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00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基坑底层,所述基坑底层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基坑底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筒,且排水筒与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筒的内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筒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的前侧面左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中部套接有弹簧,通过给基坑底层加装排水槽、排水筒、固定筒、水桶和连接杆,实现了基坑底层的水量达到一定量时转动盖打开排水的效果,达到了避免施工工人不慎落入排水筒中溺水的目的。

A Drainage Structur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inage structur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which includes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troug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tube, and the drainag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trough, the inner ring surface of the drainage tub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tube on the left sid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fixed tube The inner ring is vertically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rod.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rotating rod is fixed and socketed with the first gear disc. The front side and left side of the first gear disc are hing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middl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and socketed with the first fixing ring. The middl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socketed with a spring, and a drainage tank, a fixing cylinder, a bucket and a water bucket are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connecting rod realizes the effect of turning the cover to open the drainage when the amount of water at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and avoids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from accidentally falling into the drainage tube to dr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排水
,具体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址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目前的基坑井式排水结构都是在基坑的底部直接开一个井口,这种排水结构容易使施工工人掉落到井内,成为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基坑底层,所述基坑底层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基坑底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筒,且排水筒与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筒的内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筒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的前侧面左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中部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内环面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环的内环面滑动连接,且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与弹簧的下端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桶,所述固定筒的右侧面上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盘,且第二齿轮盘与第一齿轮盘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盖。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基坑底层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坑侧壁,右侧所述基坑侧壁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下端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基坑底层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块,两个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环形板,且排水筒的外环面固定插接于环形板的内环面。优选的,所述水桶的前侧面下部开设有漏水孔。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给基坑底层加装排水槽、排水筒、固定筒、水桶和连接杆,实现了基坑底层的水量达到一定量时转动盖打开排水的效果,达到了避免施工工人不慎落入排水筒中溺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排水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坑底层、2排水槽、3水泵、4基坑侧壁、5排水管、6承重块、7环形板、8排水筒、9固定筒、10第一通孔、11第一转杆、12第一齿轮盘、13连接杆、14第一固定环、15弹簧、16第二固定环、17水桶、18第二通孔、19第二转杆、20第二齿轮盘、21转动盖、22漏水孔、23楔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基坑底层1,基坑底层1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2,基坑底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筒8,且排水筒8与排水槽2连通,排水筒8的内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固定筒9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固定筒9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1,第一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盘12,第一齿轮盘12的前侧面左侧铰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14,连接杆13的表面中部套接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环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筒9的内环面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6,连接杆13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环16的内环面滑动连接,且第二固定环16的上表面与弹簧15的下端紧密贴合,连接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桶17,固定筒9的右侧面上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二通孔18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9,第二转杆19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盘20,且第二齿轮盘20与第一齿轮盘12啮合,第二齿轮盘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盖21,通过给基坑底层1加装排水槽2、排水筒8、固定筒9、水桶17和连接杆13,实现了基坑底层1的水量达到一定量时转动盖21打开排水的效果,达到了避免施工工人不慎落入排水筒8中溺水的目的。具体而言,为了避免积水与基坑底层1直接接触,造成坑基底层1的土层翻浆,排水槽2的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3,基坑底层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坑侧壁4,右侧基坑侧壁4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排水管5,且排水管5的下端与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基坑底层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块6,两个承重块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环形板7,且排水筒8的外环面固定插接于环形板7的内环面。具体而言,为了使环形板7上的水排空后,转动盖21能自动闭合,水桶17的前侧面下部开设有漏水孔22。具体而言,为了使环形板7上的水能排得干净,环形板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板23。工作原理:本技术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当降雨时,雨水落在环形板7上,当雨水通过第一通孔10流进固定筒9内的水桶17中,当水桶17内的水蓄满后,由于重力水桶17向下拉动连接杆13,连接杆13向下拉动第一固定环14,使第一固定环14与第二固定环16压缩弹簧15,同时连接杆13拉动第一齿轮盘12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盘12带动第二齿轮盘20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盘20带动转动盖21向下倾斜,使水通过排水筒8的后侧流进排水槽2,外部电源给水泵3提供电能,水泵3工作将排水槽2中的水通过排水管5排到外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底层(1),所述基坑底层(1)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2),所述基坑底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筒(8),且排水筒(8)与排水槽(2)连通,所述排水筒(8)的内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所述固定筒(9)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固定筒(9)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盘(12),所述第一齿轮盘(12)的前侧面左侧铰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14),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中部套接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环(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9)的内环面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6),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环(16)的内环面滑动连接,且第二固定环(16)的上表面与弹簧(15)的下端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桶(17),所述固定筒(9)的右侧面上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9),所述第二转杆(19)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盘(20),且第二齿轮盘(20)与第一齿轮盘(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盖(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底层(1),所述基坑底层(1)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2),所述基坑底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筒(8),且排水筒(8)与排水槽(2)连通,所述排水筒(8)的内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所述固定筒(9)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固定筒(9)的内环面垂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盘(12),所述第一齿轮盘(12)的前侧面左侧铰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14),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中部套接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环(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9)的内环面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6),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环(16)的内环面滑动连接,且第二固定环(16)的上表面与弹簧(15)的下端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桶(17),所述固定筒(9)的右侧面上部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