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4137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试井测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步骤1采集测试井的基础数据并记录;步骤2建立基于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试井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步骤3: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步骤4:计算差分形式数学模型,绘制测试井典型曲线并对相邻井的干扰进行敏感性分析;步骤5:对测试井进行关井测试;步骤6:测试井的试井数据曲线拟合,将实测压力数据和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数据通过软件拟合,得到地层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拟合存在邻井干扰的测试井压力动态,为聚合物驱油藏注聚井动态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效提高了试井解释的可靠性。

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Method for Testing Well of Polymer Flooding Reservoir Based on Neighbor Well Interferen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ell test technology, which is a 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method for polymer flooding reservoir test wells based on adjacent well interference. Step 1 collects the basic data of test wells and records them; Step 2 establishes a physical well test model for test wells based on adjacent well interference, and on this basis establishes a mathematical model, including pressure mathematical model, polymer concentration and viscosity mathematical model; Step 4: Calculate the differential mathematical model, draw the typical curve of the test well and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terference of adjacent wells; Step 5: shut-in test of the test well; Step 6: curve fitting of the test data of the test well, fit the measured pressure data and the pressure data calculated fro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rough software, and get the formation parameters. Number. The metho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polymer injection wells in polymer flooding reservoir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by fitting the pressure performance of test wells with interference from adjacent w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井测试
,是一种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聚合物驱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在我国大庆油田、新疆油田和渤海油田等大油田广泛应用,能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作为一种认识油藏的重要方法,聚合物驱单井试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如今已较为成熟,但是这些试井方法只适用于不存在井间干扰或干扰很小的情况,针对聚合物多井试井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未考虑流变性导致的聚合物粘度变化。采用聚合物驱的油藏多属于开发后期,存在多井系统,试井测试容易受到相邻生产井或注聚井的干扰,这种情况下仍采用单井试井方法进行解释很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测试井的试井开采时存在相邻生产井或注聚井的干扰,导致对测试井的试井解释存在错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测试井的基础数据并记录;步骤2:建立基于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试井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步骤3: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步骤如下:(1)进行二维网格划分,确定时间步长;(2)分别对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3)采用显隐结合的方式求解压力、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显式处理是在求取第n步的聚合物浓度时,使用第n-1步的压力;再采取隐式处理,根据用求得的粘度计算第n步的压力;步骤4:计算差分形式数学模型,绘制测试井典型曲线并对相邻井的干扰进行敏感性分析;步骤5:对测试井进行关井测试,包括:(1)测试前保持测试井与相邻干扰井流量稳定;(2)测试井关井后,测量存在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井底压力,记录相邻干扰井流量;步骤6:测试井的试井数据曲线拟合,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将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实测压力数据和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数据通过软件拟合,得到地层参数。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步骤S2中,根据测试井的实测基础数据,建立基于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试井物理模型,依据以下基础条件:(1)平面上无限延伸的地层中的测试井在以恒定流量q1注入聚合物溶液t1时间后,进行t2时间的关井井底压力测试,该测试井附近另有干扰井以恒定流量q2注入或生产t1+t2时间;(2)油层顶底界面封闭,平面上各点油层厚度均相等,并且各向同性,测试井未投产的情况下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3)岩石和流体均微压缩且综合压缩系数恒定;(4)聚合物溶液存在剪切变稀、扩散、对流的物化作用,地层中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聚合物的浓度和流速变化而变化。上述在步骤4中,对差分形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压力和压力导数,根据求解出的压力和压力导数绘制测试井典型曲线,对存在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进行敏感性分析。本专利技术考虑了聚合物溶液剪切、扩散、对流等物化作用的影响,更符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测试井相邻的干扰井的井间距离、生产井流量(正值)、注聚井流量(负值)、聚合物浓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以及敏感性分析,再对进行了存在邻井干扰的测试井测试压力解释,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拟合存在邻井干扰的测试井压力动态,为聚合物驱油藏注聚井动态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效提高了试井解释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附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存在注聚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物理模型示意图。