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8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它包括由多块侧模和底模组装而成的无盖箱型模板以及置于箱型模板内的支撑系统,所述底模和侧模分别固定安装在钢筋支架的底部钢筋和侧面钢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和侧模均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且在底模和底部钢筋之间、侧模和侧面钢筋之间均安装有多根呈格状分布的分段式止水螺杆;在底模上、止水螺杆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振捣孔;在钢筋支架内、临近底模和侧模相交处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止水板,所述止水板围绕侧模下端周向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不用拆模、且安装模板省时省力,施工周期短。

Floating-resistant formwork system of catchment p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floating formwork system for a water catchment pit, which comprises a cover-less box-type formwork assembled from a plurality of side and bottom formwork and a supporting system placed in the box-type formwork. The bottom and side formwork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bottom steel bar and the side steel bar of the steel bar support, and the features are that the bottom and side formwork are concrete prefabricated slabs with inner steel mesh. A plurality of segmental water-stop screw with grid distribution are installed between the bottom die and the bottom steel bar, between the side die and the side steel bar, and a plurality of vibration ramming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bottom die and the water-stop screw.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water-stop plates are arranged in the steel bar bracket, near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bottom die and the side die, and the water-stop plates are distributed circumferentially arou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ide die. The anti-floating formwork system of the water catchment pit obtain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demolish the formwork,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formwork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
本技术设计一种集水坑的防渗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排污泵(潜污泵)抽走。集水坑截面呈U形,由底板和侧墙组成,集水坑由内至外一般由基层、混凝土垫层、防水层和钢筋混凝土层组成。在浇筑最外层的钢筋混凝土层时,需根据集水坑的设计标高和形状,在绑扎好的底板钢筋上焊接钢筋支架,用以在其上支设底模和侧模,并在侧模所合围而成的壳体内支设支撑系统,以防止侧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涨模或倾斜。由于现有的整体式集水坑模板大多采用木模板、胶合模板或PVC模板制成,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其重力不够,容易出现上浮的现象。为了防止集水坑模板上浮,目前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固定集水坑模板:(1)、通过在集水坑模板的顶端固定安装多根横杆或抗浮钢管,并用锚筋或铅丝对横杆或抗浮钢管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模板上浮。(2)、通过在基础垫层上预埋带有止水环的止水拉杆,并将止水拉杆与集水坑模板中的底模固定,同时,在侧模上固定安装多个与基础钢筋固定连接的水平拉杆,通过水平拉杆和止水拉杆将侧模和底模固定,从而防止其上浮(如公告号为105862894的一种集水坑抗浮整体模板的安装方法)。上述两种方式中的模板由于本身重量较轻,同时,强度不够需要采用抗浮钢管或拉杆进行抗浮和侧模支撑,且设置数量和密度要求较大,另外,模板在使用后需要待混凝土终凝、养护后再进行拆除,费时费力,影响施工周期。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能对底模下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不用拆模、且安装模板省时省力,施工周期短的一种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它包括由多块侧模和底模组装而成的无盖箱型模板以及置于箱型模板内的支撑系统,所述底模和侧模分别固定安装在钢筋支架的底部钢筋和侧面钢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和侧模均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且在底模和底部钢筋之间、侧模和侧面钢筋之间均安装有多根呈格状分布的分段式止水螺杆;在底模上、止水螺杆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振捣孔;在钢筋支架内、临近底模和侧模相交处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止水板,所述止水板围绕侧模下端周向分布。这样,采用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作为底模和侧模后,模板的强度相较于普通木模板、PVC板来说,强度更高,同时,由于是混凝土预制板,因此,能够与后期浇筑的混凝土很好的贴合,一起形成基坑,并在基坑成型后无需拆模,减少了拆模的工序,能够缩短工期。另外,由于底模和侧模为混凝土预制板,因此,自重较大,可适当的减少分段式止水螺杆的设置密度,同时,由于底模和侧模内设有钢筋网,因此,强度较好,可减少支撑体系的设置数量和密度,从另一方面降低施工的劳动强度。而在底模和侧模上所固定的分段式止水螺杆能够将底模和侧模与钢筋支架很好的固定和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防止底模和侧模在浇筑混凝土后上浮。而在底模上设置振捣孔后,该振捣孔既可用作混凝土振捣,同时也起到观察验证底模下混凝土是否浇满、浇实的观察孔作用。所设置的止水板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性能,同时,还能增加底模和侧模的密封性。