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塞拉门,该塞拉门包括固定门体、与固定门体配合密封的可移动门体以及与可移动门体连接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滑接于第一导轨的第一行走部件、滑接于第二导轨的第二行走部件以及与第一行走部件连接的驱动装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包括直线段和与直线段连接的弯曲段且其弯曲段均朝向固定门体所在的方向弯曲,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弯曲段均与固定门体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行走部件运动,从而使得可移动门体在多个行走部件的共同作用下做塞拉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承载力大,故障率低且便于维修。

plug do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lug door,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door body, a movable door body sealed with the fixed door body and a movable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door body. The movabl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rail, a second guide rail, a first walking component sliding to the first guide rail, a second walking component sliding to the second guide rail and a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to the first walking component.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guide rail both include a straight line segment and a bending s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straight line segment, and the bending section bend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ixed door body. The bending sections of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guide rail intersect with the plane where the fixed door body is located.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first walking component to move, thus making the movable door body act as a plug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multiple moving components. Pull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arge bearing capacity, low failure rate and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塞拉门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用门的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塞拉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自动门一般只在一个方向做平移动作,可移动的门体与墙体或者固定门体之间无法实现密封,不适合北方冬天使用。见图2,现有塞拉门则是通过推拉动作来实现可移动门体与墙体或者与固定门体之间实现密封,但现有的塞拉门是通过悬臂杆的摆动来进行推拉动作,承载小,悬臂杆易弯曲,不安全,而且轨道开口面向墙壁,安装维护困难,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塞拉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塞拉门的关闭和开启通过悬臂杆摆动来实现存在悬臂杆易弯曲和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一种塞拉门,该塞拉门包括固定门体、与所述固定门体配合密封的可移动门体以及与所述可移动门体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方的第二导轨、滑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内的第一行走部件、滑接于所述第二导轨内的第二行走部件以及与第一行走部件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包括直线段和与所述直线段连接的弯曲段且其所述弯曲段均朝向所述固定门体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弯曲段均与所述固定门体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可移动门体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件的共同作用下做塞拉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和与所述传动轮配合的传动带,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固定在所述传动带上,所述传动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从而带动所述传动带移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在所述传动带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导轨中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带上的主动滑车组件以及与所述可移动门体连接的被动滑车组件,所述主动滑车组件与所述被动滑车组件通过连接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为曲臂,所述曲臂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的弧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滑车组件/所述被动滑车组件包括滑轮固定支架、多个滑轮以及多个导向轮,所述多个导向轮的轮轴竖直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支架上,所述可移动门体与所述导向轮的轮轴相连,所述导向轮可旋转地设置在其轮轴上,所述多个滑轮的轮轴垂直于所述导向轮的轮轴设置在所述滑轮固定支架上,所述滑轮可旋转地设置在其轮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其中一端侧处,所述传动机构上的从动传动轮轮轴通过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另一端侧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差不短于所述可移动门体在水平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设置在承重载体上,所述第一导轨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开口均背离所述承重载体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上的弯曲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的弯曲段的自由端以及所述第一导轨的直线段上均设置有止挡件,所述第一导轨直线段上的止挡件距离其直线段与弯曲段的接触处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可移动门体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塞拉门通过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的运动来带动与可移动门体相连的多个行走部件在分别在多条导轨上滑动,进而实现了塞拉门的开启和关闭,结构简单,承载力大,故障率低,且多条导轨的开口背离墙体设置,方便后续的安装和维修。