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温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02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式温感器,它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压帽、芯轴和拉杆,压帽固定在外套管的前端,内套管位于外套管内,压帽端板与内套管前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后推内套管的第一压簧,芯轴前端穿过压帽端板的中心通孔并伸出外套管,芯轴后端位于内套管内,且内套管内设有用于将芯轴后拉的装置,内套管后端与拉杆固定,外套管和拉杆之间设有用于拉结两者的易熔片,易熔片两端设有拉环,外套管上设有第一拉结筋,拉杆上设有第二拉结筋,两根拉结筋分别卡入拉杆的两个拉环内。该温感器能有效降低成本。

Chip temperature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eet-type temperature sensor,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sleeve, an inner sleeve, a pressure cap, a mandrel and a pull rod. The pressure cap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The inner sleeve is located in the outer sleeve. A first pressure spring for pushing back the inner slee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nd plate of the pressure cap and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inner sleeve. The front end of the mandrel passes through the central through hole of the end plate of the pressure cap and extends the outer sleeve. The back end of the mandre Inside the tube, there is a device for pulling back the mandrel. The back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is fixed with the tie rod. Between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tie rod, there is a fusible sheet for pulling both ends of the fusible sheet. The two ends of the fusible sheet are provided with a pull ring. The out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ie bar, the pul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ie bar, and the two tie bars are respectively clamped into the two pull rings of the tie ro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式温感器
本技术涉及安全工程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应用在防火阀或排烟防火阀上的片式温感器。
技术介绍
片式温感器是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阀体上执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温感器由于内部设有易熔片而得名。其动作原理为温感器头部设有芯轴,当温度过高导致易熔片断掉或人手动按压芯轴时,芯轴会缩回,导致阀体执行机构其它部件发生连锁反应,进而打开或关闭阀体。现有技术的片式温感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外套管101、内套管102、压帽103和芯轴104,压帽103旋合在外套管101的前端,压帽103端板设有中心通孔,内套管102位于外套管101内,芯轴104前端沿中心通孔伸出外套管101且芯轴104主体位于外套管101内,芯轴104后端位于内套管102内且芯轴104后端设有卡头107,内套管102中部设有卡块108;内套管102后端开口处设有铆头111,铆头111上焊接有拉杆105,压帽103端板与内套管102前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后推内套管102的第一压簧106,铆头111和卡头107之间设有用于将卡头107前推以抵紧卡块108的第二压簧109,拉杆105后端与外套管101后端经易熔片110拉结固定,具体的说,易熔片110两端设有拉环112,而拉杆105后端和外套管101后端均贯穿一个过孔,螺钉113穿过易熔片110端部的拉环112和拉杆105后端或外套管101后端的过孔,以实现拉结固定。现有技术片式温感器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易熔片两端分别与拉杆后端以及外套管后端之间是采用两个螺钉连接的,这就需要耗费掉两个螺钉才能实现拉杆和外套管的连接,故增大了耗材和成本;而且,内套管与拉杆前端的连接方式比较复杂,先将内套管后端开口挤入铆头并将其铆死,然后将铆头与拉杆前端焊接,上述结构需要先铆接再焊接,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繁琐,费时费力,加大了劳动强度;况且,上述结构本身比较费材料,需要消耗掉铆头和焊料,这样会进一步导致成本上升;况且,更进一步增大了耗材和成本。而在片式温感器行业,由于已经发展多年,其产品的结构、功能和性能都相对固定,故各个厂家的竞争主要就聚焦在价格上,各个厂家对成本的控制甚至已经达到锱铢必较的程度,所以成本较高这个缺陷,在产品标准化多年、相似度较高,而价格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凸显得尤其让人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成本的片式温感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片式温感器,它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压帽、芯轴和拉杆,压帽固定在外套管的前端,内套管位于外套管内,压帽端板与内套管前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后推内套管的第一压簧,芯轴前端穿过压帽端板的中心通孔并伸出外套管,芯轴后端位于内套管内,且内套管内设有用于将芯轴后拉的装置,内套管后端与拉杆固定,外套管和拉杆之间设有用于拉结两者的易熔片,易熔片两端设有拉环,外套管上设有第一拉结筋,拉杆上设有第二拉结筋,两根拉结筋分别卡入拉杆的两个拉环内。