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34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电条,第二部分包括基座和装接在基座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本体、设于本体末端的形变部和连接形变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伸出基座外且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与导电条接触导电。设置形变部使得接触部与导电条的接触更加紧密且可靠,同时,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使得接触部能与不同位置的导电体相配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且,相较于传统的球形导电体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更加简单、可靠且稳定,同时安装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A Portable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a conductive strip,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a base and a conductive body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conductive body comprises a body, a deformation part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body and a contact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deformation part. The contact part extends out of the base and the plane of the contact part is parallel to or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body. Vertical phase,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can be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together, and whe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are assembled together, the contact part contacts with the conductive bar to conduct electricity. The deformation part make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conductive strip closer and more reliable.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e of the contact part is parallel or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body, so that the contact part can cooperate with the conductor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ustomers.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pherical conductive body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simpler, more reliable and more stable. The install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cost is 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外界设备大多数通过固定于墙壁的插座和设备插头连接取电,或者,通过移动插座与墙壁上安装的固定插座连接取电。这些连接方式均属于明线连接,不仅接线外露造成不够整洁雅观,还不易变更连接位置。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导电连接装置,其包括两个部分:母件和公件,母件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有导电条,公件活动设有球形导电体,通过将公件安装于外界设备,并使其导电体与外界设备电连接,使该导电体与导电条相接触,导电条连接市电即可使外界设备完成取电。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导电连接装置,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球形导电体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不方便安装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的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电条,第二部分包括基座和装接在基座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本体、设于本体末端的形变部和连接形变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伸出基座外且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与导电条接触导电。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本体为长条形,形变部之形变方向沿着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或者形变部之形变方向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垂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导电体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体之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垂直,第二导电体之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导电条包括分别与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相对应配合的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正极导电条设有一根,第一导电体之接触部外侧面与该正极导电条相接触配合,负极导电条设有两根且相对布置,第二导电体之接触部两侧边分别与两个负极导电条相接触配合。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部分还包括管材和装接在管材内的绝缘条,导电条装接在绝缘条内。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管材为方管或圆管。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导电条设有两组且背向布置在绝缘条内。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二部分还包括固定载体,基座装接在固定载体。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固定载体为灯管、挂杆或层板。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与导电条接触导电,设置形变部使得接触部与导电条的接触更加紧密且可靠,同时,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使得接触部能与不同位置的导电体相配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且,相较于传统的球形导电体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更加简单、可靠且稳定,同时安装更加方便,成本更低。2.形变部之形变方向沿着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或者形变部之形变方向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垂直,使得导电体的结构能与更多的不同位置的导电条相配合,更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3.正极导电条设有一根,第一导电体之接触部外侧面与该正极导电条相接触配合,负极导电条设有两根且相对布置,第二导电体之接触部两侧边分别与两个负极导电条相接触配合,使得接触部与导电条相接触配合时,二者的接触更加稳定,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4.第一部分包括管材和绝缘条,管材相比铝制型材结构更加简单、外形更加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4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绘示了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7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绘示了图7的俯视示意图。图9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绘示了图9的俯视示意图。图11绘示了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图12绘示了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绘示了图12的俯视示意图。图14绘示了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5绘示了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6,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它包括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200,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200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第一部分100包括导电条。本实施例中,导电条包括正极导电条110和负极导电条120,正极导电条110与负极导电条120根数可以设为相同,也可设为不同,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正极导电条110设有一根,负极导电条120设有两根且相对布置,该三根导电条在横截面的投影首尾相连能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0还包括管材130和装接在管材130内的绝缘条140,导电条装接在绝缘条140内。本实施例中,管材130为方管、圆管中的一种,或者,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如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不等,不以此为限。管材130相比铝制型材结构更加简单、外形更加美观。管材130之侧面开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若干装配槽131,装配槽131之槽口设有用于对第二部分200进行定位的定位块132。绝缘条140可通过螺钉锁接在管材130内,或者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在管材130内,绝缘条140内设有三个纵向槽,三根导电条分别装接在三个纵向槽内,第二部分200的接触部可通过装配槽131伸入管材130内并与导电条相接触。第二部分包括基座210和装接在基座210的导电体。如图2所示,基座210为L形,L形竖边段为中空结构,用于隐藏导电线,当导电体与导电线相连接的部位通过该竖边段隐藏起来,导电线不会直接裸露在外,外形更加美观。L形横边段用于装接导电体。L形横边段开设有两个装配腔,且其外侧面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装配腔相接通的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第一开口211纵向延伸,第二开口212横向延伸,且第一开口211位于第二开口212下方。导电体包括本体221、231、设于本体221、231末端的形变部222、232和连接形变部222、232的接触部223、233,接触部223、233伸出基座210外且接触部223、233所处平面与本体221、231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且第一部分100与第二部分200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223、233与导电条接触导电。本实施例中,本体221、231为长条形,形变部222、232呈V形或近似V形,形变部222、232之形变方向沿着本体221、231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导电体设有两个且分别为与正极导电条110和负极导电条120相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电体220和第二导电体230,第一导电体220之接触部223所处平面与本体221所处平面相垂直,第二导电体230之接触部233所处平面与本体231所处平面相平行。第一导电体220之接触部223外侧面与正极导电条110相接触配合,第二导电体之接触部233两侧边分别与两个负极导电条120相接触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220和第二导电体2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电条,第二部分包括基座和装接在基座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本体、设于本体末端的形变部和连接形变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伸出基座外且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与导电条接触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电条,第二部分包括基座和装接在基座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本体、设于本体末端的形变部和连接形变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伸出基座外且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与导电条接触导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本体为长条形,形变部之形变方向沿着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或者形变部之形变方向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电体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体之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垂直,第二导电体之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导电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泽王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特展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