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88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水道井盖,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包括井盖本体;还包括折叠装置、挡板和弹性伸缩装置;所述井盖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井盖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开口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一端固接在凹槽内,所述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位于开口内;所述折叠装置连接在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底部,所述挡板设置在折叠装置底部;当下大雨/暴雨时,缓解下水道内水流压力,防止井盖被冲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运输方便。

A kind of drainage well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wer well cove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well cover body; also includes a folding device, a baffle and an elastic expansion device; the well cover has an opening at one end, a groov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well cover,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and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 are located on the same axis; the elastic expansion device is fixed at one end in the groove.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expansion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opening; the fol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expansion device, and the baff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olding device; when heavy rain/rainstorm occurs, the water pressure in the sewer is alleviated, the well cover is prevented from being washed away,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is avoide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道井盖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水道井盖。
技术介绍
每到大雨或是大暴雨的时候,一些建筑工地或者小区的厚度较薄的道路上就会出现积水问题,很难排出,特别是在南方,一到夏季,暴雨天气增多,常常能看到有井盖被下水道顶出冲走的现象,造成井盖丢失,还很有可能伴随意外发生;但如果将下水道的井盖打开,缓解下水道内的水压,又可能会在造成意外,也提高了危险的指数。鉴于上述的问题,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下水道井盖,可自动打开井盖上的开口,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流水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将井盖冲走,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水道井盖,其目的在于解决发生大雨或是暴雨时,流入下水道内雨水过多,导致压力过大,将井盖顶出,冲走,发生安全事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本体;还包括折叠装置、挡板和弹性伸缩装置;所述井盖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井盖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开口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一端固接在凹槽内,所述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位于开口内;所述折叠装置连接在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底部,所述挡板设置在折叠装置底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折叠装置撑开,然后将井盖盖在井口上,当发生大雨或是暴雨时,下水道内的流水增多,当流水增多至挡板位置后,挡板在流水的冲击下,带动上方的弹性伸缩装置缩回,井盖上开口被打开,流水则从开口内流出,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压力,当下雨量变小后,下水道内流水压力减小,流水下降到挡板下后,弹性伸缩装置收回,封住开口;依据下水道内的流水量,自动控制井盖上开口的打开/闭合,防止井盖被冲走,反生安全事故,方便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井盖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井盖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弹性伸缩装置的主视图。图5位本技术井盖本体的剖视图。图中:1-井盖、101-凹槽、102-开口、103-滑槽、2-弹性伸缩装置、201-第三连接杆、202-连接管、203-滑块、3-连接部、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螺栓、7-复位弹簧、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1本体;还包括折叠装置、挡板8和弹性伸缩装置2;所述井盖1上设有数个相互平行的开口102,所述井盖1下端面设有数个相互平行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与开口102一一对应,所述凹槽101与相对应的开口102同轴设置且其在端部相通;所述弹性伸缩装置2一端固接在凹槽101内,所述弹性伸缩装置2另一端在弹性作用下延伸至开口102的远离凹槽一端从而将开口进行封闭,所述折叠装置固接在弹性伸缩装置2另一端底部,所述挡板8固接在折叠装置底部;将折叠装置撑开,使挡板距离井盖本体最远,然后将井盖安装在井口上,此时,挡板位于下水道的横向流动通道内,且垂直于水流动方向,当下大雨/暴雨时,下水道内的雨水激增,导致下水道内流水增多,当下水道水位升至挡板时,挡板在水流的冲击下,通过折叠装置带动弹性伸缩装置缩回,从而打开井盖上的开口,当雨水继续增长至井口时,直接从开口内流出,减缓下水道内雨水的压力,当雨量减小,水位下降至挡板下,弹性伸缩装置伸出,封住开口;即减缓了下水道内水流压力,防止井盖被冲走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弹性伸缩装置自动缩回,封住开口,保证了平时过往行人的安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连接部3、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所述连接部3顶部设有数个凸起,所述每个凸起对应的固接在弹性伸缩装置2远离井盖1上的凹槽101的一端的底部;所示第一连接杆4是凹型槽钢,且数量是二,所述两个凹型槽钢一端顶部分别固接在连接部3底部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5铰接在凹型槽钢下部,且第二连接杆5上部位于凹形槽钢下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只能围绕铰接销轴旋转180度;使第二连接杆与凹形槽钢位于同一轴线上;结构简单,方便运输。如图1、2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伸缩装置2包括连接管202、第三连接杆201和复位弹簧7;所述连接管202固接在凹槽101内;第三连接杆201一端伸缩连接于连接管202内伸缩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01远离连接管202一端的两侧壁设有滑块203,所述井盖1的开口102的侧壁设有与滑块203相匹配的滑槽103,所述滑块203位于滑道103内,所述第三连接杆201另一端也位于开口102内;所述复位弹簧7一端固接在连接管202底部,所述复位弹簧7另一端固接在第三连接杆201一端端部;结构简单,实现在雨水冲击挡板下,自动打开井盖上的开口,下水道内水位下降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第三伸缩杆封住井盖的开口。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装置、挡板和弹性伸缩装置;所述井盖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井盖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开口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一端固接在凹槽内,所述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位于开口内;所述折叠装置连接在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底部,所述挡板设置在折叠装置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装置、挡板和弹性伸缩装置;所述井盖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井盖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开口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一端固接在凹槽内,所述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位于开口内;所述折叠装置连接在弹性伸缩装置另一端底部,所述挡板设置在折叠装置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连接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启华张瑜罗华东阮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银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