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油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4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油杯,属于油烟机配件,其包括:杯体,杯体设有连接柱,杯体向下凹陷形成蓄油腔,杯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分别设有凹凸不平的防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油杯的前侧壁、后侧壁分别设置凹凸不平的防滑部,用户通过防滑部抓取油杯可增大摩擦力,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不易倒翻。

An Anti-skid Oil Cu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skid oil cup, which belongs to the fittings of a lampblack machine. The cu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cup body is depressed downward to form an oil storage chamber. The front side wall and the rear side wall of the cup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oncave and convex anti-skid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sets uneven anti-sliding parts on the front side wall and the back side wall of the oil cup respectively. The user can increase the friction force by grasping the oil cup through the anti-sliding part, which is easy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and is not easy to over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油杯
本技术属于油烟机配件
,涉及一种防滑油杯。
技术介绍
通常的油烟机的集油装置是安装在油烟机后侧边下方的一个透明的油杯。油烟机吸收的油污通过一定的途径后从漏油孔滴进油杯中。油烟机抽油烟的时候,部分油烟直接与油杯接触,长久使用后,油杯表面会产生一层油污,而油杯蓄满后需要用户拆卸清理,由于油污导致油杯表面较滑,拆卸不方便且容易倒翻油杯,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拆卸方便且不易倒翻的防滑油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拆卸方便且不易倒翻的防滑油杯。。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滑油杯,包括:杯体,杯体设有连接柱,杯体向下凹陷形成蓄油腔,杯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分别设有凹凸不平的防滑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部向外凸出且凸出的截面呈锯齿状,锯齿倾斜向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部分别沿前侧壁底边、后侧壁底边向上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壁底边、后侧壁底边均呈圆弧状,防滑部顶边呈圆弧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油腔的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沿蓄油腔的底部垂直向上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为两个并对称设于蓄油腔的左右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左侧连接柱的左侧壁、右侧连接柱的右侧壁分别设有滑槽,滑槽的前侧封闭,后侧开口,所述杯体的后侧壁的顶边向下凹陷形成缺口,所述滑槽高出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与蓄油腔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连接柱的前后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一体成型。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在油杯的前侧壁、后侧壁分别设置凹凸不平的防滑部,用户通过防滑部抓取油杯可增大摩擦力,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不易倒翻。2、由于越靠近蓄油腔的开口,油污越重,将防滑部设于前侧壁、后侧壁的底边可减少防滑部沾染油污,用户抓取油杯更加方便。3、设置蓄油腔的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宽度,使油杯倒油更加彻底,使蓄油腔的角落处残油量更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背视图图中,100、杯体;110、连接柱;111、滑槽;120、蓄油腔;130、前侧壁;131、前侧壁底边;140、后侧壁;141、后侧壁底边;142、后侧壁顶面;142a、缺口;150、防滑部;151、防滑部顶边;160、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防滑油杯,包括:杯体100,杯体100设有连接柱110,杯体100向下凹陷形成蓄油腔120,杯体100的前侧壁130、后侧壁140分别设有凹凸不平的防滑部150用户安装或拆卸油杯时,可通过凹凸不平防滑部150抓住油杯的前后两侧,防滑部150加大了摩擦力,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不易倒翻。防滑部150向外凸出且凸出的截面呈锯齿状,锯齿倾斜向上。锯齿状结构的防滑部150摩擦力更大,防滑效果更好。防滑部150分别沿前侧壁131、后侧壁底边141向上延伸。换句话说,防滑部150设于杯体100侧壁的底部位置,由于越靠近蓄油腔120的开口,油污越重,将防滑部150设于前侧壁130、后侧壁140的底边可减少防滑部150沾染油污,用户抓取油杯更加方便。前侧壁131、后侧壁底边141均呈圆弧状,防滑部顶边151呈圆弧状。换句话说,杯体100的底面呈圆弧状的结构,可以使油杯与油烟的接触面积更小,沾染油污更少,防滑部150的圆弧状结构,可以使用户更容易摸到防滑部150,用户体验更好。蓄油腔120的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宽度,从而使油杯倒油更加彻底,使蓄油腔120的角落处残油量更少。连接柱110沿蓄油腔120的底部垂直向上延伸,连接柱110为两个并对称设于蓄油腔120的左右两侧,左侧连接柱110的左侧壁、右侧连接柱110的右侧壁分别设有滑槽111,滑槽111的前侧封闭,后侧开口,所述杯体100的后侧壁顶面142向下凹陷形成缺口142a,所述滑槽111高出缺口142a。油杯安装时,油杯通过连接柱110上的滑槽111嵌入在油烟机的相应位置上,两个对称的连接柱110使油杯安装的更稳定,油杯不易倒翻,设置缺口142a方便用户识别油杯的前面后背面,滑槽111前侧封闭、后侧开口的结构,使用户可以将油杯从前往后安装至油烟机上,便于使力,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并且便于定位油杯的嵌入深度。连接柱110与蓄油腔120之间设有加强筋160,加强筋160位于连接柱110的前后两侧,设置加强筋160可以提高油杯的整体强度,避免用户安装太过用力导致油杯损坏。上述杯体100可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造方便且生产成本低。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油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杯体设有连接柱,杯体向下凹陷形成蓄油腔,杯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分别设有凹凸不平的防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油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杯体设有连接柱,杯体向下凹陷形成蓄油腔,杯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分别设有凹凸不平的防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向外凸出且凸出的截面呈锯齿状,锯齿倾斜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分别沿前侧壁底边、后侧壁底边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底边、后侧壁底边均呈圆弧状,防滑部顶边呈圆弧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腔的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宽度。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光邱文权孙圣任方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琳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