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跷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30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跷跷板,跷跷板包括能够前后摇摆地支撑于地面上的支座、自支座的前部向前延伸的前平衡座,以及述支座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后平衡座,支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座表面和座底面;前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前座位面和前滑梯面,后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后座位面和后滑梯面,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工作状态和滑梯工作状态,当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座表面、前座位面及后座位面均朝上;当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座表面和/或前座位面和/或后座位面支撑于地面,前滑梯面、座底面及后滑梯面沿前后方向依次相接而形成滑梯。跷跷板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操作简便,产品的使用率高,节省使用空间,性价比高。

Multifunctional seesa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seesaw,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balancing seat capable of swinging back and forth to support the ground, a front balancing seat extending forward from the front part of the support, and a rear balancing seat extending backward from the rear part of the support. The support has a seat surface and a base surface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respectively; the front balancing seat has a front seat surface and a front sliding front seat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respectively. The back balance seat has the back seat surface and the back slide surface on both sides of the ladder, respectively. The seesaw has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seesaw and the sliding state. When the seesaw is in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seesaw, the seat surface, the front seat surface and the back seat face are all upward. When the seesaw is in the sliding state, the seat surface and/or the front seat surface and/or the back seat surface are supported on the ground. The front sliding surface, the base surface and the rear sliding surface are successively connected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to form a sliding slide. The conversion operation of seesaw's two working conditions is simple, the product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the use space is saved and the performance-price ratio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跷跷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用品,特别是一种跷跷板。
技术介绍
受到场地面积和购买预算等诸多因素的束缚,消费者在购买儿童用品时更青睐于功能较多的产品。跷跷板和滑梯都是十分受儿童欢迎的玩具,但由于二者占用的体积都比较大,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若能将二者结合到一个产品中,则具有相当不错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和滑梯的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跷跷板,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包括能够前后摇摆地支撑于地面上的支座、自所述支座的前部向前延伸的前平衡座,以及自所述支座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后平衡座,所述支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座表面和座底面;所述前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前座位面和前滑梯面,所述后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后座位面和后滑梯面,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工作状态和滑梯工作状态,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跷跷板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所述前座位面及所述后座位面均朝上,所述支座支承于地面以使所述跷跷板前后摇晃;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所述前座位面、所述后座位面这三者中至少两者支撑于地面,所述前滑梯面、所述座底面及所述后滑梯面沿前后方向依次相接而形成滑梯。优选地,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滑梯面自所述座底面向前逐渐下倾延伸,所述后滑梯面自所述座底面向后逐渐下倾延伸。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底面包括坐立平面、自所述坐立平面分别向前与向后下倾延伸的导向弧面,所述前滑梯面与所述后滑梯面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导向弧面之间平滑过渡地相接。优选地,所述前平衡座的前部具有前坐立部,以及能够收折地设于所述前坐立部后侧的前扶手;所述后平衡座的后部具有后坐立部,以及能够收折地设于所述后坐立部前侧的后扶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坐立部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前扶手的前收容槽,所述后坐立部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后扶手的后收容槽,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扶手相对所述前坐立部收折并对应地收容在所述前收容槽中,所述后扶手相对所述后坐立部收折并对应地收容在所述后收容槽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扶手的下部枢轴连接在所述前坐立部上,所述后扶手的下部枢轴连接在所述后坐立部上,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跷跷板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扶手自所述前收容槽向上竖立延伸,所述后扶手自所述后收容槽向上竖立延伸。优选地,所述前滑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防护板,所述后滑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后防护板,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滑梯面与两侧的所述前防护板形成前滑梯通道;所述后滑梯面与两侧的所述后防护板形成后滑梯通道。