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81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光敏传感器、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连接,光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检修人员通过监控终端能够实时监测控制照明灯的状态;当照明灯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能够提高巡查效率和检修效率。

Substation Light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vice for substation lighting,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module, a photosensitive sensor, a relay driving module, a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 power supply module,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monitoring terminal; the control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relay driving module, a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nd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nd a communication module of a control module, respectively. Modu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monitoring terminal connection, photosensitive sensor and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can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state of the illumination lamp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monitoring terminal; when the illumination lamp fails,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can be notified in time, and the inspe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aintenance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监测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巡查效率和检修效率,能够实现变电站照明灯实时监测的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110kV变电站中,照明灯被广泛使用,开关室内日光灯的照明、开关柜内二次仓的照明、开关柜底部电缆仓的照明等,其中开关柜内由于空间有限,照明灯安装方式一般是灯的几何中心与地面平行,即灯“平躺”着使用。受灯泡自身重力的影响,灯口受力严重不均,灯口内侧与灯泡螺纹容易发生接触不良,随着时间推移,灯泡就会出现时亮时灭的情况,甚至简单的外力振动都会影响灯的通断,长此以往,由于接触不良,灯口部位容易产生反复电弧,导致灯泡故障率大大升高;另一方面,除了二次仓的灯随着柜门的打开与关闭能够实现通断,室内的日光灯与电缆仓的灯都需手动控制,常规巡查时,需要一盏盏的打开或关闭,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遗漏,极大影响巡查效率,同时,在日常检修一些突发故障时,由于受限于照明问题,会对检修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巡查效率低,影响检修工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巡查效率和检修效率,能够实现变电站照明灯实时监测的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光敏传感器、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连接,光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本技术通过继电器驱动模块分别与照明灯和控制模块电连接,由继电器驱动模块对照明灯的通断进行控制,通过光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照明灯的状态到监控终端,方便检修人员及时了解照明灯是否发生故障。作为优选,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双电压比较器U1A、电阻R13、滑动变阻器R7、电阻R14、电容C9和发光二极管LED1;双电压比较器U1A分别与控制模块、光敏传感器、电阻R13、滑动变阻器R7、电阻R14、电容C9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连接,电阻R13与光敏传感器电连接,电阻R14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电连接,电容C9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连接,光敏传感器、双电压比较器U1A、滑动变阻器R7和电容C9均接地。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第一晶振X1、第二晶振X2、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3、电阻R4、电阻R11、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8;控制芯片U1分别与第一晶振X1、第二晶振X2、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3、电阻R4、电阻R11、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8电连接,第一晶振X1分别与电容C13和电容C27电连接,第二晶振X2分别与电容C2、电容C6和电阻R3电连接,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11、电阻R1和电阻R5均接地,控制芯片U1、电阻R4和电阻R8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作为优选,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作为优选,所述监控终端为手机。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降压稳压器IC1、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6、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26;降压稳压器IC1分别与电感L1、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2、电阻R6、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和电容C8电连接,电阻R6分别与电容C26、电阻R9和电感L1电连接,电阻R12和电容C8电连接,电感L1分别与电容C26和电容C4电连接,电容C7分别与电容C5和电容C3电连接,电阻R2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5和电容C3电连接,电容C3、电容C5、电容C7、电阻R9、电阻R12、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26均接地。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检修人员通过监控终端能够实时监测控制照明灯的状态;当照明灯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能够提高巡查效率和检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数据采集模块的一种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模块的一种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源模块的一种电路图。图中:控制模块1、光敏传感器2、继电器驱动模块3、数据采集模块4、电源模块5、通信模块6、监控终端7、照明灯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光敏传感器2、继电器驱动模块3、数据采集模块4、电源模块5、通信模块6和监控终端7;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连接,光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监控终端为手机;通信模块为GSM通信方式。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双电压比较器U1A、电阻R13、滑动变阻器R7、电阻R14、电容C9和发光二极管LED1;双电压比较器U1A分别与控制模块、光敏传感器、电阻R13、滑动变阻器R7、电阻R14、电容C9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连接,电阻R13与光敏传感器电连接,电阻R14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电连接,电容C9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连接,光敏传感器、双电压比较器U1A、滑动变阻器R7和电容C9均接地。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第一晶振X1、第二晶振X2、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3、电阻R4、电阻R11、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8;控制芯片U1分别与第一晶振X1、第二晶振X2、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3、电阻R4、电阻R11、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8电连接,第一晶振X1分别与电容C13和电容C27电连接,第二晶振X2分别与电容C2、电容C6和电阻R3电连接,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11、电阻R1和电阻R5均接地,控制芯片U1、电阻R4和电阻R8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如图4所示,电源模块包括降压稳压器IC1、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6、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26;降压稳压器IC1分别与电感L1、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2、电阻R6、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和电容C8电连接,电阻R6分别与电容C26、电阻R9和电感L1电连接,电阻R12和电容C8电连接,电感L1分别与电容C26和电容C4电连接,电容C7分别与电容C5和电容C3电连接,电阻R2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5和电容C3电连接,电容C3、电容C5、电容C7、电阻R9、电阻R12、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26均接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光敏传感器(2)、继电器驱动模块(3)、数据采集模块(4)、电源模块(5)、通信模块(6)和监控终端(7);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连接,光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光敏传感器(2)、继电器驱动模块(3)、数据采集模块(4)、电源模块(5)、通信模块(6)和监控终端(7);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电连接,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连接,光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双电压比较器U1A、电阻R13、滑动变阻器R7、电阻R14、电容C9和发光二极管LED1;双电压比较器U1A分别与控制模块、光敏传感器、电阻R13、滑动变阻器R7、电阻R14、电容C9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连接,电阻R13与光敏传感器电连接,电阻R14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电连接,电容C9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连接,光敏传感器、双电压比较器U1A、滑动变阻器R7和电容C9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照明灯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第一晶振X1、第二晶振X2、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3、电阻R4、电阻R11、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8;控制芯片U1分别与第一晶振X1、第二晶振X2、电容C1、电容C13、电容C27、电容C2、电容C6、电阻R3、电阻R4、电阻R11、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升杨圣龚孝欣叶浩林吴敏敏何东皓何胜平虞娅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义乌市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