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79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包括:反应池体;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一固定管段以及第一调节管段;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二固定管段以及第二调节管段;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杆件,驱动杆件的一端连接至驱动电机之上,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调节管段之上;第二调节管段位于第一调节管段的上方且相互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其可使得肥料原料以及辅料在进料过程中的均匀分布处理,以使得肥料原料与辅料之间混合均匀,进而改善腐解效果,同时,上述混合处理均在进料阶段完成,以避免前序混合工序,从而降低了工艺的整体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
技术介绍
水溶肥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复合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水溶肥具有易于被作物吸收、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等明显优势。水溶肥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畜禽粪便与秸秆粉末、木屑等进行混合后,再进行发酵以及腐解处理。相关技术中,对于上述畜禽粪便与秸秆粉末、木屑等的混合处理通常需要通过混合机或搅拌机等设备进行预混合处理,然而,上述经由混合或搅拌工序处理后的原料在进入腐解环境后,由于畜禽粪便与秸秆粉末等原理物理性质的不同,会因沉积等现象而导致相互间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后续发酵及腐解的效果,同时,上述预混合处理需要借助相关辅助设备,进而在增添了设备成本的同时,亦需要额外增加工艺时间。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水溶肥进行腐解处理时由于原料间混合不均而导致的腐解效果不佳,以及预混合而导致的时间与设备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其可解决相关技术中水溶肥进行腐解处理时由于原料间混合不均而导致的腐解效果不佳,以及预混合而导致的时间与设备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包括:反应池体,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一固定管段以及第一调节管段,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管段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经由所述第一固定管段朝向所述反应池体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一固定管段以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之间通过橡胶软管进行连接;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二固定管段以及第二调节管段,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管段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经由所述第二固定管段朝向所述反应池体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管段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之间通过橡胶软管进行连接;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杆件,所述驱动杆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之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管段之上;所述驱动杆件在水平方向进行延伸,且所述驱动杆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与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的延伸方向彼此相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进料管道还包括多个辅助推进管段,多个所述辅助推进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两侧,且所述辅助推进管段的端部经由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的侧端部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辅助推进管段还连接至设置在所述反应池体外部的空气压缩机之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辅助推进管段实现对于第二调节管段内部的辅料的气流推进处理,以使得上述辅料进入至反应池体内部时形成一定的冲击,进而进一步改善辅料与肥料原料的混合均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的端部设置有上唇部与下唇部,其中,所述下唇部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唇部的长度;所述下唇部之上设置有采用半球形结构的导流端体;所述导流端体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的延伸方向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上唇部与下唇部的结构设置,以使得辅料可集中落入位于位于下唇部的肥料原料之上,以使得两者之间的混合效果进一步提升,同时,上述导流端体的设置可使得肥料原料在自下唇部出料过程中成一定幅度的向上抛洒,并在该过程中与辅料的混合效果达到最佳。上述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进料管道实现肥料原料的进料处理,并通过第二进料管道实现秸秆粉等辅料的进料处理;在上述进料过程中,第一进料管段中的第一固定管段以及第二进料管道中的第二固定管段均相对于反应池体固定,而由于第二调节管段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管段上部,故在肥料原料经由第一调节管段进入,辅料经由第二调节管段进入反应池体的过程中,辅料始终保持在肥料原料的上方进入反应池体之中;由于辅料与原料之间的重力不同,上述进料方式可使得相同时刻下辅料保持均匀的铺洒在肥料原料的上方,并且,随着进料时间的推移,后续进料过程中的肥料原料可保持铺洒在之前的辅料上,通过重复该过程,即可使得肥料原料与辅料实现均匀的分层混合处理。与此同时,上述往复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杆件可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相对于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位置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摆动,进而驱使该杆件对应连接的第一调节管段,以及连接在第一调节管段之上的第二调节管段随之在一定幅度内进行摆动;上述第一调节管段与第二调节管段的摆动使得肥料原料以及辅料在进料过程中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抛洒,以使得肥料原料以及辅料在上述分层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混合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其可使得肥料原料以及辅料在进料过程中的均匀分布处理,以使得肥料原料与辅料之间混合均匀,进而改善腐解效果,同时,上述混合处理均在进料阶段完成,以避免前序混合工序,从而降低了工艺的整体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辅助推进管段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反应池体、2—第一固定管段、3—第一调节管段、4—橡胶软管、5—第二固定管段、6—第二调节管段、7—驱动电机、8—驱动杆件、9—辅助推进管段、10—空气压缩机、11—上唇部、12—下唇部、13—导流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包括:反应池体1,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一固定管段2以及第一调节管段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管段2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3经由所述第一固定管段2朝向所述反应池体1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一固定管段2以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3之间通过橡胶软管4进行连接;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二固定管段5以及第二调节管段6,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管段5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6经由所述第二固定管段5朝向所述反应池体1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管段5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6之间通过橡胶软管4进行连接;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连接有驱动杆件8,所述驱动杆件8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7之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管段3之上;所述驱动杆件8在水平方向进行延伸,且所述驱动杆件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电机7的主轴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管段6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管段3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调节管段6与所述第二调节管段3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调节管段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管段3的延伸方向彼此相交。上述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进料管道实现肥料原料的进料处理,并通过第二进料管道实现秸秆粉等辅料的进料处理;在上述进料过程中,第一进料管段中的第一固定管段以及第二进料管道中的第二固定管段均相对于反应池体固定,而由于第二调节管段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管段上部,故在肥料原料经由第一调节管段进入,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包括:反应池体,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一固定管段以及第一调节管段,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管段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经由所述第一固定管段朝向所述反应池体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一固定管段以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之间通过橡胶软管进行连接;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二固定管段以及第二调节管段,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管段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经由所述第二固定管段朝向所述反应池体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管段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之间通过橡胶软管进行连接;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杆件,所述驱动杆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之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管段之上;所述驱动杆件在水平方向进行延伸,且所述驱动杆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与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的延伸方向彼此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肥生产用原料腐解设备包括:反应池体,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一固定管段以及第一调节管段,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管段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经由所述第一固定管段朝向所述反应池体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一固定管段以及所述第一调节管段之间通过橡胶软管进行连接;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包括有第二固定管段以及第二调节管段,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管段固定于所述反应池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经由所述第二固定管段朝向所述反应池体内部倾斜向下进行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管段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管段之间通过橡胶软管进行连接;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杆件,所述驱动杆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之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管段之上;所述驱动杆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蕾黄武建卜文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