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93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润滑油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上述润滑油兼具较优的稳定性与较好的抗磨性能。

Lubricating 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ubricating oi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raw materials for preparing lubricating oil include 2 to 3 portions of silanized graphene, 6 to 9 portion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oleate, 7 to 9 portions of petroleum ether, 6 to 12 portions of calcium borate, 7 to 10 portions of hexadecane amine, 5 to 7 portions of succinimide, 6 to 13 portions of dimethyl silicone oil, 7 to 14 portions of ethylene glycol ester, 2 to 7 portions of sodium phenylsulfonate, 5 to 10 portions of petroleum ether. Polyisobutylene, 4 to 6 parts of triethanolamine and 5 to 6 parts of oleic acid. The lubricating oil has better stability and wear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材料与技术的创新性发展是实现现代化机械运作中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要求得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至关重要。通常地,通过向润滑油中添加润滑添加剂,以增强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其中,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润滑添加剂在润滑油领域展现出非常优异的效果与使用价值。但是在液体润滑油中添加固体润滑添加剂,容易导致润滑油的分散性较差,不利于润滑油的使用和长期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较优的稳定性与较好的抗磨性能的润滑油。一种润滑油,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上述润滑油中的硅烷化石墨烯的加入能够增强润滑的抗磨性能,且硅烷化石墨烯与其他组分配合,配比合理,能够保证润滑油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经试验验证,上述的润滑油在常温下放置1周~2周仍保持稳定,摩擦系数为0.1~0.13,润滑油的承载能力(PB)为560N~630N,摩擦60min时的磨损量0.3mg~0.5mg,具有较优的稳定性与较好的抗磨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化石墨烯选自3-丙氨基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丙氨基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二乙氧基硅烷石墨烯及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由如下组分构成: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3份~2.7份的硅烷化石墨烯、7份~8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5份~8.5份的石油醚、8份~10份的硼酸钙、8份~9份的十六烷胺、5.5份~6.5份的丁二酰亚胺、8份~11份的二甲基硅油、9份~12份的乙二醇酯、4份~5份的苯磺酸钠、7份~8份的聚异丁烯、4.5份~5.5份的三乙醇胺及5.2份~5.8份的油酸。一种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所述润滑油的原料,所述原料包括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及将所述原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润滑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化石墨烯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回流,得到所述硅烷化石墨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4:6~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及丙醇中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150~3: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的操作具体为: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并于300rpm~350rpm下搅拌25min~35min;及/或,所述加热回流的操作中,回流温度为78℃~85℃,回流时间为12h~24h,在300rpm~350rpm的转速下进行加热回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9的的润滑油的稳定性对比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下面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上述润滑油中的硅烷化石墨烯的加入能够增强润滑油的抗磨性能,且硅烷化石墨烯与其他组分配合,配比合理,能够保证润滑油具有优异的分散性。硅烷化石墨烯作为一种固体润滑添加剂,其原料来源丰富,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性能,能够作为一种润滑材料添加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不仅能够减少摩擦磨损,并且在摩擦过程中能够减低油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3份~2.7份的硅烷化石墨烯。进一步地,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5份的硅烷化石墨烯。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份、2.3份、2.5份、2.7份及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硅烷化石墨烯选自3-丙氨基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丙氨基甲氧基硅烷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二乙氧基硅烷石墨烯及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硅烷化石墨烯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硅烷化石墨烯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回流,得到硅烷化石墨烯。采用此操作制备得到的硅烷化石墨烯更有利于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能够更好地与其他组分分散,以得到分散性更优异的润滑油。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选自先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XF002-3的氧化石墨烯、的G139812的氧化石墨烯及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G835835的氧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4:6~1:1。进一步地,氧化石墨烯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5:6~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有机溶剂选自乙醇及丙醇中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有机溶剂为乙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3:150。采用此种设置,能够较好的保证润滑油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150~1.5: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2:150~3: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的操作具体为: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石墨烯选自3-丙氨基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丙氨基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二乙氧基硅烷石墨烯及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由如下组分构成: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3份~2.7份的硅烷化石墨烯、7份~8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5份~8.5份的石油醚、8份~10份的硼酸钙、8份~9份的十六烷胺、5.5份~6.5份的丁二酰亚胺、8份~11份的二甲基硅油、9份~12份的乙二醇酯、4份~5份的苯磺酸钠、7份~8份的聚异丁烯、4.5份~5.5份的三乙醇胺及5.2份~5.8份的油酸。5.一种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所述润滑油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瑛苏陈良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