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87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磁特性稳定的线圈装置。该线圈装置具有:骨架(20)、卷绕于骨架(20)的外周的第一绕线(37)、以及与第一绕线(37)分开地卷绕于骨架(20)的外周的第二绕线(38)。由第一绕线(37)的两端构成的一对第一引线部(37a、37b)具有:从骨架(20)的外侧沿着卷绕轴向骨架(20)的第一底座(22)立起的一对第一立起部(371a、371b);从一对第一立起部(371a、371b)通过第一底座(22),且在骨架(20)的上部相互接近地配置的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373a、373b)。

Coil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il device with stable magnetic leakage characteristics. The coil device has a skeleton (20), a first winding (37) arou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keleton (20), and a second winding (38) separately from the first winding (37) arou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keleton (20). A pair of first lead parts (37a, 37b) consisting of two ends of the first winding wire (37) has a pair of first stand parts (371a, 371b) standing fr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frame (20) along the first base (22) of the winding axial frame (20); a pair of first lead-out main parts (373a, 373b) which pass through the first base (22) from the first stand parts (371a, 371b) and are arranged close to each other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适合地用作为例如漏磁变压器等变压器的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线圈装置以各种用途用于各种电器产品中。例如,在EV(ElectricVehicle:电动车辆)、PHV(Plug-inHybrid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通勤(车辆)用的车载用充电器或LLC电路等中,均用到线圈装置,并且通常用作漏磁变压器等的变压器。作为线圈装置,已知例如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线圈装置。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圈装置中,容易进行漏磁特性的调整,既能实现大电流化,也能够应对高频化。专利文献1等中所示的现有的线圈装置中,与构成线圈的绕线的两端对应的一对引线部在靠近线圈的位置上是接近的,在向离开线圈的方向引出时,通常以将引线部彼此分开的方式连接于端子。但是,这种通常的引线部的引出结构中,确认到其漏磁特性是不稳定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施加于线圈装置的电压的高频化,高频带的漏磁特性的稳定成为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48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磁特性稳定的线圈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骨架;第一绕线,其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第二绕线,其与所述第一绕线分开地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所述线圈装置的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绕线的两端构成的一对第一引线部具有:一对第一立起部,其从所述骨架的外侧沿着卷绕轴向所述骨架的第一底座立起;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其从一对所述第一立起部通过所述第一底座,沿着所述骨架的卷绕轴在上部相互接近地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线圈装置中,一对第一引线部利用第一立起部沿着卷绕轴在骨架的外周立起,从第一立起部通过第一底座,沿着骨架的卷绕轴位于上部的第一引出主体部中,相互接近地配置。即,本专利技术的线圈装置中,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在骨架上以接近状态配置,且相互保持成一定距离。本专利技术者们发现:通过设为这种引出结构,与现有的线圈装置相比,能够实现漏磁特性稳定的线圈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者们的实验可知,漏磁特性根据一对引出主体部的间隔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使一对引出主体部彼此以漏磁特性良好的方式接近且保持成一定距离,能够将漏磁特性最佳化。优选:还具有壳体,该壳体覆盖卷绕有所述第一绕线及第二绕线的所述骨架的下侧部分,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部的缘部具备将一对所述第一引出主体部以相互接近状态予以保持的接近保持底座。通过这样的构成,在骨架上从第一底座到接近保持底座之间,能够容易地将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以相互接近状态予以保持。另外,通过壳体上具备接近保持底座具备,由接近保持底座保持的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被定位,有助于漏磁特性的稳定化。为了确保所述第二绕线卷绕于所述骨架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立起部之间的绝缘,也可以在所述第一立起部的内侧且所述骨架的外周安装有第一绝缘罩。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良好地确保第二绕线与第一绕线的第一立起部的绝缘。优选:所述第一绝缘罩具备使一对所述第一立起部一边相互绝缘一边相互接近且向所述第一底座引导的一对通路。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实现漏磁特性的稳定化。优选:在所述第一底座形成有,用于沿着所述骨架的所述卷绕轴在上部将一对所述第一引出主体部的相互间距离保持成一定值以下的引出通路。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容易地将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的相互间距离保持成一定值以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化漏磁特性。