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68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继电器控制电压提高到50V,采用脉冲控制闭合断开,使继电器断开闭合时间满足要求,由于采用脉冲控制,虽然提高电压,但是控制的时间极短,闭合为8ms,断开为5ms,所以继电器不发热,频繁动作也稳定可靠。

A Relay Switching Circuit Applied to Commutation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lay switch circuit applied on a commutation switch, which includes resistance R16, resistance R17, resistance R18, resistance R19, photoelectric coupler U16, photoelectric coupler U17, Darlington triode Q7, Darlington triode Q8, diode D7, relay G and terminal electronic P1. The relay control voltage is raised to 50V by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adopts pulse control. Closing and closing make the time of breaking and closing of relay meet the requirement. Although the voltage is increased by pulse control, the time of control is very short, closing for 8 ms and disconnecting for 5 ms, so the relay does not heat and frequently operates steadily and reli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三相不平衡0ms换相技术采用快速继电器及电力电子器件配合进行0ms换相,所以对继电器开关闭合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断开时间小于6ms,闭合时间小于10ms,市场上很少有能达到此要求的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6的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7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连接继电器G,所述端子P1的1管脚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端子P1的2管脚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3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8连接50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9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端子P1的3管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阳极通过电阻R17连接3.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低脉冲为10ms低脉冲。二极管D7、二极管D8的型号都为IN4007。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的型号都为PC816。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的型号都为TIP122。电阻R16、电阻R17都为680欧姆,所述电阻R18、电阻R19都为10K欧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将继电器控制电压提高到50V,采用脉冲控制闭合断开,使继电器断开闭合时间满足要求,由于采用脉冲控制,虽然提高电压,但是控制的时间极短,闭合为8ms,断开为5ms,所以继电器不发热,频繁动作也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6的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7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连接继电器G,所述端子P1的1管脚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端子P1的2管脚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3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8连接50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9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端子P1的3管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阳极通过电阻R17连接3.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低脉冲为10ms低脉冲。二极管D7、二极管D8的型号都为IN4007。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的型号都为PC816。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的型号都为TIP122。电阻R16、电阻R17都为680欧姆,所述电阻R18、电阻R19都为10K欧姆。如图1所示,P1的2管脚连接50V电源压,P1的1,2管脚分别控制控制继电器G断开和闭合,当给光电耦合器U16的阴极用输入一个10ms低脉冲,继电器闭合动作完成,其时间为8ms左右,当给光电耦合器U17的阴极一个10ms低脉冲,继电器断开动作完成,其时间为5ms左右,本技术提高电压进行脉冲控制大大提升断开闭合的时间参数,并且继电器不发热可靠。本技术将继电器控制电压提高到50V,采用脉冲控制闭合断开,使继电器断开闭合时间满足要求,由于采用脉冲控制,虽然提高电压,但是控制的时间极短,闭合为8ms,断开为5ms,所以继电器不发热,频繁动作也稳定可靠。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6的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7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连接继电器G,所述端子P1的1管脚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端子P1的2管脚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3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8连接50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9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端子P1的3管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阳极通过电阻R17连接3.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6的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7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连接继电器G,所述端子P1的1管脚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端子P1的2管脚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3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8连接50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文王春明温润贤王六玉刘居辉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优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