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49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工件压装机构,尤其涉及车辆发动机缸盖导管的压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基础单元、升降调整平台、压头驱动单元、压头导向单元、差动机构、上料单元、反靠单元、检测单元;安装基础单元是由两个立板、多个连接板及两个安装支架A组成的框架结构;两个立板的下部通过多个连接板相连接,前后两端各装有一个安装支架A;升降调整平台装于一侧安装支架A上,压头驱动单元和压头导向单元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差动机构装于压头导向单元上;上料单元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反靠单元安装于另一个安装支架A上,并与差动机构相对设置,检测单元装于反靠单元的后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反向压装的形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正压装容易使缸盖产生压力性变的问题。

Cylinder Head Pipe Pr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assembly, in particular to a workpiece pressing mechanism, in particular to a pressing mechanism for a cylinder head conduit of a vehicle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installing a basic unit, a lifting adjustment platform, a pressure head driving unit, a pressure head guiding unit, a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 feeding unit, a backing unit and a detection unit; installing a basic unit is a frame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vertical plate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lates and two installation brackets A; the lower parts of the two vertical plates are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lates, and each end of the two vertical plates is provided with one. Installation bracket A; lifting adjustment platform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installation bracket A, pressure head driving unit and pressure head guiding unit are installed on lifting adjustment platform, differential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pressure head guiding unit; feeding unit is installed on lifting adjustment platform; reverse unit is installed on another installation bracket A, and relative to differential mechanism, detection unit is installed on the back of reverse uni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ositive pressure assembly in the prior art easily causes the pressure change of the cylinder head by adopting the reverse pressure assembly 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盖导管压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装配
,具体而言为工件压装机构,尤其涉及车辆发动机缸盖导管的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缸盖导管压装机,是用于缸盖导管装配工作,常规的装配方向是将导管从缸盖顶面压入,由于缸盖固有的结构特点,由缸盖顶面压入导管会使缸盖发生结构形变,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导致后续更多的不良反应。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由缸盖顶面压入到管会使得缸盖发生形变,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缸盖导管压装机构。本技术主要利用改变导管压入方向——由缸盖的燃烧室面压入,从而起到适应部分缸盖内部行腔结构的受力特点,确保缸盖不会发生结构变形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装机构包括:安装基础单元、升降调整平台、压头驱动单元、压头导向单元、差动机构、上料单元、反靠单元、检测单元;进一步地,安装基础单元是由两个立板、多个连接板及两个安装支架A组成的框架结构;两个立板的下部通过多个连接板相连接,前后两端各装有一个安装支架A;进一步地,升降调整平台装于一侧安装支架A上,压头驱动单元和压头导向单元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差动机构装于压头导向单元上;上料单元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反靠单元安装于另一个安装支架A上,并与差动机构相对设置,检测单元装于安装支架A上,位于反靠单元的后部。进一步地,升降调整平台包括:直线导轨A、滑台板、安装平台;所述的滑台板通过直线导轨A装于安装支架A上,并随直线导轨A前后移动;安装平台与滑台板垂直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地,压头驱动单元包括:伺服压机、推杆;伺服压机固定安装于滑台板的背面;推杆通过螺栓与伺服压机的输出端相连接。进一步地,压头导向单元包括:滑台座、直线导轨B;直线导轨B装于安装平台上;直线导轨B上装有两个滑台座。