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168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每一个调色剂颗粒都具备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每一个调色剂母粒都具有调色剂核和壳层,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壳层覆盖调色剂核的表面。外部添加剂含有若干个外部添加用树脂颗粒。每一个外部添加用树脂颗粒都存在于壳层的表面。壳层含有特定乙烯基树脂。调色剂核与每一个树脂颗粒通过壳层内的共价键彼此结合。树脂颗粒的脱离率小于5%。

Ton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ner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ach toner particle has toner masterbatch and external additives. Each toner masterbatch has a toner core and a shell. The toner core contains a binder resin and the shell covers the surface of the toner core. External additives contain several resin particles for external addition. Each resin particle for external addition exis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ell. The shell contains a specific vinyl resin. The toner core and each resin particle bind to each other through covalent bonds in the shell. The detachment rate of resin particles is less than 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部添加了树脂颗粒的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调色剂制造方法,分多个阶段将二氧化硅粉末外部添加到调色剂母粒的表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调色剂的耐热性、抗热应力性和带电稳定性,有时使用含有树脂的外部添加剂颗粒(树脂颗粒)。但是,一般来说,树脂颗粒与构成二氧化硅粉末的二氧化硅颗粒相比,流动性较差。因此,即使如所述那样分多个阶段将树脂颗粒外部添加到调色剂母粒的表面上,也难以使树脂颗粒均匀地包覆调色剂母粒的表面。由此,有时树脂颗粒在图像形成过程中脱离调色剂母粒的表面。树脂颗粒在图像形成过程中脱离调色剂母粒的表面后,有时树脂颗粒就附着在其它部件的表面。树脂颗粒附着在其它部件的表面后,以树脂颗粒为起点,调色剂母粒(尤其是调色剂母粒的树脂成分)容易附着到其它部件的表面。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部件被树脂颗粒或者调色剂母粒污染后,有时就产生显影不均匀或者转印不均匀的问题。还有,有时调色剂的显影性会下降。载体颗粒(构成载体的载体颗粒)的表面被树脂颗粒或者调色剂母粒污染后,调色剂的带电量容易降低。有时调色剂的显影性也会因此而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该调色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热应力性和带电稳定性,而且也具有优异的显影性。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调色剂具有带正电性。具体来说,所述调色剂含有若干个调色剂颗粒。每一个所述调色剂颗粒都具备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每一个所述调色剂母粒都具有调色剂核和壳层,所述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所述壳层覆盖所述调色剂核的表面。所述外部添加剂包含若干个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含有树脂。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存在于所述壳层的表面。所述壳层含有乙烯基树脂。所述乙烯基树脂含有下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下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和下述式子(1-3)表示的结构单位。下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所含的原子团X1和下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所含的原子团X2都来自N-羟甲基,以-NHCH2O-表示。所述原子团X1的末端的氧原子上的悬空键与构成所述粘结树脂的原子连接。所述原子团X2的末端的氧原子上的悬空键与构成所述树脂颗粒所含树脂的原子连接。所述调色剂核与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通过所述壳层内的共价键彼此结合。所述共价键中具有所述原子团X1和所述原子团X2。在高频输出100W且振荡频率50kHz的超声波对所述调色剂照射了10分钟的情况下,所述树脂颗粒从调色剂母粒上脱离的脱离率小于5%。【化1】上述式子(1-1)中,R1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化2】上述式子(1-2)中,R2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化3】上述式子(1-3)中,R3和R4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调色剂制造方法用来制造带正电性的调色剂。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包含调色剂核的制造工序、树脂颗粒的分散液的制备工序、壳层形成用液的制备工序以及壳层的形成工序,所述壳层覆盖所述调色剂核的表面。所述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所述调色剂核在表面具有第一羟基。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在表面具有第二羟基。所述壳层形成用液是含有乙烯基树脂的树脂颗粒的分散液。所述乙烯基树脂含有下述式子(1-5)表示的结构单位。所述壳层的形成工序含有:在规定温度混合所述调色剂核、所述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和所述壳层形成用液的工序。所述规定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羟基和所述第二羟基各自与所述结构单位所含的N-羟甲基进行反应的温度。【化4】上述式子(1-5)中,R6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调色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热应力性和带电稳定性,而且也具有优异的显影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颗粒的评价结果(表示形状或者物理性质等的值),没有特别规定的话,是相当数量的颗粒的测量值的个数平均。颗粒例如包括调色剂核、调色剂母粒、外部添加剂和调色剂。调色剂母粒是指外部添加剂附着之前的调色剂颗粒。没有特别规定的话,颗粒的数均粒径是使用显微镜测量的1次颗粒的圆相当径(Heywood径:面积与颗粒的投影面积相同的圆的直径)的个数平均值。还有,没有特别规定的话,颗粒的体积中位径(D50)的测量值是使用贝克曼库尔特株式会社制造的“CoulterCounterMultisizer3”基于库尔特原理(小孔电阻法)测量的值。还有,没有特别规定的话,酸值和羟值各自的测量值是按照“JIS(日本工业标准)K0070-1992”测量的值,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各自的测量值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的值,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Mp)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精工仪器株式会社制造“DSC-6220”)测量的值,软化点(Tm)是使用高化式流动试验仪(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CFT-500D”)测量的值。没有特别规定的话,带电性的强度相当于摩擦起电的容易度。例如,调色剂通过与日本图像学会提供的标准载体(阴离子性:N-01;阳离子性:P-01)进行混合并搅拌,能够摩擦起电。在摩擦起电的前后,例如分别使用KFM(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测量调色剂颗粒的表面电位,摩擦起电前后的电位变化越大的部位的带电性越强。