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3324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液装置,注液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壳体、第一针和第二针,第一容器可储存电芯的气体;壳体内设置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为真空腔,电芯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一针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一针用于向电芯注液;第二针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二针与第一容器连通,第二针用于将电芯的气体抽吸至第一容器内。由此,通过第一容器、壳体、第一针和第二针配合,能够减少抽吸至第一容器内气体中的空气含量,可以提升气体的处理效果。

Inj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tainer, a shell, a first needle and a second needle, and the first container can store the gas of the electric core; a first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first chamber is a vacuum chamber, and the electric cor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hamber; the first needl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first needle is used to inject liquid into the electric core; the second needl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needl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hamb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tainer, the second needle is used to suck the gas from the core into the first container. Thus, the air content sucked into the first container can be reduced by the first container, the shell, the first needle and the second needl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gas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环保政策不断收紧,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浓度从排放浓度50mg/m3收紧到20mg/m3,总量控制的增产不增污染的要求,导致现在满足排污浓度要求、风速要求的企业,在总量上不够了,必须消减VOC才能增加产量,如果不增加产量到较高的产量要求,依照工信部发布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就不能进入名录,逐步变成不合格产品,增加产量如果没有新技术降低VOC排放,就违反总量控制不批准或查到处罚。所以提出了从源头上减少排放的技术,比先污染再治理的方式在经济性、先进性都有优势。其目的从源头减少VOC的排放,解决了当前“增产不增污”、“总量控制”下,只是满足排放标准还不能满足总量标准的难题。后期,几乎所有的规模化的锂离子电池都要使用这种源头减少VOC的环保技术,因为环保部门要求企业不能增加环境污染,限定排污总量,企业为了发展必须开展源头减少VOC的环保技术。相关技术中,电池在注液过程中,在真空腔内注液完成后,抽吸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空气,导致收集的气体可燃物浓度低,末端气体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液装置,该注液装置能够减少抽吸至第一容器内气体中的空气含量,可以提升气体的处理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注液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壳体、第一针和第二针,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储存电芯的气体;所述壳体内设置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真空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针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针用于向所述电芯注液;所述第二针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针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二针用于将所述电芯的气体抽吸至所述第一容器内。根据本技术的注液装置,通过第一容器、壳体、第一针和第二针配合,能够减少抽吸至第一容器内气体中的空气含量,可以提升气体的处理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注液装置还包括:管路,所述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针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针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为软管。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为金属管。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注液装置还包括: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用于燃烧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气体。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通,燃烧后的气体可排放到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内,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内设置有第三处理装置,所述第三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气体中的污染物。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装置为喷淋装置或吸附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位于所述第二针和所述第一容器之间,所述第二泵位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的气体排出端。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装置的壳体、第一针、第二针、管路和电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液装置10;第一容器1;壳体2;第一腔体21;第一针3;第二针4;管路5;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处理装置20;第一处理装置6;第二处理装置7;第三处理装置71;第一泵8;第二泵9;电芯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装置1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装置10包括:第一容器1、壳体2、第一针3和第二针4。第一容器1可储存电芯30的气体,第一容器1设置在壳体2的外侧,壳体2内可以设置有第一腔体21,第一腔体21可以设置为真空腔,电芯30位于第一腔体21内,第一针3伸入第一腔体21,第一针3插入电芯30,第一针3用于向电芯30注液,第二针4伸入第一腔体21,第二针4插入电芯30,第二针4与第一容器1连通,第二针4用于将电芯30的气体抽吸至第一容器1内。其中,对电芯30进行注液前,第一腔体21包覆待注液的裸电芯30,先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第一针3和第二针4并行插入电芯30的顶部,由第一针3完成向电芯30注射电解液过程,注射完成后,由第二针4抽气体,第二针4将气体抽吸至第一容器1内,如此设置能够防止注液完成后抽吸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空气,可以提升收集的气体可燃物浓度,从而可以解决注液过程中抽吸气体的可燃成份比例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气体的处理效果。并且,化成后电芯30封装工序过程中,在切除电芯30侧边的气袋前,由第二针4插入气袋,将电芯30气袋中的气体抽吸至第一容器1内,这样设置能够提升封装工序气体的可燃物浓度,可以保证此过程中的气体能够进行热力燃烧,从而可以解决化成后电芯30封装过程产生的电芯30气体。由此,通过第一容器1、壳体2、第一针3和第二针4配合,能够减少抽吸至第一容器1内气体中的空气含量,可以提升气体的处理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注液装置10还可以包括:管路5,管路5连接在第一容器1和第二针4之间,管路5可以连通第一容器1和第二针4,其中,当第二针4抽吸气体时,气体可以沿着管路5被抽吸至第一容器1内,从而可以实现将气体存入第一容器1内的工作目的。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管路5可以包括: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第一管路51的一端与第二针4相连,第一管路5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52的一端相连,第二管路52的另一端与第一容器1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路51的下端与第二针4相连,第一管路51的下端与第二管路52的左端相连,第二管路52的右与第一容器1相连,如此设置能够使管路5的布置更加合理,可以将气体快速地抽吸至第一容器1内,从而可以提升注液装置10的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管路51可以设置为软管,软管的材质比较柔软,这样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将第二针4插入电芯30,并且,软管不容易损坏,可以延长第一管路51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第二管路52可以设置为金属管,金属管的结构强度好,可以防止第二管路52折弯,从而可以保证气体能够顺利从第二管路52流入第一容器1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注液装置10还可以包括:处理装置20,处理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一处理装置6,第一处理装置6可以设置在第一容器1的外侧,第一处理装置6与第一容器1连通,第一处理装置6用于燃烧第一容器1内的气体,其中,收集在第一容器1中的气体中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储存电芯的气体;壳体,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真空腔,用于放置所述电芯;第一针,所述第一针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针用于向所述电芯注液;第二针,所述第二针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针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二针用于将所述电芯的气体抽吸至所述第一容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储存电芯的气体;壳体,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真空腔,用于放置所述电芯;第一针,所述第一针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针用于向所述电芯注液;第二针,所述第二针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针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二针用于将所述电芯的气体抽吸至所述第一容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路,所述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针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针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为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管佳林唐亚升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