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10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包括支撑板、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气泵、罐壳、罐体、隔板、第一格架、高温相变盒、第二格架、低温相变盒和地暖,所述罐壳的底部四角均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罐壳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罐壳的底部内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有罐体,所述罐体的轴心处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格架,所述第一格架内固定有高温相变盒,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格架,所述第二格架内固定有低温相变盒,此相变储能罐可以调节温度,方便人们对于温度多样化的需求,且还可以调节高度和便于移动。

A Horizontal Cylindrical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cylindrical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tank,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 solar collector, a water tank, a first water pump, a second water pump, an air pump, a tank shell, a tank body, a baffle, a first frame, a high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box, a second frame, a low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box and ground heating. The bottom four corners of the tank shell are symmetrically mounted with an electric push rod, and the bottom four corners of the tank shell are fixe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self-locking wheel,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tank shell is symmetrically fixed with a support block, the top of the support block is fixed with a tank body, the axis of the tank body is fixed with a partition plate, the top of the partition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frame, the first frame is internally fixed with a high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box, and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is fixed with a second frame. The second frame is internally fixed with a low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box, which can adjust the temperature, facilitate people's demand for temperature diversification, and also adjust the height and facilitate m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
本技术涉及技术相变储能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
技术介绍
相变储能罐,是一种依靠相变储能材料来实现的,一般的相变材料(PCM-PhaseChangeMaterial)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根据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375927A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储能罐,它只能释放单一的热能,不适应各种类型的人对于温度高低的需求,且不方便移动和调节高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包括支撑板、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气泵、罐壳、罐体、隔板、第一格架、高温相变盒、第二格架、低温相变盒和地暖,所述罐壳的底部四角均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罐壳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罐壳的底部内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有罐体,所述罐体的轴心处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格架,所述第一格架内固定有高温相变盒,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格架,所述第二格架内固定有低温相变盒,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顶部固定有水箱,且太阳能集热器的输出端设置在水箱内,所述水箱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第一水泵,所述水箱的顶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穿过水箱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第二水泵一端的两条分支均依次穿过罐壳的一侧壁和罐体的一侧壁设置在罐体内,且第二出水管远离第二水泵一端的两条分支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第二水泵一端的两条分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穿过水箱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内上方,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地暖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地暖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一端均设置在罐体内,且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别位于隔板上方和下方,所述罐壳的外侧壁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气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罐壳的顶部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固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穿过罐壳的顶部内壁设置在罐壳内壁与罐体外壁之间,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固定有第一出气管,且第一出气管暴露在空气中。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管为一种铜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此相变储能罐第一格架里设置的有高温相变盒以及第二格架里设置的有低温相变盒,且他们是分开的独立的,所以在太阳能不能正常工作时,他可以给人们提供不一样的温度,符合人们对于温度多样化的需求。