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99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Mg:0.60~1.20 wt%,Si:0.70~0.95 wt%,Cu:0.55~1.20 wt%,Mn:≤0.10 wt%,Cr:≤0.10 wt%,Ti:≤0.05 wt%,Fe:≤0.10 wt%,Zr:0.02~0.20 wt%,Al和杂质:余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温度范围为510~540℃;(2)保温2‑10小时后,再升温至545~570℃而后保温;(3)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570℃,挤压速度5~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580℃;(4)进行时效处理160~210℃而后保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强化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及进行加工工艺控制,对材料的组织进行精细控制,最终使得材料兼顾高强及高阳极氧化效果。

A Method for Preparing 6-Series Aluminum Alloy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Anodic Oxidation Efficiency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6 series aluminium alloy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anodic oxidation effect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s follows: Mg:0.60~1.20 wt%, Si:0.70~0.95 wt%, Cu:0.55~1.20 wt%, Mn:<0.10 wt%, Cr:<0.10 wt%, Ti:<0.05 wt%, Fe:<0.10 wt%, Zr:0.02~0.20%, Al and impurities: remainder; the method is as follows: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homogenizing annealing of the cast rod, the temperature range is 510-540 C; (2) holding for 2 to 10 hours, then heating up to 545-570 C and then holding; (3) extrusion, extrusion rod temperature 520-570 C, extrusion speed 5-16 m/min, exit temperature 520-580 C; (4) aging treatment for 160-210 C and then holding. By adjusting the contents of strengthening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and controlling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finely controls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finally makes the material take into account bo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anodic oxid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
,具体为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6系铝合金由于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及阳极氧化效果,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外观件制造中。为获得较佳的阳极外观,材料必须具有较细的微观组织,如细小的晶粒、细小且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因此除加工工艺外,材料需具有较低的合金化水平。但低合金化水平,又不利于强度的提高。此外,电子产品外观件中通常添加Mn来控制晶粒尺寸。但Mn元素对晶粒的控制能力远不及Zr元素。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含Zr的兼顾高强及阳极氧化效果的用于电子产品外观件制造的铝合金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成分优化及工艺的改善,提供一种适合用于电子产品外观件制造的兼顾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及加工方法。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Mg0.60~1.20wt%,Si0.70~0.95wt%,Cu0.55~1.20wt%,Mn≤0.10wt%,Cr≤0.10wt%,Ti≤0.05wt%,Fe≤0.10wt%,Zr0.02~0.20wt%,Al和杂质余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温度范围为510~540℃;(2)保温2-10小时后,再升温至545~570℃而后保温;(3)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570℃,挤压速度5~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580℃;(4)进行时效处理160~210℃而后保温。优选的,所述Zr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0~0.15wt%。优选的,所述Mn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Mn≤0.02wt%。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保温时间8~20h。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保温时间2~20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通过调整强化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及进行加工工艺控制,对材料的组织进行精细控制,最终使得材料兼顾高强及高阳极氧化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Mg0.60~1.20wt%,Si0.70~0.95wt%,Cu0.55~1.20wt%,Mn≤0.10wt%,Cr≤0.10wt%,Ti≤0.05wt%,Fe≤0.10wt%,Zr0.02~0.20wt%,Al和杂质余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温度范围为510~540℃;(2)保温2-10小时后,再升温至545~570℃而后保温,保温时间8~20h;(3)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570℃,挤压速度5~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580℃;(4)进行时效处理160~210℃而后保温,保温时间2~20h。