采用以上结构的片式温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片式温感器的温控工作原理为: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易熔片熔断,这样拉杆后端与外套管后端不再拉结,失去易熔片的阻碍后,内套管会在第一压簧作用下后退,且内套管在后退过程中同步后拉芯轴,最终实现芯轴自动后退缩进外套管内。该温感器成功省略了连接拉杆两端的两个螺钉,节省了耗材量,降低了成本;而且,仅需要将两个拉结筋插入易熔片的两个拉环内,在第一压簧作用下拉杆和外套管会自动向两侧拉紧易熔片,使得装配过程简单,连接效果稳定。作为优选,第一拉结筋位于外套管后端,第一拉结筋与外套管为一体,第一拉结筋下端设有向前弯曲的弯头;这样,首先该拉结筋与外套管是一体铸造成型的,相比焊接的连接结构,明显制备更加方便,相比将拉结筋与外套管粘结的结构,则明显更加牢固;而且一体铸造再折弯成拉结筋,其成本也比焊接或粘结便宜,况且,增设向前的弯头能进一步加强该拉结筋与易熔片的钩挂固定,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内套管内的用于将芯轴后拉的装置优选为,芯轴后端设有径向外凸的卡头,内套管中部设有用于卡住卡头的卡块,这样的方式,使得结构简单,制备方便,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且,既保证内套管向后时可向后拉动芯轴,又不限制芯轴相对内套管自动回退,为后续手动按压结构的实现提供前提。作为进一步优选,内套管后端设有底端板,内套管内设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后端与底端板抵靠,第二压簧前端将卡头抵靠在卡块上。这样,该温感器获得手动操作的功能,即人工按压使得芯轴前端后移缩入外套管,且芯轴后端会进一步缩入内套管并压缩第二压簧,松手后,芯轴在第二压簧作用下复位前进,直至芯轴后端的卡头与内套管的卡块抵靠,此时芯轴前端复位重新伸出。作为又进一步优选,它包括一体成型的钣金件,钣金件包括前部的矩形片、中部的条形片和后部的凸条,矩形片的宽度大于条形片的宽度,矩形片和条形片的连接处设有第一U型槽,矩形片沿长度方向为轴卷曲构成内套管,条形片沿长度方向为轴卷曲构成拉杆,第一U型槽的凸出部折弯构成内套管的底端板;凸条折弯构成第二拉结筋;这样,只需要将一块一体成型的钣金件通过一次卷曲及两次折弯,就可以定型构成内套管、底端板、拉杆、第二拉结筋四个部件,故制备过程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成本,相比现有技术先铆接再焊接的连接结构,本申请一不需要焊接,不会消耗焊料,二不需要实心的铆头,只需要一块钣金件就能完美替代,其成本降低了一块钱左右。每个片式温感器成本降低一块钱,在产品标准化多年,性能相似度高,价格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客观上形成了较大的价格优势,势必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附带的,也就面临着更大的被侵权的风险。作为还进一步优选,拉杆上正对易熔片的位置设有长条形通孔,这样,避免拉杆遮挡住热空气,使得热量能及时向易熔片传导,确保温感器动作的敏感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温感器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温感器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温感器的钣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温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温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现有技术片式温感器的零部件101、外套管,102、内套管,103、压帽,104、芯轴,105、拉杆,106、第一压簧,107、卡头,108、卡块,109、第二压簧,110、易熔片,111、铆头,112、拉环,113、螺钉;本技术片式温感器的零部件1、外套管,2、内套管,3、压帽,4、芯轴,5、拉杆,6、第一压簧,7、卡头,8、卡块,9、第二压簧,10、易熔片,11、底端板,12、钣金件,13、矩形片,14、条形片,15、第一U型槽,16、拉环,17、第二U型槽,18、第一拉结筋,19、第二拉结筋,20、弯头,21、凸条,22、长条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片式温感器,它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压帽3、芯轴4和拉杆5。压帽3固定在外套管1的前端,具体的说,压帽3包括端板和帽筒,端板贯通有中心通孔而帽筒设有内螺纹,外套管1前端设外螺纹,压帽3的内螺纹与外套管1的外螺纹旋合。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帽筒设外螺纹而外套管1设内螺纹。内套管2位于外套管1内,压帽3端板与内套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式温感器,它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压帽(3)、芯轴(4)和拉杆(5),压帽(3)固定在外套管(1)的前端,内套管(2)位于外套管(1)内,压帽(3)端板与内套管(2)前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后推内套管(2)的第一压簧(6),芯轴(4)前端穿过压帽(3)端板的中心通孔并伸出外套管(1),芯轴(4)后端位于内套管(2)内,且内套管(2)内设有用于将芯轴(4)后拉的装置,内套管(2)后端与拉杆(5)固定,外套管(1)和拉杆(5)之间设有用于拉结两者的易熔片(10),易熔片(10)两端设有拉环(16),其特征在于:外套管(1)上设有第一拉结筋(18),拉杆(5)上设有第二拉结筋(19),两根拉结筋分别卡入拉杆(5)的两个拉环(1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温感器,它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压帽(3)、芯轴(4)和拉杆(5),压帽(3)固定在外套管(1)的前端,内套管(2)位于外套管(1)内,压帽(3)端板与内套管(2)前端面之间设有用于后推内套管(2)的第一压簧(6),芯轴(4)前端穿过压帽(3)端板的中心通孔并伸出外套管(1),芯轴(4)后端位于内套管(2)内,且内套管(2)内设有用于将芯轴(4)后拉的装置,内套管(2)后端与拉杆(5)固定,外套管(1)和拉杆(5)之间设有用于拉结两者的易熔片(10),易熔片(10)两端设有拉环(16),其特征在于:外套管(1)上设有第一拉结筋(18),拉杆(5)上设有第二拉结筋(19),两根拉结筋分别卡入拉杆(5)的两个拉环(1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温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拉结筋(18)位于外套管(1)后端,第一拉结筋(18)与外套管(1)为一体,第一拉结筋(18)下端设有向前弯曲的弯头(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温感器,其特征在于:内套管(2)内的用于将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灵水暖空调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