制单元,以令热媒控制单元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内热媒的流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远程监控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终端执行所述远程监控方法。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电子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换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于在回收再利用热量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检修的功能,实现对换热装置内热媒管的精确分配和控制,可具体应用于电力、环保、化工、能源等换热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能够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自动检修,大幅提升检修速度并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示意图。图3a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换热装置的主视图的示意图。图3b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换热装置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热媒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终端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21监测模块22控制模块31装置壳体32热媒管组33热媒控制单元331主热媒管道332电动阀41处理器42存储器43收发器44通信接口45系统总线S11~S12方法流程具体实施方式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31)内相互独立的热媒管组(32),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31)外的热媒控制单元(33),且各热媒控制单元(33)分别连接一热媒管组(32);所述远程监控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一或多个状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至远程连接的热媒控制单元(33),以令热媒控制单元(33)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32)内热媒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6 CN 2017111998532;2017.11.26 CN 201711191.一种适用于换热装置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31)内相互独立的热媒管组(32),一或多个设于装置壳体(31)外的热媒控制单元(33),且各热媒控制单元(33)分别连接一热媒管组(32);所述远程监控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一或多个状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至远程连接的热媒控制单元(33),以令热媒控制单元(33)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32)内热媒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热媒管组(32)包括多个热媒管单元,所述远程监控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至远程连接的热媒控制单元(33),以令热媒控制单元(33)控制与之连接的热媒管组(32)的各热媒管单元内热媒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热媒管组(32)运行正常的状态信息及热媒管组(32)发生热媒泄露的状态信息;所述远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热媒管组(32)的运行状态信息确定发生热媒泄漏的热媒管组(32)的位置信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发生泄漏的热媒管组(32)相连的热媒控制单元(33),以令该热媒控制单元(33)关闭该热媒管组(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结合过往监测数据对所述热媒管组(32)进行检查,若当前监测数据偏离过往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则发出报警。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义林磊邓云天周敏赵丹丁承刚吴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