进一步地,差动机构包括:压杆、导向杆限位板、导向杆、弹簧限位板、弹簧A、连板、压头保护套及压头;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台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滑台座与推杆相连接,另一个滑台座的前端装有压头保护套;导向杆限位板与后端的滑台座相连接,连板与压头保护套相连接;导向杆的后端与导向杆限位板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前端插入到连板的通孔中;导向杆的前部装有弹簧限位板,在弹簧限位板和连板之间的导向杆上套装有弹簧A。进一步地,反靠单元包括:导向套和安装支架B;安装支架B装于安装支架A上,导向套的尾部插装在安装支架B的通孔内。进一步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探针组件、位移传感器、安装架;检测探针组件装于安装支架B的前端;位移传感器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装于安装支架B上;位移传感器的前端指向检测探针组件。进一步地,检测探针组件包括:自润滑轴承套、探杆、弹簧B、压盖;自润滑轴承套镶嵌在导向套内;探杆装于自润滑轴承套内,弹簧B套装在探杆上;压盖通过螺纹装于导向套的尾部,并将探杆和弹簧B封装于导向套内。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机械手将工件(缸盖)移动至压装位置,使工件(缸盖)的弹簧座面与反靠单元中导向套的端面相贴合;上料单元向差动机构内提供一个导管,压头驱动单元(伺服压机)带动推杆推动滑台座向工件方向移动,滑台座移动的同时差动单元在弹簧A的作用下将已上好导管的压头保护套推向工件(缸盖),压头保护套遇连板后停止运动,压头驱动单元(伺服压机)继续伸出,差动单元内的导管在压头的推动下压入到工件(缸盖)内。导管从缸盖燃烧室面压入,压装前期压头行程由压头驱动单元(伺服压机)控制,导管穿过缸盖露出弹簧座面此时导管推动探针克服弹簧力在自润滑轴承套内移动,当探针与位移传感器接触后,压头驱动单元(伺服压机)的运动位置由位移传感器控制,位移传感器发出到位信号后,压头驱动单元(伺服压机)停止并返回,弹簧推动探针复位,压头退回过程中差动单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始的上料位置,压头驱动单元(伺服压机)继续退回直到原位,从而一个压装循环完成。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通过采用反向(由缸盖的燃烧室面)压装,解决了原有压装过程中产生的缸盖形变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2、本技术提供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通过设置反靠单元,对缸盖的定位和支撑起到了保障作用;3、本技术提供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通过设置检测单元,对压装过程和压装结果进行检测,确保压装质量。总而言之,本技术在满足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可满足缸盖内部结构限制(刚性加强部位分布)从而完成特殊缸盖的导管压装工作。综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反向压装的形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正面压装容易使缸盖产生压力性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中:1、伺服压机2、安装支架A3、直线导轨A4、滑台板5、导向杆6、滑台座7、上料单元8、缸盖9、导向套10、弹簧B11、压盖12、位移传感器13、安装架14、安装支架B15、自润滑轴承套16、探杆17、直线导轨B18、安装平台19、立板20、连接板21、压杆22、连板23、压头保护套24、压头25、弹簧A26、弹簧限位板27、导向杆限位板28、推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装机构包括:安装基础单元、升降调整平台、压头驱动单元、压头导向单元、差动机构、上料单元(7)、反靠单元、检测单元;所述的安装基础单元是由两个立板(19)、多个连接板(20)及两个安装支架A(2)组成的框架结构;两个立板(19)的下部通过多个连接板(20)相连接,前后两端各装有一个安装支架A(2);所述的升降调整平台装于一侧安装支架A(2)上,压头驱动单元和压头导向单元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差动机构装于压头导向单元上;上料单元(7)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反靠单元安装于另一个安装支架A(2)上,并与差动机构相对设置,检测单元装于安装支架A(2)上,位于反靠单元的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装机构包括:安装基础单元、升降调整平台、压头驱动单元、压头导向单元、差动机构、上料单元(7)、反靠单元、检测单元;所述的安装基础单元是由两个立板(19)、多个连接板(20)及两个安装支架A(2)组成的框架结构;两个立板(19)的下部通过多个连接板(20)相连接,前后两端各装有一个安装支架A(2);所述的升降调整平台装于一侧安装支架A(2)上,压头驱动单元和压头导向单元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差动机构装于压头导向单元上;上料单元(7)装于升降调整平台上;反靠单元安装于另一个安装支架A(2)上,并与差动机构相对设置,检测单元装于安装支架A(2)上,位于反靠单元的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升降调整平台包括:直线导轨A(3)、滑台板(4)、安装平台(18);所述的滑台板(4)通过直线导轨A(3)装于安装支架A(2)上,并随直线导轨A(3)前后移动;安装平台(18)与滑台板(4)垂直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压头驱动单元包括:伺服压机(1)、推杆(28);伺服压机(1)固定安装于滑台板(4)的背面;推杆(28)通过螺栓与伺服压机(1)的输出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压头导向单元包括:滑台座(6)、直线导轨B(17);直线导轨B(17)装于安装平台(18)上;直线导轨B(17)上装有两个滑台座(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导管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差动机构包括:压杆(21)、导向杆限位板(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唐士伟刘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