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261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包括吸水头和抽水泵,所述吸水头包括:吸水棉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若干个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尾端汇集在同一个抽水管中,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吸水棉的顶部连接,所述吸水棉设有若干个从吸水棉的顶部贯穿到吸水棉的底部的通孔,所述吸水管的首端插入到通孔中,所述吸水管的首端与吸水棉的底面之间的距离≥2mm且≤5mm。吸水管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对大量的水进行吸收,同时吸水棉也对水进行辅助吸附,从而使得实验室上的积水可以快速被吸走,十分方便、高效率。该装置主要用于实验室内。

A Laboratory Emergency Absorp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boratory emergency s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ction head and a pumping pump. The suction head comprises a suction cotton and a fixed seat.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uction pipes. The tail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is assembled in the same suction pipe. The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pump, the fixed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uction cotton, and the suction cotton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uction pipes. The top of the water cotton penetrat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absorbent cotton. The first end of the absorbent pipe is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end of the absorbent pi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absorbent cotton is more than 2 mm and less than 5 mm. The suction pipe absorbs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ump, and the absorbent cotton also absorbs water auxiliary, so that the accumulated water in the laboratory can be quickly absorbed, which is very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he device is mainly used in the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吸水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室对环境要求十分的高,因此,当实验室发生积水时,需要对该积水进行清理。现有的对积水进行清理的方式大多采用拖把吸水,但是利用拖把吸水十分麻烦,而且不方便,吸水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实验室吸水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包括吸水头和抽水泵,所述吸水头包括:吸水棉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若干个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尾端汇集在同一个抽水管中,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吸水棉的顶部连接,所述吸水棉设有若干个从吸水棉的顶部贯穿到吸水棉的底部的通孔,所述吸水管的首端插入到通孔中,所述吸水管的首端与吸水棉的底面之间的距离≥2mm且≤5mm。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与吸水棉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把手。进一步,所述吸水管均匀的分布在吸水棉中,相邻吸水管的首端之间的距离≥10mm且≤20mm,所述吸水管的直径≥1mm且≤3mm。进一步,所述吸水管的直径为3mm。进一步,所述吸水管的首端与吸水棉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进一步,所述吸水管为PVC构件。进一步,所述吸水棉呈圆台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水管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对大量的水进行吸收,同时吸水棉也对水进行辅助吸附,从而使得实验室上的积水可以快速被吸走,十分方便、高效率。该装置主要用于实验室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实施例1的吸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吸水棉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水头吸水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包括吸水头和抽水泵400,所述吸水头包括:吸水棉200和固定座100,所述固定座100设有若干个吸水管110,所述吸水管110的尾端汇集在同一个抽水管300中,所述抽水管300与抽水泵400连接,所述吸水棉200呈圆台状,所述固定座100与吸水棉200的顶部连接,所述吸水棉200设有若干从吸水棉200的顶部贯穿到吸水棉200的底部的通孔210,所述吸水管110的首端插入到通孔210中,所述吸水管110的首端与吸水棉20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2mm且≤5mm。当本装置工作时,开动抽水泵400,抽水泵400的排水管连接到收集水的水桶中,将吸水头放到有水的地方,吸水管110在抽水泵400的作用下对大量的水进行吸收,同时吸水棉200也对水进行辅助吸附,从而使得实验室上的积水可以快速被吸走,十分方便、高效率。作为优化,所述固定座100与吸水棉200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吸水棉200。作为优化,所述固定座100的顶部设有把手(未画出)。通过把手方便移动吸水头。作为优化,所述吸水管110均匀的分布在吸水棉200中,相邻吸水管110的首端之间的距离y≥10mm且≤20mm,所述吸水管110的直径≥1mm且≤3mm。吸水管110的直径如果太小会影响到利用抽水泵400吸水的效率,但是吸水管110的直径太大的话,则会降低单位面积中吸水棉200占比,不利于吸收小量的水。参考图3,为了方便,只画出一个吸水管200。当水量水位高度为a时,比如a的高度大于吸水管110的首端与吸水棉200的底面距离,此时,这种情况下如果吸水管110的直径很大的话,可以快速的吸收到水,当水被吸收到水位下降至水位高度为b时,可知,b的高度小于吸水管110的首端与吸水棉200的底面距离,此时吸收管110并不起到主要作用,吸水棉200起到主要作用。因此,吸水棉200在整个吸水头的占比越多,对水吸收的越有优势。所以,综合考虑,吸水管110的直径≥1mm且≤3mm最为合适。作为优化,所述吸水管110的直径为3mm。作为优化,所述吸水管110的首端与吸水棉20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作为优化,所述吸水管110为PVC构件。作为优化,所述吸水棉200呈圆台状。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水头和抽水泵,所述吸水头包括:吸水棉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若干个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尾端汇集在同一个抽水管中,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吸水棉的顶部连接,所述吸水棉设有若干个从吸水棉的顶部贯穿到吸水棉的底部的通孔,所述吸水管的首端插入到通孔中,所述吸水管的首端与吸水棉的底面之间的距离≥2mm且≤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水头和抽水泵,所述吸水头包括:吸水棉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若干个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尾端汇集在同一个抽水管中,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吸水棉的顶部连接,所述吸水棉设有若干个从吸水棉的顶部贯穿到吸水棉的底部的通孔,所述吸水管的首端插入到通孔中,所述吸水管的首端与吸水棉的底面之间的距离≥2mm且≤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吸水棉的顶部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应急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坚陈清华陈海韬郭国才郭照良贺顺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