2、本技术,此相变储能罐设置的有电动推杆以及万向自锁轮,方便人们调节它的高度,也方便人们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支撑板;3-太阳能集热器;4-水箱;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气泵;8-第一进气管;9-第一出气管;10-罐壳;11-罐体;12-支撑块;13-隔板;14-第一格架;15-高温相变盒;16-第二格架;17-低温相变盒;18-地暖;19-第一抽水管;20-第一出水管;21-第二出水管;22-第二抽水管;23-第一水阀;24-第二水阀;25-第二水管;26-第一水管;27-支撑柱;28-电动推杆;29-万向自锁轮;30-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包括支撑板2、太阳能集热器3、水箱4、第一水泵5、第二水泵6、气泵7、罐壳10、罐体11、隔板13、第一格架14、高温相变盒15、第二格架16、低温相变盒17和地暖18,所述罐壳10的底部四角均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28,所述罐壳1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27,所述支撑柱27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29,所述罐壳10的底部内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的顶部固定有罐体11,所述罐体11的轴心处固定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格架14,所述第一格架14内固定有高温相变盒15,所述罐体1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格架16,所述第二格架16内固定有低温相变盒17,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有太阳能集热器3,所述太阳能集热器3的顶部固定有水箱4,且太阳能集热器3的输出端设置在水箱4内,所述水箱4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第一水泵5,所述水箱4的顶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水泵6,所述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二抽水管22,所述第二抽水管22远离第二水泵6的一端穿过水箱4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4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二出水管21,所述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均依次穿过罐壳10的一侧壁和罐体11的一侧壁设置在罐体11内,且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分别设置在隔板1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阀23和第二水阀24,所述第一水泵5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20,所述第一出水管20远离第一水泵5的一端穿过水箱4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4内上方,所述第一水泵5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一抽水管19,所述第一抽水管19远离第一水泵5的一端与地暖18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地暖18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一水管26和第二水管25,所述第一水管26和第二水管25的一端均设置在罐体11内,且第一水管26和第二水管25分别位于隔板13上方和下方,所述罐壳10的外侧壁固定有控制面板30,所述控制面板30与第一水泵5、第二水泵6和气泵7电性连接。所述罐壳10的顶部固定有气泵7,所述气泵7的进气口固定有第一进气管8,所述第一进气管8远离气泵7的一端穿过罐壳10的顶部内壁设置在罐壳10内壁与罐体11外壁之间,所述气泵7的出气口固定有第一出气管9,且第一出气管9暴露在空气中,可以起到真空隔热和降低噪音的作用。所述电动推杆28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可以缓震降噪以及防止电动推杆28的磨损。所述第一抽水管19为一种铜质构件,传热效率高。工作原理:该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通过太阳能集热器3对水箱4中的水加热,然后通过第二水泵6抽取其中的热水分别流到罐体11的第一格架14和第二格架16内,对其中的高温相变盒15和低温相变盒17进行加热储能,然后这些热水会流到地暖18中,对其进行加热,之后通过第一水泵5抽取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包括支撑板(2)、太阳能集热器(3)、水箱(4)、第一水泵(5)、第二水泵(6)、气泵(7)、罐壳(10)、罐体(11)、隔板(13)、第一格架(14)、高温相变盒(15)、第二格架(16)、低温相变盒(17)和地暖(18),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壳(10)的底部四角均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28),所述罐壳(1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27),所述支撑柱(27)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29),所述罐壳(10)的底部内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的顶部固定有罐体(11),所述罐体(11)的轴心处固定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格架(14),所述第一格架(14)内固定有高温相变盒(15),所述罐体(1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格架(16),所述第二格架(16)内固定有低温相变盒(17),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有太阳能集热器(3),所述太阳能集热器(3)的顶部固定有水箱(4),且太阳能集热器(3)的输出端设置在水箱(4)内,所述水箱(4)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第一水泵(5),所述水箱(4)的顶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水泵(6),所述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二抽水管(22),所述第二抽水管(22)远离第二水泵(6)的一端穿过水箱(4)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4)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二出水管(21),所述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均依次穿过罐壳(10)的一侧壁和罐体(11)的一侧壁设置在罐体(11)内,且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分别设置在隔板(1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阀(23)和第二水阀(24),所述第一水泵(5)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20),所述第一出水管(20)远离第一水泵(5)的一端穿过水箱(4)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4)内上方,所述第一水泵(5)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一抽水管(19),所述第一抽水管(19)远离第一水泵(5)的一端与地暖(18)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地暖(18)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一水管(26)和第二水管(25),所述第一水管(26)和第二水管(25)的一端均设置在罐体(11)内,且第一水管(26)和第二水管(25)分别位于隔板(13)上方和下方,所述罐壳(10)的外侧壁固定有控制面板(30),所述控制面板(30)与第一水泵(5)、第二水泵(6)和气泵(7)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圆柱形相变储能罐,包括支撑板(2)、太阳能集热器(3)、水箱(4)、第一水泵(5)、第二水泵(6)、气泵(7)、罐壳(10)、罐体(11)、隔板(13)、第一格架(14)、高温相变盒(15)、第二格架(16)、低温相变盒(17)和地暖(18),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壳(10)的底部四角均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28),所述罐壳(1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27),所述支撑柱(27)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29),所述罐壳(10)的底部内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的顶部固定有罐体(11),所述罐体(11)的轴心处固定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格架(14),所述第一格架(14)内固定有高温相变盒(15),所述罐体(1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格架(16),所述第二格架(16)内固定有低温相变盒(17),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有太阳能集热器(3),所述太阳能集热器(3)的顶部固定有水箱(4),且太阳能集热器(3)的输出端设置在水箱(4)内,所述水箱(4)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第一水泵(5),所述水箱(4)的顶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水泵(6),所述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二抽水管(22),所述第二抽水管(22)远离第二水泵(6)的一端穿过水箱(4)的顶部内壁设置在水箱(4)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二出水管(21),所述第二出水管(21)远离第二水泵(6)一端的两条分支均依次穿过罐壳(10)的一侧壁和罐体(11)的一侧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国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