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筚帘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76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竹筚帘片结构,尤指以竹筚编构而成之帘带,提供应用于直立式窗帘,特别是具有恢复平整之构成,其主要系由多数之竹片并构而成,相对之间设有竹梗,编构关系系由上、下筋线交错串兜连结而成,其特征在于该上、下筋线攀压于竹片表面之身段,与竹片表面固定结合,因穿绕而悬空之筋线身段,设有弹性能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筚帘片结构,尤指以竹片编构而成之帘片,可应用在直立式瘦片状帘片所应用,成功解决了以竹筚编成之帘带可使用在直立式窗帘。
技术介绍
有关以竹片编成之竹筚构成窗帘组,主要系由多数的竹片120如图1所示,以水平方式并排编构成竹筚帘幕12,整体卷构于上桁架11,经由操作绳13可对该竹筚帘幕12作收卷带放操作,形成竹筚帐幕之窗帘组,由于该竹片120左右依据窗口之幅宽,而形成较长的距离,若受风力等外力作用,该帘幕12相同会依竹片120之较长长度,以及自重效应,而使帘幕12保持平整下坠,因此该帘幕12编构竹片120之方式,为利用A、B线单纯穿绕过各个竹片120相对间隙即可编构成。然如以竹筚编构形成之帘幕,若应用在如图2所示之直立式窗帘组1,代用其布质帘带14的情况之下,其幅面则无法保持平整,该布质窗帘组1,系由上桁架11下方穿梭挂置有布质帘带14,并受操作杆15操作,作左右之敞闭与收合操作,并利用操作杆15对布质帘带14作水平遮闭角作入射光照角调整,又该布质帘带14系为布质材料,因此其质地易于受外力拉扯,而在其下端设有一铅锤体16,即可将布质帘带14拉平,若受外力风动影响,则经由该铅锤体16的存在,则可对帘带14再度依地心引力拉持,使之保持平整,而获得有效遮光。请再参阅图3所示,该窗帘组1所设之帘带,若利用为以竹片编构而成之竹筚帘片2,基本上由该编构连结之A、B线与竹片3或竹梗4之间会有活动摩擦,因此如图3所示,该帘带2受外力影响,则会形成有变形侧20,该变形后相同系受到A、B线与竹片3或竹梗4之间的表面摩擦力,而摩合定位,而使幅面无法恢复成平整状,虽然其下设有铅锤体16,视其合理使用条件,其质量并不是很高,而无足够拉掣力将竹筚编构如布质般拉整,使该变形后的形体为曲状,因此失去全面遮光之规范。又有关竹筚帘片2之编构情形,请参阅图4所示,其主要系由多数的竹片3并排而成,相对间可依美感或是活动公差配合,而加上圆杆状之竹梗4,竹片3与竹梗4之间的连结力系由A、B筋线(经纱线)编构,其中A线与B线系以互对交错穿绕的方式,穿绕过竹片3以及竹梗4的攀附面,如图所示,其编构后,若在竹筚帘片2的下端作力扭转,则该筋线A、B与竹片3或竹梗4的攀附表面,会形成活动摩擦,而且经外力扭转后,也会因该摩擦而定位使帘带2变形。请再参阅图5,由图4所编构完成之竹筚帘片2,其侧视图明显可见在竹片3与竹梗4之间,系由A、B筋线以交错方式互对穿绕,各别穿绕于竹片3或竹梗4的上下贴合或切压圆径之表面,并在竹片3与竹梗4之间并排互对之间形成有间隙30、40,而筋线A、B就位于该间隙30、40的位置,假设为一悬空之身段,由于该A、B筋线与竹片3或竹梗4之间系以攀绕方式,会存在有滑动摩擦,得是会形成如前述使整体帘带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以竹筚编成之帘带可应用于直立式窗帘,提供具有自行恢复平整之性能创作,而在上、下筋线攀压于竹片或竹梗的攀压贴附位置,固定在竹片或竹梗的相对表面,因穿绕在间隙而形成悬空部分之上、下筋线身段,设为具有弹性能,以此藉由该弹性能可提供竹筚帘片因弯折而产生张拉,事后可主动恢复平整,为其主要目的。本技术第二目的系该上、下筋线之弹性形成可利用具有弹性性能之纤维捻制而成,而整体相对结合于竹片表面的部分可受任何方式固定,而提供在悬空之身段可获得弹性能之应用。本技术第三目的为该上、下筋线采棉纱线为主要素材者,则可在棉纱线外表涂覆有弹性的胶剂,藉由该胶剂攀附在棉纱线的纤维间隙之后形成结合,并利用弹性胶剂固化后形成附带之弹性力获得依据。