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181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均与单片机连接;灯光驱动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二电容、DC/DC转换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of Internet of Th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cluding a single chip computer, a light intensity sensor, a number detection module, a key module, a touch screen, a clock module, a storage module, an alarm module and a light drive module, a light intensity sensor, a number detection module, a key module, a touch screen, a clock module, a storage module, an alarm module and a light drive module. The dynamic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the light driving module includes the voltage input terminal, the voltage output terminal, the first triode, the first resistor, the first diode, the second diode, the second resistor, the adjustable precision parallel regulator, the second triode, the third resistor, the first capacitor, the seventh resistor, the second capacitor, the DC/DC conversion chip, the fourth resistor, the fifth resistor and the sixth resistor. \u3002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simple circuit structure, low cost, convenient maintenance, high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灯光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学校教室中的照明设备实现了智能化,其可以避免电力浪费。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采用红外传感器的方式对教室中行人进行感知,从而智能的控制灯光的开闭。因此,只要教室中有人并且不满足阅读光线时,灯光就开启;为了避免电力浪费,现有的灯光控制系统可根据进入教室的人的数量、上课时间表及教室内外的光照的强度,对教室内的照明装置的开启实现智能化控制,在保证照明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电力浪费。传统灯光控制系统的内部驱动电路使用的元器件较多,布线复杂,不便于维护,且硬件成本较高。另外,传统灯光控制系统的内部驱动电路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灯光驱动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二电容、DC/DC转换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阴极连接,所述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七引脚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四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272T,所述第七电阻的阻值为37kΩ。在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中,所述灯光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390pF。在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中,所述灯光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S-701T。在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中,所述灯光驱动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阻值为38kΩ。在本技术所述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实施本技术的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单片机、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灯光驱动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二电容、DC/DC转换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该灯光驱动模块相对于传统灯光控制系统的内部驱动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二二极管和第七电阻均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灯光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实施例中,其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1、光照强度传感器2、人数检测模块3、按键模块4、触控屏5、时钟模块6、存储模块7、报警模块8和灯光驱动模块9,其中,光照强度传感器2、人数检测模块3、按键模块4、触控屏5、时钟模块6、存储模块7、报警模块8和灯光驱动模块9均与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1根据存储模块7所存储的上课时间表、进入教室的人数以及室内和室外的光照强度信号,以自动控制照明装置(例如,日光灯或者LED)的开启与关闭。具体而言,单片机1采用的型号为STC89C52,用于存储控制指令及程序。光照强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光照强度信号并传送给单片机1。人数检测模块3包括安装在教室门口的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即用于远距离检测的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用于远距离检测的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该人数检测模块3由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组成,通过人体连续触发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统计进入教室的人数。当有人进入教室时,人体所发出的红外线先后触发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从而将两个连续的触发信号认定为进入教室的一个人,并将上述信号发送至单片机1,以对进入教室的人数进行准确统计。该按键模块4包括系统启动键、设置键、校时加键、校时减键、确定键和手动模式键。通过导通系统启动键,可以使整个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上电。设置键用于与校时加键、校时减键及确定键,对教室中的灯光点亮的不同时间段进行设置。当教室内的光线足够亮时,因为不需要开启灯光或者在拉上窗帘,使用投影仪时又不需要开启灯光时,可通过手动模式键将整个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切换为手动模式,以对教室内的照明装置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行手动控制。触控屏5用于对教室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灯光驱动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二电容、DC/DC转换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阴极连接,所述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七引脚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四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272T,所述第七电阻的阻值为37k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人数检测模块、按键模块、触控屏、时钟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灯光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灯光驱动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二电容、DC/DC转换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阴极连接,所述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第七引脚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DC/DC转换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爱易学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