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3984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包括支架及去应力装置本体,去应力装置本体能转动的连接于支架上,且去应力装置本体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有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夹持旋转部包括沿通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夹持凸起,相邻夹持凸起之间形成有夹持凹槽,夹持凸起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凹陷部分相适配,夹持凹槽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相适配,应力去除部包括至少1个圆柱销,圆柱销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且圆柱销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相平行,圆柱销径向的一端凸出于通孔的内壁以能够给予钢丝绳压力。上述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去应力效果好的特点。

A Stress Removal Device for Steel Wire Ro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rope stress relief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stress relief device body. The stress relief device body can rotate and connect to the bracket, and the stress relief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r the wire rope to pass through.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with a clamping rotation part and a stress relief part in turn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wire rope transfer, and the clamping rotation part includes a circumference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A plurality of clamping protrusions arranged at intervals form a clamping groove between adjacent clamping protrusions. The clamping protrusions are matched with the concave part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wire rope. The clamping grooves are matched with the protruding part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wire rope. The stress removal part includes at least one cylindrical pin. The cylindrical pin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axis of the cylindrical pin is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radial end of the pin protrudes out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to give the rope pressure. The stress removing device of the steel wire rop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good stress remov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绳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钢丝绳加工技术的普及成熟以及更加精细化的发展,行业内对于钢丝绳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钢丝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去应力操作,现有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其大多采用横竖排列的滑轮组实现应力的去除,但其去应力效果一般,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指标,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以解决现有钢丝绳去应力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去应力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包括支架及去应力装置本体,所述去应力装置本体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去应力装置本体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有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所述夹持旋转部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夹持凸起,相邻所述夹持凸起之间形成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凸起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凹陷部分相适配,所述夹持凹槽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相适配,所述应力去除部包括至少1个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且所述圆柱销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圆柱销径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以能够给予钢丝绳压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有安装槽,所述圆柱销能转动的安装于安装槽中;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设计,相较于固定不动的圆柱销而言,其去应力效果更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包括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的清洗孔及去应力孔,所述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设置于去应力孔中,所述清洗孔的孔径大于钢丝绳的外径,且清洗孔的孔径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递减;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设计,进而能够在去应力之前有效去除掉钢丝绳上的油块、杂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孔的孔壁上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废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为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开设的直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由邻近通孔中心的一端至远离通孔中心的一端依次递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去应力装置本体为两半式结构,其由2个去应力块构成,2个去应力块通过固定环件连接固定;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设计,使得去应力装置生产制造更为方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去应力块的外壁上开有环形槽,所述固定环件包括与环形槽相匹配的环件本体,所述环件本体上设置有开口,且环件本体上位于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耳板,环件本体上位于开口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耳板上开有第二连接孔,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与连接螺母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环形槽为2条,对应的,所述的固定环件为2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夹持凸起为8个,所述的8个夹持凸起沿所述通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圆柱销为2个,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应力去除部的圆柱销给予钢丝绳一个压下量,进而去除钢丝绳的应力,且夹持旋转部的夹持凸起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凹陷部分相适配,相邻夹持凸起之间形成的夹持凹槽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相适配,进而钢丝绳在移动通过去应力装置本体时所产生的切力会带动去应力装置本体旋转,从而能够实现360度旋转去除应力,不仅大大提高了去应力效果,且由于其利用钢丝绳移动时产生的切力自动旋转,无需额外的动力源,进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应力去除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环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图1为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应力去除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环件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包括支架1及去应力装置本体4,所述支架1固定于底座2上,所述去应力装置本体4通过轴承3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1上,且去应力装置本体4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对应的,所述轴承3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第一孔,所述支架1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的第二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有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所述夹持旋转部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布的8个夹持凸起41,相邻所述夹持凸起41之间形成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凸起41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凹陷部分相适配,所述夹持凹槽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相适配,所述应力去除部包括2个圆柱销42,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有安装槽43,所述圆柱销42能转动的安装于安装槽43中,且所述圆柱销42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安装槽43为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开设的直槽,所述安装槽43的槽口宽度由邻近通孔中心轴线的一端至远离通孔中心轴线的一端依次递增,所述圆柱销42径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以能够给予钢丝绳压力。为了避免钢丝绳上的油块、杂质影响去应力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的清洗孔44及去应力孔45,所述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设置于去应力孔中,所述清洗孔44的孔径大于钢丝绳的外径,且清洗孔44的孔径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递减,即清洗孔44为锥形结构,进而能有效去除钢丝绳上的油块、杂质,此外,为了便于将杂质排出,所述清洗孔44的孔壁上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废孔46。上述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去应力效果好的特点;具体工作时,钢丝绳沿直线方向移动,经过支架1的第二孔、轴承3的第一孔后进入去应力装置本体4,先经过清洗孔44以便将钢丝绳上的油块、杂质去除,去除下来的油块、杂质由排废孔46排出,接着,经过清洗孔44后的钢丝绳进入到去应力孔中,钢丝绳先通过夹持旋转部,夹持旋转部的夹持凸起41、夹持凹槽与移动通过的钢丝绳的螺旋凹槽、螺旋凸起相互配合,通过钢丝绳沿直线方向移动时所产生的切力带动去应力装置本体4进行360度旋转,接着,钢丝绳通过应力去除部,由于圆柱销42径向的一端凸出于去应力孔的内壁,进而圆柱销42能够给予钢丝绳一定的压下量,且由于去应力装置本体4是360度旋转的,从而可以实现钢丝绳的360度全面去应力,大大提高了去应力效果。为了便于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的安装调节,本实施例中,去应力装置本体4为两半式结构,其由2个去应力块构成,为了便于装配定位,去应力块上开设有定位孔48,2个去应力块通过定位销连接定位,为了使得去应力块连接可靠,2个去应力块通过固定环件5连接固定,具体的,所述去应力块的外壁上开有环形槽47,所述固定环件5包括与环形槽47相匹配的环件本体51,所述环件本体51上设置有开口52,且环件本体51上位于开口5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耳板53,环件本体51上位于开口5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耳板55,所述第一耳板53上开有第一连接孔54,所述第二耳板55上开有第二连接孔56,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54、第二连接孔56后与连接螺母固定连接。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环形槽47为2条,对应的,固定环件5为2个,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固定环件5的数量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包括支架及去应力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装置本体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去应力装置本体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有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所述夹持旋转部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夹持凸起,相邻所述夹持凸起之间形成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凸起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凹陷部分相适配,所述夹持凹槽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相适配,所述应力去除部包括至少1个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且所述圆柱销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圆柱销径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以能够给予钢丝绳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包括支架及去应力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装置本体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去应力装置本体上开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有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所述夹持旋转部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夹持凸起,相邻所述夹持凸起之间形成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凸起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凹陷部分相适配,所述夹持凹槽与钢丝绳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相适配,所述应力去除部包括至少1个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且所述圆柱销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圆柱销径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以能够给予钢丝绳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有安装槽,所述圆柱销能转动的安装于安装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布置的清洗孔及去应力孔,所述夹持旋转部、应力去除部设置于去应力孔中,所述清洗孔的孔径大于钢丝绳的外径,且清洗孔的孔径沿钢丝绳移送方向依次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绳去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孔的孔壁上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废孔。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秀潘品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