优选地,所述支座的所述座底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所述座底面脱离地面,两侧所述挡板能够前后摇摆地支撑于地面;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底面与两侧的所述挡板形成过渡通道。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侧面呈U字型,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所述挡板的U字型底端支撑于地面。优选地,所述座表面上还固定地设有防滑垫,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通过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前座位面与所述后座位面共同支撑于地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多功能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工作状态和滑梯工作状态,仅需要将跷跷板上下倒置,以及收放前扶手、后扶手,就可以实现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操作非常简便,提高了产品的使用率,节省使用空间,性价比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的轴测视图;附图3为儿童使用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的多功能跷跷板时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的轴测视图;附图6为儿童使用处于滑梯工作状态的多功能跷跷板时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5的仰视图;其中:1、支座;11、座表面;12、座底面;121、坐立平面;122、导向弧面;2、前平衡座;21、前座位面;22、前滑梯面;23、前坐立部;24、前扶手;25、前收容槽;3、后平衡座;31、后座位面;32、后滑梯面;33、后坐立部;34、后扶手;35、后收容槽;4、前防护板;5、后防护板;6、挡板;7、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上及以下关于前后方位的描述,是为便于描述而定义的方向,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具体参见图1和图4中所示,箭头A所指向的为前方,箭头B所指向的为后方。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多功能跷跷板,包括能够前后摇摆地支撑于地面上的支座1、自支座1的前部向前延伸的前平衡座2,以及自支座1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后平衡座2。支座1、前平衡座2和后平衡座3可以为一体设置,也可以是三个相互独立的零件相互固定地组合在一起。支座1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座表面11和座底面12;前平衡座2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前座位面21和前滑梯面22,后平衡座3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后座位面31和后滑梯面32。本技术的多功能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工作状态和滑梯工作状态,当多功能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参见图1至图3所示,座表面11、前座位面21及后座位面31朝上,支座1支撑于地面,两个乘坐者可以分别坐立在前座位面21上与后座位面31上并通过支座1的前后摇摆来实现跷跷板功能;当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参见图4至图6所示,座表面11、前座位面21、后座位面31这三者中至少两者支撑于地面,前滑梯面22、座底面12及后滑梯面32沿前后方向依次相接而形成滑梯。具体地,参见图4至图6所示,当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滑梯工作状态时,前滑梯面22自座底面12向前逐渐下倾延伸,后滑梯面32自座底面12向后逐渐下倾延伸。座底面12包括坐立平面121、自坐立平面分别向前与向后下倾延伸的导向弧面122,前滑梯面22与后滑梯面32分别与两侧的导向弧面122之间平滑过渡地相接。使用者可以自座底面12通过前滑梯面22向前滑下,也可以自座底面12通过后滑梯面32向后滑下。参见图1至图3所示,前平衡座2的前部具有前坐立部23,以及设于前坐立部23后侧的前扶手24,前坐立部23上开设有前收容槽25,前扶手24能够相对前坐立部23收折并对应地收容进该前收容槽25中;后平衡座3的后部具有后坐立部33,以及设于后坐立部33前侧的后扶手34,后坐立部33上开设有后收容槽35,后扶手34能够向后后坐立部33收折并对应地收容进该后收容槽35中。具体地,前扶手24的下部枢轴连接在前坐立部23上,后扶手34的下部枢轴连接在后坐立部33上。当多功能跷跷板处于跷跷板工作状态时,参见图1至图3所示,前扶手24从前收容槽25中竖起,后扶手34从后收容槽35中竖起,一个乘坐者坐立在前坐立部23上并握持前扶手24,另一个乘坐者坐立在后坐立部33上并握持后扶手34,以保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包括能够前后摇摆地支撑于地面上的支座、自所述支座的前部向前延伸的前平衡座,以及自所述支座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后平衡座,所述支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座表面和座底面;所述前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前座位面和前滑梯面,所述后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后座位面和后滑梯面,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工作状态和滑梯工作状态,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跷跷板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所述前座位面及所述后座位面均朝上,所述支座支承于地面以使所述跷跷板前后摇晃;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所述前座位面、所述后座位面这三者中至少两者支撑于地面,所述前滑梯面、所述座底面及所述后滑梯面沿前后方向依次相接而形成滑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包括能够前后摇摆地支撑于地面上的支座、自所述支座的前部向前延伸的前平衡座,以及自所述支座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后平衡座,所述支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座表面和座底面;所述前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前座位面和前滑梯面,所述后平衡座具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后座位面和后滑梯面,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具有跷跷板工作状态和滑梯工作状态,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跷跷板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所述前座位面及所述后座位面均朝上,所述支座支承于地面以使所述跷跷板前后摇晃;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表面、所述前座位面、所述后座位面这三者中至少两者支撑于地面,所述前滑梯面、所述座底面及所述后滑梯面沿前后方向依次相接而形成滑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滑梯面自所述座底面向前逐渐下倾延伸,所述后滑梯面自所述座底面向后逐渐下倾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功能跷跷板处于所述滑梯工作状态时,所述座底面包括坐立平面、自所述坐立平面分别向前与向后下倾延伸的导向弧面,所述前滑梯面与所述后滑梯面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导向弧面之间平滑过渡地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衡座的前部具有前坐立部,以及能够收折地设于所述前坐立部后侧的前扶手;所述后平衡座的后部具有后坐立部,以及能够收折地设于所述后坐立部前侧的后扶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坐立部上开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