附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存在生产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物理模型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存在生产井干扰的注聚井测试井典型曲线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存在注聚井干扰的注聚井测试井典型曲线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井间距离对存在生产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井间距离对存在注聚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量(正值)对存在生产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量(负值)对存在注聚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聚合物浓度对存在生产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聚合物浓度对注聚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渗透率对存在生产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渗透率对存在注聚井干扰的测试井曲线影响示意图。附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存在生产井干扰的T1井测试井拟合曲线示意图。附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存在注聚井干扰的T2井测试井拟合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附图1、2-a、2-b所示,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测试井的基础数据并记录;步骤2:建立基于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试井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步骤3: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步骤如下:(1)进行二维网格划分,确定时间步长;(2)分别对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3)采用显隐结合的方式求解压力、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显式处理是在求取第n步的聚合物浓度时,使用第n-1步的压力;再采取隐式处理,根据用求得的粘度计算第n步的压力;步骤4:计算差分形式数学模型,绘制测试井典型曲线并对相邻井的干扰进行敏感性分析;步骤5:对测试井进行关井测试,包括:(1)测试前保持测试井与相邻干扰井流量稳定;(2)测试井关井后,测量存在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井底压力,记录相邻干扰井流量;步骤6:测试井的试井数据曲线拟合,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将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实测压力数据和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数据通过软件拟合,得到地层参数。本专利技术中的测试井为注聚井,测试过程为关井压力降落,上述在步骤2中物理模型的是基于邻井干扰的假设条件进行建立,根据实际需求,对测试井存在的相邻井干扰主要是指与测试井相邻的生产井或注聚井的干扰,干扰井的类型会导致测试井受到不同的干扰,其中与测试井相邻的注聚井的干扰主要是压恢干扰,生产井的干扰主要是压降干扰。上述在步骤6中,利用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压力数据,对实测的测试井压力数据进行试井曲线拟合,反演得到地层参数。本专利技术可通过MPA软件对采集的实际井底压力数据和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数据进行拟合,从而获得地层参数(渗透率、井筒储集系数、表皮系数、地层压力、聚合物粘度、泄流半径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测试井测试压力数据和计算的模型压力数据在同一坐标系中转化为随时间变化的压力与压力导数形式,再通过在建立的数学模型中输入不同的地层参数得到压力曲线与压力导数曲线,并绘制到测试数据的坐标系中,当测试井的数学模型绘制的曲线与测试数据拟合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地层参数即为最终的试井解释结果。本专利技术考虑了聚合物溶液剪切、扩散、对流等物化作用的影响,更符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相邻干扰井井间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测试井的基础数据并记录;步骤2:建立基于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试井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步骤3: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步骤如下:(1)进行二维网格划分,确定时间步长;(2)分别对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3)采用显隐结合的方式求解压力、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显式处理是在求取第n步的聚合物浓度时,使用第n‑1步的压力;再采取隐式处理,根据用求得的粘度计算第n步的压力;步骤4:计算差分形式数学模型,绘制测试井典型曲线并对相邻井的干扰进行敏感性分析;步骤5:对测试井进行关井测试,包括:(1)测试前保持测试井与相邻干扰井流量稳定;(2)测试井关井后,测量存在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井底压力,记录相邻干扰井流量;步骤6:测试井的试井数据曲线拟合,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将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实测压力数据和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数据通过软件拟合,得到地层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测试井的基础数据并记录;步骤2:建立基于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试井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步骤3: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步骤如下:(1)进行二维网格划分,确定时间步长;(2)分别对压力数学模型、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3)采用显隐结合的方式求解压力、聚合物浓度与粘度,显式处理是在求取第n步的聚合物浓度时,使用第n-1步的压力;再采取隐式处理,根据用求得的粘度计算第n步的压力;步骤4:计算差分形式数学模型,绘制测试井典型曲线并对相邻井的干扰进行敏感性分析;步骤5:对测试井进行关井测试,包括:(1)测试前保持测试井与相邻干扰井流量稳定;(2)测试井关井后,测量存在相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井底压力,记录相邻干扰井流量;步骤6:测试井的试井数据曲线拟合,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将邻井干扰的测试井的实测压力数据和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光耀袁述武王辉周庆胡晓云贺川林陈敏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