进一步的,在底模和侧模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锚筋,所述锚筋的一端与底模或侧模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底模或侧模外并与底部钢筋的上层钢筋或侧模钢筋的内侧钢筋固定连接;锚筋呈格状分布,相邻锚筋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这样,在底模和侧模上设置的锚筋能够使底模和底部钢筋、侧模和侧部钢筋进一步固定,通过分段式止水螺杆和锚筋的双重固定,使得底模和侧模都能够很好地固定,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后,锚筋和分段式止水螺杆部分预埋在混凝土内,增加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抗渗性能。进一步的,在底模和侧模上均预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分段式止水螺杆的通孔,所述分段式止水螺杆包括上固定杆、下固定杆以及用于连接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限位调节螺母;所述下固定杆的一端与限位调节螺母连接、另一端端与底部钢筋的下层钢筋或侧模钢筋的中层钢筋固定连接,且在每个下固定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止水环,所述上固定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与限位调节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一锁紧螺母固定在底模或侧模上。这样,分段式止水螺杆在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终凝后,只需拆下紧固螺母,并旋转上固定杆后,即可将上固定杆拆除,拆卸方式简单、快捷,同时,拆卸下的上固定杆可重复利用。进一步的,在每个上固定杆上、底模或侧模面向支撑系统的一侧均套设有一个加固方管,所述锁紧螺母置于加固方管上;在每个下固定杆上均设有至少一个一端与下固定杆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钢筋的上层钢筋或侧模钢筋的内侧钢筋固定连接的斜向加固杆。这样,在上固定杆上套设加固方管后,能够增加上固定杆的强度,而在下固定杆上固定的斜向加固杆能够增加下固定杆与钢筋支架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下固定杆对地面和侧模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固定在侧模上的支撑框,在支撑框内还设有多根呈横向和纵向交错设置的加固管,所述加固管位于振捣孔的斜上方。这样,支撑体系对每一个侧模都产生了一个面向钢筋支架方向的顶撑力,能够防止侧模在混凝土浇筑后涨模或变形。该支撑体系的设置简单,设置数量小。而加固管设置在振捣孔的斜上方,能够为振捣混凝土的操作工人提供一个操作空间,避免对振捣的操作工人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在底模面向支撑系统的一面、每个振捣孔上端均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封堵片。这样,封堵片在振捣时,可进行拆卸,并在振捣后,将振捣孔进行封闭,避免浇筑后的混凝土外冒,使基坑底部更好的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得到的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具有如下优点:1、底模和侧模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其自重大、强度高,只需较少的止水螺杆就能将其固定,防止上浮,可减少止水螺杆的使用量和分布密度,减少了安装强度,同时,由于是混凝土预制板,可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一体,后期不用拆模,减少了拆模的工序。并且预制板较现浇混凝土质量更易控制,更密实,不易渗漏,相当于在坑内设了道防水层,抗渗效果更好。2、底模和侧模采用分段式止水螺杆和锚杆进行双重固定,其整体性、稳定性更高,抗渗、抗浮性能更好,而锚杆又是预制在底模和侧模上的,因此,安装十分快捷方便。3、底模和侧模不用拆模,安装时只需紧固止水螺杆和锚杆即可,拆装时,只需拆除支撑体系和分段式止水螺杆的上端即可,可极大的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集水坑抗浮整体式模板体系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1-1的截面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底模和分段式止水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垫层1、防水层2、钢筋支架3、上层钢筋31、下层钢筋32、内侧钢筋33、中层钢筋34、底模4、振捣孔42、侧模5、分段式止水螺杆6、上固定杆61、下固定杆62、限位调节螺母63、加固方管64、锁紧螺母65、斜向加固杆66、锚筋7、支撑系统8、支撑框81、加固管82、封堵片9、止水板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它包括由多块侧模(5)和底模(4)组装而成的无盖箱型模板以及置于箱型模板内的支撑系统(8),所述底模(4)和侧模(5)分别固定安装在钢筋支架(3)的底部钢筋和侧面钢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4)和侧模(5)均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且在底模(4)和底部钢筋之间、侧模(5)和侧面钢筋之间均安装有多根呈格状分布的分段式止水螺杆(6);在底模(4)上、分段式止水螺杆(6)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振捣孔(42);在钢筋支架(3)内、临近底模(4)和侧模(5)相交处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止水板(10),所述止水板(10)围绕侧模(5)下端周向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它包括由多块侧模(5)和底模(4)组装而成的无盖箱型模板以及置于箱型模板内的支撑系统(8),所述底模(4)和侧模(5)分别固定安装在钢筋支架(3)的底部钢筋和侧面钢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4)和侧模(5)均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且在底模(4)和底部钢筋之间、侧模(5)和侧面钢筋之间均安装有多根呈格状分布的分段式止水螺杆(6);在底模(4)上、分段式止水螺杆(6)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振捣孔(42);在钢筋支架(3)内、临近底模(4)和侧模(5)相交处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止水板(10),所述止水板(10)围绕侧模(5)下端周向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底模(4)和侧模(5)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锚筋(7),所述锚筋(7)的一端与底模(4)或侧模(5)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底模(4)或侧模(5)外并与底部钢筋的上层钢筋(31)或侧模钢筋的内侧钢筋(33)固定连接;锚筋(7)呈格状分布,相邻锚筋(7)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水坑抗浮式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底模(4)和侧模(5)上均预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分段式止水螺杆(6)的通孔,所述分段式止水螺杆(6)包括上固定杆(61)、下固定杆(6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