有时在化合物名称之后加上“类”来统称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化合物。在化合物名称之后加上“类”来表示聚合物名称的情况下,表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来自该化合物或者其衍生物。还有,丙烯基和甲基丙烯基有时统称为“(甲基)丙烯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有时统称为“(甲基)丙烯酸”。还有,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有时统称为“(甲基)丙烯腈”。还有,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有时统称为“(甲基)丙烯酸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是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能够适用于静电潜像的显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可以构成单组分显影剂,也可以与载体一起构成双组分显影剂。在调色剂构成单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下,调色剂在显影装置内通过与刮板的摩擦而带正电。在调色剂构成双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下,调色剂在显影装置内通过与载体的摩擦而带正电。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例如能够在电子照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图像的形成。以下,对电子照相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基于图像数据,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使用调色剂,对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工序中,感光体的附近所配置的显影套筒(例如,显影装置内的显影辊的表层部)上的调色剂附着到静电潜像上,从而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像。接着,转印工序中,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例如,纸张)上。然后,加热调色剂,使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其结果,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调色剂的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具有带正电性,并含有若干个调色剂颗粒。每一个调色剂颗粒都具备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每一个调色剂母粒都具有调色剂核和壳层。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壳层覆盖调色剂核的表面。外部添加剂包含若干个树脂颗粒,树脂颗粒含有树脂。以下,“外部添加剂中含有的树脂颗粒”记载为“外部添加用树脂颗粒”。每一个外部添加用树脂颗粒都存在于壳层的表面。调色剂核与每一个外部添加用树脂颗粒都通过壳层内的共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剂,具有带正电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含有若干个调色剂颗粒,每一个所述调色剂颗粒都具备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每一个所述调色剂母粒都具有调色剂核和壳层,所述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所述壳层覆盖所述调色剂核的表面,所述外部添加剂包含若干个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含有树脂,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存在于所述壳层的表面,所述壳层含有乙烯基树脂,所述乙烯基树脂含有下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下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和下述式子(1‑3)表示的结构单位,下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所含的原子团X1和下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所含的原子团X2都来自N‑羟甲基,以‑NHCH2O‑表示,所述原子团X1的末端的氧原子上的悬空键与构成所述粘结树脂的原子连接,所述原子团X2的末端的氧原子上的悬空键与构成所述树脂颗粒所含树脂的原子连接,所述调色剂核与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通过所述壳层内的共价键彼此结合,所述共价键中具有所述原子团X1和所述原子团X2,在高频输出100W且振荡频率50kHz的超声波对所述调色剂照射了10分钟的情况下,所述树脂颗粒从调色剂母粒上脱离的脱离率小于5%,【化1...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2 JP 2017-1592281.一种调色剂,具有带正电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含有若干个调色剂颗粒,每一个所述调色剂颗粒都具备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每一个所述调色剂母粒都具有调色剂核和壳层,所述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所述壳层覆盖所述调色剂核的表面,所述外部添加剂包含若干个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含有树脂,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存在于所述壳层的表面,所述壳层含有乙烯基树脂,所述乙烯基树脂含有下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下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和下述式子(1-3)表示的结构单位,下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所含的原子团X1和下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所含的原子团X2都来自N-羟甲基,以-NHCH2O-表示,所述原子团X1的末端的氧原子上的悬空键与构成所述粘结树脂的原子连接,所述原子团X2的末端的氧原子上的悬空键与构成所述树脂颗粒所含树脂的原子连接,所述调色剂核与每一个所述树脂颗粒都通过所述壳层内的共价键彼此结合,所述共价键中具有所述原子团X1和所述原子团X2,在高频输出100W且振荡频率50kHz的超声波对所述调色剂照射了10分钟的情况下,所述树脂颗粒从调色剂母粒上脱离的脱离率小于5%,【化1】上述式子(1-1)中,R1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化2】上述式子(1-2)中,R2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化3】上述式子(1-3)中,R3和R4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树脂是第一单体与第二单体共聚而成的共聚物,所述第一单体是下述式子(1-4)表示的1种以上乙烯基化合物,所述式子(1-1)表示的结构单位、所述式子(1-2)表示的结构单位和所述式子(1-3)表示的结构单位都是来自所述第一单体的结构单位,所述第二单体是从由1种以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和1种以上苯乙烯类单体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单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单体的配比量与所述第二单体的配比量的合计,所述第一单体的配比量的比例是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化4】上述式子(1-4)中,R5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树脂中,来自所述第二单体的均聚物的单元或者来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惠里香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