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Zr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0~0.15wt%。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Mn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Mn≤0.02wt%。6系铝合金的性能受合金化程度的影响,Mg、Si、Cu元素含量越高,其力学性能越高。但增加合金化程度,一方面会造成阳极氧化效果的下降,另一方面也会给铸造过程带来不便,铸锭在铸造过程中容易开裂。此外,Mg、Si是合金的主要合金化元素,除起固溶强化外,Mg、Si元素形成强化相Mg2Si相。该相只有在均火过程中溶解入基体后,并在时效过程中析出纳米级别的过渡相方可起强化作用。若Mg、Si含量过高,则形成的多余Mg2Si不能在均火过程中溶解至基体,而残留在组织中,不仅不能提高强度,还会降低阳极氧化效果。因此Mg0.60~1.20wt%,Si0.70~0.95wt%为宜。Cu主要起固溶强化及促进Mg2Si相析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引入含Cu强化相Q相。但Cu含量过多,会造成材料耐腐蚀性能下降。因此Cu0.55~1.20wt%为宜。Mn、Cr、Ti元素主要起晶粒细化的作用,但添加过多则容易使得材料阳极后颜色发暗,且其对晶粒尺寸的控制能力比Zr要差。Zr对铝合金的晶粒控制效果较佳。此外,材料中含Zr后,若继续保证较高的Mn、Cr等元素含量,容易形成纤维状组织,从而降低材料的阳极氧化效果。因此Mn≤0.10wt%,Cr≤0.10wt%,Ti≤0.05wt%,Zr0.02~0.20wt%为宜。Fe为杂质元素,其含量宜为≤0.10wt%,以避免阳极腐蚀现象的产生。获得上述成分的铝合金后,再进行后续的加工: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510~540℃,保温2-10小时后,再升温至545~570℃保温8~20h;然后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570℃,挤压速度5~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580℃;进行时效处理160~210℃保温2~20h;控制挤压棒棒温、挤压速度、出口温度主要是为了使材料具有较好的淬火效果为后续时效做准备。而时效工艺的控制则是为了使得材料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以上的成分及工艺控制,可使得铝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又可使得材料具有较佳的阳极外观效果。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铝合金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Mg0.60wt%,Si0.95wt%,Cu1.20wt%,Mn0.10wt%,Cr0.10wt%,Ti0.05wt%,Fe0.10wt%,Zr0.02wt%;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510℃,保温10小时后,再升温至570℃保温8h;然后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70℃,挤压速度5米/分钟,出口温度580℃;进行时效处理160℃保温20h。实施例2铝合金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Mg1.20wt%,Si0.7wt%,Cu0.55wt%,Mn0.08wt%,Cr0.07wt%,Ti0.02wt%,Fe0.06wt%,Zr0.20wt%;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540℃,保温2小时后,再升温至545℃保温20h;然后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挤压速度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进行时效处理210℃保温2h。实施例3铝合金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Mg0.88wt%,Si0.85wt%,Cu0.85wt%,Mn0.01wt%,Cr0.01wt%,Ti0.02wt%,Fe0.07wt%,Zr0.18wt%;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530℃,保温8小时后,再升温至550℃保温15h;然后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30℃,挤压速度8米/分钟,出口温度540℃;进行时效处理180℃保温8h。实施例4铝合金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Mg0.98wt%,Si0.75wt%,Cu0.95wt%,Mn0.01wt%,Cr0.01wt%,Ti0.02wt%,Fe0.07wt%,Zr0.13wt%;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535℃,保温9小时后,再升温至555℃保温17h;然后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40℃,挤压速度10米/分钟,出口温度550℃;进行时效处理185℃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Mg            0.60~1.20 wt%,Si            0.70~0.95 wt%,Cu            0.55~1.20 wt%,Mn            ≤0.10 wt%,Cr            ≤0.10 wt%,Ti            ≤0.05 wt%,Fe            ≤0.10 wt%,Zr            0.02~0.20 wt%,Al和杂质      余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温度范围为510~540 ℃;(2)保温2‑10小时后,再升温至545~570 ℃而后保温;(3)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570 ℃,挤压速度5~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580 ℃;(4)进行时效处理160~210℃而后保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用高强高阳极氧化效果的6系铝合金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Mg0.60~1.20wt%,Si0.70~0.95wt%,Cu0.55~1.20wt%,Mn≤0.10wt%,Cr≤0.10wt%,Ti≤0.05wt%,Fe≤0.10wt%,Zr0.02~0.20wt%,Al和杂质余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铸棒进行均匀化退火,温度范围为510~540℃;(2)保温2-10小时后,再升温至545~570℃而后保温;(3)进行挤压,挤压棒温520~570℃,挤压速度5~16米/分钟,出口温度520~580℃;(4)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皓杨达彬杨仲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圆合汽车通讯新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