由所述第二绕线的两端构成的一对第二引线部也可以具有:一对第二立起部,其沿所述卷绕轴的方向延伸;一对第二引出主体部,其一边保持比一对所述第二立起部之间的距离更宽的距离,一边沿远离所述骨架的方向延伸;一对第二方向变化部,其将所述第二立起部和所述第二引出主体部之间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立起部朝向的方向向所述第二引出主体部朝向的方向改变方向。一对第二引线部也可以是,一边保持比第二立起部之间的距离更窄的距离,一边作为第二引出主体部沿远离线圈的方向延伸。但在施加于第二引线部的电压较高等的情况下,其也可以是相反的。即,一对第二引线部也可以是,一边保持比第二立起部之间的距离更宽的距离,一边作为第二引出主体部沿远离线圈的方向延伸。也可以是:在所述骨架形成有第二底座;在所述第二底座形成有,利用所述第二立起部立起的所述第二引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变化部的位置从内侧向外侧缠绕且向所述第二引出主体部的方向引导的一对卡止部。通过这样的构成,各第二引线部不会松弛而卡止于卡止部,防止由与第二引线部连接的第二绕线形成的线圈部的解卷。其结果,使漏磁特性稳定化。优选:所述第一立起部的立起方向和所述第二立起部的立起方向为相同的方向,并且,所述第二底座相对于形成于所述骨架的第一底座,位于所述线圈的卷绕轴的相同侧。通过这样的构成,容易使沿着卷绕轴位于与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相反侧的所述骨架的底面位于冷却侧,使线圈及骨架的冷却效率提高。优选: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在所述骨架的上部外周相互位于相反侧,所述接近保持底座在所述骨架的外侧位置配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这样的构成,一对第一引线部和一对第二引线部能够从壳体的相邻的两侧面引出,容易地将线圈装置设置于配置空间的角落。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圈装置的冷却,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配置空间。优选:在所述骨架的外周,沿着所述卷绕轴配置有第一线圈部、第二线圈部、位于这些第一线圈部与第二线圈部之间的中间线圈部,所述中间线圈部由所述第一绕线构成,所述第一线圈部及所述第二线圈部由用于将所述第一线圈部和所述第二线圈部连续地形成的所述第二绕线构成。通过设为由第一线圈部和第二线圈部来夹持中间线圈部的结构,能够提高这些线圈部间的结合,容易地实现漏磁特性的稳定化。另外,即使在高频带下,也能够得到稳定的漏磁特性。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绕线构成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中的任一方,所述第二绕线构成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中的任一另一方。优选:卷绕于所述骨架的所述第一绕线的卷绕数比卷绕于所述骨架的所述第二绕线的卷绕数小。通过将位于卷绕数较小的第一绕线的两端的一对第一引线部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变压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图1所示的变压器卸下壳体和磁芯时的骨架和绕线的引线部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IV-IV线的变压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5是沿着图1所示的V-V线的变压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6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3所示的骨架和绕线的引线部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卷绕于图3所示的骨架的共用绕线及中间绕线的一例的立体图。图7B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7A所示的共用绕线及中间绕线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图7A及图7B所示的共用绕线及中间绕线的关系的侧面图。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符号说明10…变压器20…骨架21…骨架主体21a…芯腿用贯通孔22…第一底座221…侧壁部221a…引出通路222a、222b…立起通路223…分离凸部224…卡合凹部23…第二底座231…侧壁部232…卡止部234…卡合突起部24、25…端部隔壁凸缘244…切口部26、27…卷绕隔壁凸缘261、271…锪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骨架;第一绕线,其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第二绕线,其与所述第一绕线分开地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并且,由所述第一绕线的两端构成的一对第一引线部具有:一对第一立起部,其从所述骨架的外侧沿着卷绕轴向所述骨架的第一底座立起;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其从一对所述第一立起部通过所述第一底座,并沿着所述骨架的卷绕轴在上部相互接近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1 JP 2017-166526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骨架;第一绕线,其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第二绕线,其与所述第一绕线分开地卷绕于所述骨架的外周,并且,由所述第一绕线的两端构成的一对第一引线部具有:一对第一立起部,其从所述骨架的外侧沿着卷绕轴向所述骨架的第一底座立起;一对第一引出主体部,其从一对所述第一立起部通过所述第一底座,并沿着所述骨架的卷绕轴在上部相互接近地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壳体,该壳体覆盖卷绕有所述第一绕线及第二绕线的所述骨架的下侧部分,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部的缘部,具备将一对所述第一引出主体部以相互接近状态予以保持的接近保持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确保所述第二绕线卷绕于所述骨架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立起部之间的绝缘,在所述第一立起部的内侧且所述骨架的外周安装有第一绝缘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罩具备:使一对所述第一立起部一边相互绝缘一边相互接近且向所述第一底座引导的一对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底座形成有,用于沿着所述骨架的所述卷绕轴在上部将一对所述第一引出主体部的相互间距离保持成一定值以下的引出通路。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二绕线的两端构成的一对第二引线部具有:一对第二立起部,其沿所述卷绕轴的方向延伸;一对第二引出主体部,其一边保持比一对所述第二立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胜一熊谷胜岩仓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