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超专利>正文

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83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属于窗帘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窗帘架、若干个活动帘叶、帘叶移动机构,帘叶采用“V”字型。解决了普通窗帘室内空气不流通、采光效果差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居室、宾馆等场所。(*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窗帘
,尤其涉及一种多叶窗帘。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人们居室或宾馆等场合使用的窗帘,已经不局限于遮挡外界视线的作用,尤其“非典”等传染病肆虐的时候,房间通风已经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目前使用的窗帘大体分为布窗帘和百叶窗帘两种,这两种窗帘虽然开启方便,但放下窗帘时,严重影响空气流通。为了实现室内通风,必须打开窗帘,如果在夏天白天还可以,如果在晚上就起不到遮挡外界视线的目的。而且白天放下布窗帘对室外的光线有一定阻挡作用,使室内光线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光效果好、能遮挡外界视线、室内通风效果好的多叶通风窗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多叶通风窗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窗帘架、若干个帘叶、帘叶移动机构,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位于帘叶上端,所述的叶片的径向截面为具有一定角度的“V”字型。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的帘叶下端带有帘叶移动机构;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包括由同心的粗轴和细轴组成的转轴、转轴转动装置、螺旋弹簧、帘叶连接装置构成,在所述粗轴上开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底面与细轴外壁基本在同一直线上,在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与窗帘架固定的轴套,所述螺旋弹簧套装入细轴和粗轴的凹槽内且位于细轴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架上,所述帘叶通过帘叶连接装置活动连接于螺旋弹簧上;所述的转轴转动装置包括在所述的细轴端部开有底部带有划痕的凹槽和绕过所述凹槽的转动拉线;所述的转动拉线与电机相连;所述的帘叶连接装置为在帘叶“V”型顶点固定的平面挂钩;所述的帘叶连接装置为在帘叶上端“V”型顶点固定且套入螺旋弹簧的圆环;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包括两端固定于窗帘架上连接轴或连接线,固定于帘叶上的圆环、以均匀距离固定圆环的软线以及拉线组成,所述的圆环套于所述的连接轴或连接线,拉线绕过固定于窗帘架两端的滑轮与位于连接轴或连接线一端的圆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帘叶采用“V”字型结构,且包括若干个均匀地分布,帘叶和帘叶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实现室内与外界空气能够流通;外界光线通过通道壁发生多次反射,使得一部分光线到达室内,起到采光的目的;处于开启状态时帘叶重叠在一起,占用空间小;处于闭合状态时,相邻帘叶中的其中一个帘叶的顶点所在直线位于另一个帘叶组成的三棱柱内,起到了阻挡外界视线的目的;其二,帘叶通过挂钩挂于弹簧上,利于帘叶的安装和拆卸;其三,帘叶连接于与套入螺旋凹槽内的弹簧上或靠均匀固定帘叶的软线上,保证了工作状态下帘叶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叶通风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移动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多叶通风窗帘的结构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包括窗帘架1、若干个帘叶2、帘叶移动机构3,窗帘架1固定在墙面上,帘叶2采用半透明材料制成,呈“V”字型,帘叶移动机构3位于帘叶2上端,在帘叶2的下端也可以带有相同的帘叶移动机构(图中未画出)。当窗帘处于开启状态时,帘叶重叠在窗户一侧,当窗帘处于闭合状态时,相邻帘叶中的其中一个帘叶的顶点所在直线4位于另一个帘叶成的三棱柱内。帘叶移动机构3可采用如下结构,包括由同心的粗轴6和细轴7组成的转轴8、螺旋弹簧10、帘叶连接装置11,在粗轴6上开有螺旋凹槽12,螺旋凹槽12的底面13与细轴7的外壁14基本在同一直线上,在细轴7的一端安装有与窗帘架1固定的轴套15,螺旋弹簧10套装入细轴7和粗轴6的螺旋凹槽12内,位于细轴7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架1上,帘叶2通过帘叶连接装置11连接于螺旋弹簧10上。在粗轴6端部开有底部带有划痕17的凹槽18,使用绕过凹槽18的转动拉线19,转动拉线19也可以与电机5相连接。帘叶连接装置为帘叶上端“V”型顶点固定且套入螺旋弹簧的圆环9,也可以采用在帘叶“V”型顶点固定的平面挂钩,该挂钩挂于螺旋弹簧上(图中未画出)。帘叶移动机构3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两端固定于窗帘架上连接轴22(或连接线),在帘叶2上固定有圆环23,为了使圆环23在窗帘闭合状态时保持的距离均匀,各圆环23以大致均匀距离固定于软线24上,圆环23套于连接轴22(或连接线)上,在窗帘架1的两端固定有带有滑轮20的固定轴21,在一侧的圆环23上连接有拉线21,拉线21饶过固定于窗帘架两端的滑轮25。当需要闭合窗帘时,拉动的转动拉线19,通过凹槽18将动力传递给转轴8,转轴8转动,在螺旋凹槽12的作用下,螺旋弹簧10向前延伸,带动与之连接的帘叶2移动;(或拉动如图2所示的拉线21,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圆环23,使帘叶2分开,在软线24的作用下,帘叶保持均匀距离。)重叠在一起的帘叶被均匀分开,达到闭合窗帘的目的,当需要开启窗帘时,反向拉动转动拉线19(或拉线21)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包括窗帘架、若干个帘叶、帘叶移动机构,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位于帘叶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的径向截面为具有一定角度的“V”字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帘叶下端带有帘叶移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包括由同心的粗轴和细轴组成的转轴、转轴转动装置、螺旋弹簧、帘叶连接装置构成,在所述粗轴上开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底面与细轴外壁基本在同一直线上,在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与窗帘架固定的轴套,所述螺旋弹簧套装入细轴和粗轴的凹槽内且位于细轴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架上,所述帘叶通过帘叶连接装置活动连接于螺旋弹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转动装置包括在所述的细轴端部开有底部带有划痕的凹槽和绕过所述凹槽的转动拉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拉线与电机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叶连接装置为在帘叶“V”型顶点固定的平面挂钩。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叶连接装置为在帘叶上端“V”型顶点固定且套入螺旋弹簧的圆环。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包括两端固定于窗帘架上连接轴或连接线,固定于帘叶上的圆环、以均匀距离固定圆环的软线以及拉线组成,所述的圆环套于所述的连接轴或连接线,拉线绕过固定于窗帘架两端的滑轮与位于连接轴或连接线一端的圆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属于窗帘
,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窗帘架、若干个活动帘叶、帘叶移动机构,帘叶采用“V”字型。解决了普通窗帘室内空气不流通、采光效果差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居室、宾馆等场所。文档编号E06B9/26GK2693933SQ20042001608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文超 申请人:李文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叶通风窗帘,包括窗帘架、若干个帘叶、帘叶移动机构,所述的帘叶移动机构位于帘叶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的径向截面为具有一定角度的“V”字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