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内容,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自动门运行轨迹图;图2为塞拉门运行轨迹;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塞拉门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塞拉门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塞拉门的剖面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图4和图5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塞拉门,该塞拉门包括固定门体1、与固定门体1配合密封的可移动门体2以及与可移动门体2连接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4、设置在第一导轨4上方的第二导轨5、滑接于第一导轨4内的第一行走部件3、滑接于第二导轨5内的第二行走部件6、与第一行走部件3连接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均通过紧固件设置在固定门体1上方的承重载体上,该承重载体可为墙体或者其他能承重的安装体上。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上设置有导向槽和滑动槽,导向槽和滑动槽的开口都背离承重载体设置,这样方便安装和后期的维修。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均包括直线段40,50和与直线段40,50连接的弯曲段41,51。第一导轨4的直线段40与第二导轨5的直线段50上下叠置设置,第一导轨4的弯曲段41和第二导轨5的弯曲段51均设置在其直线段相对应的同一侧且其均朝向固定门体1所在的方向弯曲。第一导轨4的弯曲段41和第二导轨5的弯曲段51都与固定门体1所在的平面相交,这就保证了可移动门体2在导轨弯曲段上能运动至与固定门体1关闭密封。第一导轨4的长度短于第二导轨5的长度,且两者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差不短于可移动门体2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此外,为了防止行走部件在导轨上滑出,在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的弯曲段41,51的自由端端侧用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一止挡件9,该止挡件9可为一固定块,当然也可为其他形式能阻止行走部件的结构,以将弯曲段的自由端端侧处的开口封闭,以便在弯曲段端侧阻止多个行走部件继续滑行。另外,在第一导轨4的直线段40上也设置止挡件9,该止挡件9距离其第一导轨4上的直线段40与弯曲段41的接触处的长度不小于可移动门体2在水平方向的长度。第一行走部件3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主动滑车组件30和与可移动门体2连接的从动滑车组件31。主动滑动组件30与从动滑动组件31通过连接臂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臂7为曲臂,曲臂的弧度与第一导轨4弯曲段41的弧度一致;当然该连接臂7也可为其他形式的连接臂。主动滑动组件30包括滑轮固定支架300、多组滑轮301以及多组导向轮302。多组导向轮302的轮轴竖直固定在滑轮固定支架300上,导向轮302通过轴承套设在其对应的轮轴上以使得导向轮302可在其轮轴上旋转。多组滑轮301的轮轴垂直于导向轮302的轮轴设置在滑轮固定支架300上,滑轮301也通过轴承套设在其轮轴上以使得滑轮301也可在其轮轴上旋转。多组导向轮302对应设置在第一导轨4的导向槽中以起导向作用,多组滑轮301则设置在第一导轨4的滑动槽中,其起到承重和滑动的作用。从动滑车组件31以及第二移动机构6的结构均与主动滑车组件30的结构相似。从动滑车组件31上的其中一个导向轮的轮轴向下延伸与可移动门体2顶部的一端连接。第二移动机构6上的其中一个导向轮的轮轴也向下延伸与可移动门体2顶部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导轨5上的电机82以及与电机82连接的传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电机82通过第一支撑板80固定在第二导轨5直线段50远离弯曲段51的一侧,第一支撑板80将电机82包裹在其内侧,防止电机82容易遭受外界影响而损坏。传动机构包括主动皮带轮810、从动皮带轮811以及连接主动皮带轮810和从动皮带轮811的传动皮带812,当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塞拉门,该塞拉门包括固定门体、与所述固定门体配合密封的可移动门体以及与所述可移动门体连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方的第二导轨、滑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内的第一行走部件、滑接于所述第二导轨内的第二行走部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行走部件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包括直线段和与所述直线段连接的弯曲段且其所述弯曲段均朝向所述固定门体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弯曲段均与所述固定门体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可移动门体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件的共同作用下做塞拉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塞拉门,该塞拉门包括固定门体、与所述固定门体配合密封的可移动门体以及与所述可移动门体连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方的第二导轨、滑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内的第一行走部件、滑接于所述第二导轨内的第二行走部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行走部件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包括直线段和与所述直线段连接的弯曲段且其所述弯曲段均朝向所述固定门体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弯曲段均与所述固定门体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可移动门体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件的共同作用下做塞拉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和与所述传动轮配合的传动带,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固定在所述传动带上,所述传动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从而带动所述传动带移动,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在所述传动带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导轨中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塞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带上的主动滑车组件以及与所述可移动门体连接的被动滑车组件,所述主动滑车组件与所述被动滑车组件通过连接臂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塞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一李林仲雪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黑蚂蚁自动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