本技术第四目的为该上、下筋线其线杆之截面除了如沙线之圆形截面外,若为了编构后使竹筚帘片外表更为平顺,而可采用扁平状截面之线材编构,使其整体表面更为平顺,而且利于卷收对叠之间,不会因线材的厚度而影响放大占用卷收的直径空间。本技术第五目的系该上、下筋线与竹梗攀附之身段部位,进一步可形成固定或非固定之攀附方式,固定的情况系利于有效明确在与竹片间隙部分之上、下筋线身段可完全发挥其弹性能,且两竹片相对之间可避免上、下筋线对竹梗圆径表面产生活动摩擦,而避免无谓的滑动摩擦。本技术第六目的为该上、下筋线与竹片或竹梗攀附身段部分,其结合方式可采任何固定方式,简易实施可采用胶黏的方式,使之连结达到固定的效果。本技术第七目的为前述之胶黏方式可采用与竹筚帘片同步涂胶之方式,也就是将编构成之竹筚帘片整体表面以同步涂胶的方式,使部分胶体可溶入该上、下筋线线股使之获得弹性能,并达成固定之结合需求。本技术第八目的为系该上、下筋线形成弹性之方式,进一步可在编构之前作浸胶作业,相关该竹筚帘片之编构系可采自动化机械生产,而上、下筋线在入线的前端可先行浸胶,经编构之后再藉由其胶体在尚未完全固化前,而可黏附于竹筚帘片的攀附相对表面,固化后形成固化连结,得是,利用前置浸胶的方式,可使编构之帘片整体即得到弹性能的取得以及结合之需求。本技术第九目的为前述该上、下筋线与竹筚帘片同步涂胶之操作,该胶剂里部可含溶入有防水性能之材料,使整体涂胶之后,提供竹筚帘片及筋线等可得防水效果。本技术第十目的系前述之涂胶作业之胶体,可含抵抗有害光波或福射线之性能,如抗UV之材料。本技术第十一目的系在该竹筚帘片的下方自由端所设有一配重之铅锤体,该铅锤体为了简易与竹筚帘片下方自由端扣合,而可采用一匣体,里部设有配重块,并由一匣盖对接盖合,盖合的同步可利用各别所设之扣唇直接扣压于帘片下端位置,利便组合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以竹筚帘幕构成之水平式窗帘外观示意图。图2为昔用直立式布质窗帘之外观示意图。图3为以竹筚帘片形成直立式窗帘,该帘片会受外力变形之示意图。图4为相关本技术之竹筚帘片基础编构示意图。图5为图4之测试相关示意图。图6为图5延伸相关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竹筚帘片动作功能侧示图。图8为本技术竹筚帘片以及上、下筋线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下方加设有铅锤体之组合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相关上、下筋线与竹片等结合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上、下筋线与竹片组合另一实施图。图12为本技术上、下筋线与竹片组合之另一实施之一。图示元件符号说明1—窗帘组 11—上桁架 12—竹筚帘片120—竹片 13—操作绳 14—布质帘带15—操作杆 16—铅锤体 2—竹筚帘片20—变形侧 3—竹片 4—竹梗30、40—间隙 41—结合段 5—铅锤体50—含纳口 51—匣体52—匣盖521—扣唇53—配重块 6、60—胶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了解决该变形后能够达到自动覆位的功能,请参阅图6所示,得将上A、下B筋线相对攀附于竹片3的相关位置,以任何接合方式形成固接之接合段31,又相关竹梗4相对攀附面同设有接合段41,使上A、下B线可固定在二项主要素材相关表面,而该上A、下B筋线就位于间隙30、40的位置式为悬空身段,该悬空身段则实施为具有弹性之性能,得是如图7及图8所示,当前后段互对之竹片3一侧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斜向位移时,该上A、下B筋线即产生张力变化,并活动于间隙30、40的位置,如图8举例所示,如竹片3为固定的情况之下,而竹梗4受外力F作用,形成一向上推移之作用力F1,会使竹梗4上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昌
申请(专利权)人:崇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