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58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0: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母线,包括:设置有第一凹槽的正极板,该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二凹槽的负极板,该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绝缘层;穿过绝缘层伸入到第一安装孔中以与正极板铆接的第一导电块,第一导电块和正极板电连接;穿过绝缘层伸入到第二安装孔中以与负极板铆接的第二导电块,第二导电块和负极板电连接。上述的母线,通过将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分别铆接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的方式实现了母线的组装,无需焊接操作的进行,也无需设置垫片,令母线的加工工艺得以简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铆接的结构也更加简单,体积减小,令母线能够更好的满足紧凑空间的安装要求。

A bus ba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bus, which includes: a positive plate with a first groove, a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a negative plate with a second groove, a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econd groove, an insulating layer connecting the positive plate and the negative plate, and a first conductive block extending through the insulating layer in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to rivet the positive plate. The first conductive block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plate; the second conductive block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late by extending through the insulating layer into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to rivet the negative plate. By riveting the first conductive block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block on the positive plate and the negative plate respectively, the bus assembly is realized without welding operation and gaskets, which simplifies the bu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processing c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riveting structure is simpler and the volume is reduced, so that the bus can be more convenient. Good to meet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of compact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母线。
技术介绍
在光伏组件上,母线一般用于连接电容及功率器件,随着功率器件越来越小、电压越来越大、整机安装空间越来越紧凑,对于母线的结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即需要母线在简单的连接结构下仍能保证安规要求。但是,传统的母线结构是在母排上焊接多个连接铜块,并且需要在连接铜块和母排之间设置垫片。此种结构的母线,由于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已经无法再满足连接要求,例如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导致母线无法完成成型等,并且其加工工艺较为繁琐,耗材多、成本高。另外,传统结构的母线爬电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母线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线,其不仅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能够适应更加紧凑的安装空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母线,包括:设置有第一凹槽的正极板,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二凹槽的负极板,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绝缘层;穿过所述绝缘层并且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以与所述正极板铆接的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正极板电连接;穿过所述绝缘层并且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以与所述负极板铆接的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和所述负极板电连接。优选的,上述母线中,所述第一凹槽为在所述正极板上冲压形成的冲压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在所述负极板上冲压形成的冲压凹槽。优选的,上述母线中,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结构相同并均为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均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铆接段、套装段和限位段,所述第一导电块的所述铆接段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正极板的铆接,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所述铆接段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以实现所述第二导电块与所述负极板的铆接。优选的,上述母线中,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套装段上,并被所述限位段限位的绝缘部件。优选的,上述母线中,所述绝缘部件为套设在所述套装段上的绝缘套或粘接在所述套装段上的绝缘带。优选的,上述母线中,所述母线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所述母线的竖直截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关于所述母线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优选的,上述母线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正极板、所述第一导电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块上的所述绝缘部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所述负极板、所述第二导电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块上的所述绝缘部件。优选的,上述母线中,所述绝缘层包括层叠且交替设置的多层绝缘垫和多层绝缘膜,位于所述绝缘层底面上的绝缘膜设置在所述正极板的外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的凸起部位;位于所述绝缘层顶面上的绝缘膜设置在所述负极板的外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凸起部位。优选的,上述母线中,在位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绝缘膜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绝缘膜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上的所述绝缘部件接触,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块上的所述绝缘部件不接触,另一者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上的所述绝缘部件不接触,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块上的所述绝缘部件接触。本技术提供的母线,通过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将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分别铆接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的方式实现母线的组装,无需焊接操作的进行,也无需再设置垫片,令母线的加工工艺得以简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铆接的结构也更加简单,体积减小,令母线能够更好的满足紧凑空间的安装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母线的剖视图;图2为母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母线中爬电台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3中:1-正极板,2-第一凹槽,3-第一安装孔,4-负极板,5-第二凹槽,6-第二安装孔,7-第一导电块,8-第二导电块,9-绝缘部件,10-绝缘垫,11-绝缘膜,12-绝缘膜,13-绝缘膜,14-绝缘膜,15-爬坡;71-铆接段,72-套装段,73-限位段。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线,其不仅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能够适应更加紧凑的安装空间。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母线,为用于连接电容及功率器件的压合母线,其主要包括正极板1、负极板4、绝缘层、第一导电块7和第二导电块8,其中,正极板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该第一凹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导电块7的第一安装孔3;负极板4上设置有第二凹槽5,该第二凹槽5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导电块8的第二安装孔6;绝缘层用于连接正极板1和负极板4,并位于此两者之间,以保证母线的正常工作;第一导电块7穿过绝缘层,并且其端部伸入到第一安装孔3中,以实现第一导电块7与正极板1的铆接,在第一导电块7在与正极板1铆接的同时还与正极板1电连接,同样的,第二导电块8穿过绝缘层后,其端部伸入到第二安装孔6中,以实现第二导电块8与负极板4的铆接,并且第二导电块8在与负极板4铆接的同时还与负极板4电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母线中,优选第一凹槽2为在正极板1上冲压形成的冲压凹槽;第二凹槽5为在负极板4上冲压形成的冲压凹槽,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之所以优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5均为在板状件上冲压成型的冲压凹槽,是因为正极板1和负极板4在经过冲压后,其与绝缘层连接的内表面上形成凹槽的同时,在正极板1和负极板4的外表面上还形成了冲压凸台,这有利于爬电效果的提升(具体请参见后续内容),令本实施例提供的母线的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第一导电块7和第二导电块8的结构相同并均为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结构,且第一导电块7和第二导电块8均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铆接段71、套装段72和限位段73,其中,第一导电块7的铆接段71伸入到第一安装孔3中并与第一安装孔3卡紧,以实现第一导电块7与正极板1的铆接,第二导电块8的铆接段71伸入到第二安装孔6中并与第二安装孔6卡紧,以实现第二导电块8与负极板4的铆接。而套装段72上则覆盖有绝缘部件9,即套装段72用于在第一导电块7和第二导电块8上设置绝缘部件9,同时令直径更大的限位段73对设置在套装段72上的绝缘部件9进行限位,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绝缘部件9,能够使其与绝缘层配合形成爬电台阶,如图3所示,以更好的提高母线的爬电效果。同时,限位段73在对绝缘部件9起到限位的同时,还能够增大与功率器件的接触面积,以保证母线具有足够的载电流。具体的,绝缘部件9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凹槽的正极板,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二凹槽的负极板,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绝缘层;穿过所述绝缘层并且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以与所述正极板铆接的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正极板电连接;穿过所述绝缘层并且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以与所述负极板铆接的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和所述负极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凹槽的正极板,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二凹槽的负极板,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绝缘层;穿过所述绝缘层并且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以与所述正极板铆接的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正极板电连接;穿过所述绝缘层并且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以与所述负极板铆接的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和所述负极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在所述正极板上冲压形成的冲压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在所述负极板上冲压形成的冲压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结构相同并均为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均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铆接段、套装段和限位段,所述第一导电块的所述铆接段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正极板的铆接,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所述铆接段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以实现所述第二导电块与所述负极板的铆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套装段上,并被所述限位段限位的绝缘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文时晓蕾苏金国关鹏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