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223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其包括:髓内钉,呈管状结构,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骨钉,容置于髓内钉内;及传动组件,容置于髓内钉内,传动组件与骨钉铰接,传动组件能够沿髓内钉的轴向相对髓内钉运动,以带动骨钉伸出限位孔或经限位孔收缩至髓内钉内。在将髓内钉植入骨组织后,可进一步利用传动组件将骨钉钉入骨组织,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骨折内固定效果。另外,无需采用瞄准器装置进行瞄准,只需要传动组件的带动,即可使骨钉准确地伸出限位孔而钉入骨组织,且不会与髓内钉发生偏摆,实现了骨钉与骨组织的有效连接,保证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并缩短患者的病痛感。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for fracture, which comprises: intramedullary nail with tubular structure, and a limit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a bone nail is arranged in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ne nail.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along the axis of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to drive the bone nail to extend the limit hole or through the limit hole. Shrinkage to intramedullary nail. After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is implanted into bone tissue, it can be further nailed into bone tissue by means of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to a greater extent. In addition, no sighting device is needed, only the drive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needed to make the nail extend out of the limit hole and pin into the bone tissue accurately, and there will be no deviation with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ail and the bone tissue is realiz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fracture is guaranteed. The fracture internal fixa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reduced operation difficulty and reduced patient's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折内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骨折内固定术中,常规的治疗手段是将髓内钉连接于骨组织与骨组织之间,之后使用瞄准器装置将骨钉准确的穿过髓内钉,从而实现骨钉与骨组织、骨钉与髓内钉的有效连接。然而,由于瞄准器装置的瞄准约束结构大多使用悬臂结构,其无法对远端进行准确约束,而且,瞄准器支座在髓内钉上的固定面很小,就使得瞄准约束结构容易产生偏摆,进而导致髓内钉与骨钉的偏摆,不仅无法实现骨钉与髓内钉之间、骨钉与骨组织之间的有效连接,而且也使得骨折内固定的效果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效果较好的骨折内固定装置。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髓内钉,呈管状结构,所述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骨钉,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及传动组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骨钉铰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够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相对所述髓内钉运动,以带动所述骨钉伸出所述限位孔或经所述限位孔收缩至所述髓内钉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杆及活塞,所述螺杆与所述活塞相抵接,且所述螺杆能够相对所述活塞旋转,所述活塞与所述骨钉铰接;旋转所述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块,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另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槽,所述卡块能够导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旋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可与所述螺杆连接,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旋转所述扳手,所述螺杆随所述扳手相对所述髓内钉旋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扳手包括主体部及定位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柔性,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定位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与所述螺杆卡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髓内钉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进深至所述限位孔处;或者,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进深并超过所述限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设于所述髓内钉内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及卡环,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部,所述卡环嵌设于所述髓内钉的内壁上,且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将所述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若所述套筒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导入所述髓内钉,则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髓内钉的远端,以将所述套筒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限位件呈块状结构或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髓内钉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或者,若所述套筒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导入所述髓内钉,则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以将所述套筒限位于所述髓内钉内,且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髓内钉的内壁延伸呈管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髓内钉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骨钉为多个,多个所述骨钉与多个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中,在将髓内钉植入骨组织后,可以进一步利用传动组件将骨钉钉入骨组织,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骨折内固定效果。另外,无需采用瞄准器装置进行瞄准,只需要传动组件的带动,即可使骨钉准确地伸出限位孔而钉入骨组织,且不会与髓内钉发生偏摆,实现了骨钉与骨组织的有效连接,保证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便于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能够较大程度的减轻并缩短患者的病痛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骨钉伸出限位孔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髓内钉内部各元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2中所示骨折内固定装置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及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髓内钉的结构,本技术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上述术语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骨折内固定装置10可用于骨折治疗。该骨折内固定装置10包括髓内钉100、骨钉200及传动组件300。其中,髓内钉100用于植入人体骨组织,并对骨折位置进行固定,以促进骨折处愈合。髓内钉100呈管状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110,传动组件300及骨钉200均容置于髓内钉100内,且传动组件300与骨钉200铰接,传动组件300能够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并带动骨钉200伸出限位孔110,以钉入骨组织,从而强化髓内钉100与骨组织的连接,提高骨折内固定的效果。或者,在骨组织愈合之后,使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传动组件300能够带动骨钉200经限位孔110收缩至髓内钉100内部,使得骨钉200与骨组织分离,以便于髓内钉100的取出。具体地,将髓内钉100植入骨组织之后,使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如图2所示向图示的右侧运动,在传动组件300的带动作用下,骨钉200围绕其与传动组件300的连接处旋转/摆动,并伸出限位孔110,受限位孔110限制骨钉200伸出后张开而钉入骨组织。在骨钉200运动到位后,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轴向的运动即可停止,限位孔110的内壁能够对骨钉20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骨钉200相对髓内钉100发生摇摆,提高骨钉200与骨组织的连接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骨钉200包括与传动组件300连接的固定端210及远离传动组件300的自由端220。在使骨钉200伸出限位孔110的过程中,自由端220需要预置于限位孔110处,在传动组件300的驱动作用下,自由端220能够顺利的沿限位孔110运动而伸出限位孔110。在需要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10时,使传动组件300沿髓内钉100的轴向相对髓内钉100运动,如图3所示向图示的左侧运动,在传动组件300的带动作用下,骨钉200经限位孔110收缩至髓内钉100内部,并与骨组织分离,进而不影响髓内钉100的取出。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10中,在将髓内钉100植入骨组织后,可以进一步利用传动组件300将骨钉200钉入骨组织,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骨折内固定效果。另外,无需采用瞄准器装置进行瞄准,只需要传动组件300的带动,即可使骨钉200准确地伸出限位孔110而钉入骨组织,且不会与髓内钉100发生偏摆,实现了骨钉200与骨组织的有效连接,保证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上述骨折内固定装置10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便于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能够较大程度的减轻并缩短患者的病痛感。具体地,骨钉200为三个,三个骨钉200共同形成向外扩张的爪状,以与髓内钉100侧壁上开设的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三个限位孔110一一对应,三个骨钉200能够相互配合,呈三角形分布且自适应髓内钉100的中心,以钉入骨组织之后,从不同的方向对髓内钉100及骨组织进行固定,确保连接稳定性。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髓内钉,呈管状结构,所述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骨钉,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及传动组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骨钉铰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够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相对所述髓内钉运动,以带动所述骨钉伸出所述限位孔或经所述限位孔收缩至所述髓内钉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髓内钉,呈管状结构,所述髓内钉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骨钉,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及传动组件,容置于所述髓内钉内,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骨钉铰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够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相对所述髓内钉运动,以带动所述骨钉伸出所述限位孔或经所述限位孔收缩至所述髓内钉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杆及活塞,所述螺杆与所述活塞相抵接,且所述螺杆能够相对所述活塞旋转,所述活塞与所述骨钉铰接;旋转所述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髓内钉的轴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块,所述螺杆和活塞其中之另一上形成有“T”字形卡槽,所述卡块能够导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折内固定装置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可与所述螺杆连接,从所述髓内钉的近端旋转所述扳手,所述螺杆随所述扳手相对所述髓内钉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包括主体部及定位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柔性,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定位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与所述螺杆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瑞林冯志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