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3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在地基上浇混凝土宜清除淤泥、杂物,符合要求方可浇筑;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是指从卸料入模口到拟浇筑处的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规定混凝土倾落的自由高度为3m否则应沿料斗、溜槽、串筒等下料;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允许间歇的最长时间规定为2.5~3h,其中包括1~2h的运输浇筑时间,关于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行浇筑;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性。本工艺施工简便,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了建筑的质量。

The Technology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asting in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It is appropriate to remove mud and debris and pour concrete on the foundation until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The free height of concrete dumping at the top refers to the height from discharging material into the moulding mouth to the intended pouring place, and the free height of concrete dumping at the top should not exceed 2 m. In vertical structure, the free height of concrete dumping should be specified. The maximum allowable interval time for pouring structural concrete is 2.5-3 hours, including 1-2 hou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pouring time. When pouring beams and slabs connected with columns and walls as a whole, the interval time should be 1-1.5 hours after pouring the columns and walls, and then pouring; layered pouring, layered tamping, and concreting of the bottom concret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compactness of concrete, the upper concrete is poured before the completion. This technology is simple to construc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
技术介绍
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古代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部位作重点装饰,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衡平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佛塔,高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的一切艺术加工也都是对结构体系和构件的加工,如色彩、装饰与构件结合,构成了丰富绚丽的艺术成就,雕梁画栋,形体优美而色彩斑斓;楹联匾额,激发意趣而遐想无穷,古代建筑品类繁盛,包括宫殿、陵园、寺院、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在建筑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由于对工艺掌握不到位,造成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差,影响建筑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建筑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由于对工艺掌握不到位,造成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差,影响建筑的质量,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解决在建筑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由于对工艺掌握不到位,造成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差,影响建筑的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在地基上浇混凝土宜清除淤泥、杂物,有防水、排水措施,已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油污、泥土等,凡用水清洗浸润的不得有积水,还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浇筑;(2)倾落的自由高度:混凝土拌合物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如过大,会造成混凝土的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是指从卸料入模口到拟浇筑处的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考虑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层高均在3m,故规定混凝土倾落的自由高度为3m否则应沿料斗、溜槽、串筒等下料;(3)混凝土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应能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歇,但在实际施工中间歇有时不可避免,允许间歇的最长时间规定为2.5~3h,其中包括1~2h的运输浇筑时间,关于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行浇筑,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墙或柱的混凝土下沉收缩,使连接部分产生裂缝;(4)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工艺施工简便,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在地基上浇混凝土宜清除淤泥、杂物,有防水、排水措施,已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油污、泥土等,凡用水清洗浸润的不得有积水,还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浇筑;(2)倾落的自由高度:混凝土拌合物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如过大,会造成混凝土的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是指从卸料入模口到拟浇筑处的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考虑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层高均在3m,故规定混凝土倾落的自由高度为3m否则应沿料斗、溜槽、串筒等下料;(3)混凝土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应能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歇,但在实际施工中间歇有时不可避免,允许间歇的最长时间规定为2.5~3h,其中包括1~2h的运输浇筑时间,关于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行浇筑,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墙或柱的混凝土下沉收缩,使连接部分产生裂缝;(4)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性。本工艺施工简便,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了建筑的质量。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在地基上浇混凝土宜清除淤泥、杂物,有防水、排水措施,已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油污、泥土等,凡用水清洗浸润的不得有积水,还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浇筑;(2)倾落的自由高度:混凝土拌合物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如过大,会造成混凝土的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是指从卸料入模口到拟浇筑处的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考虑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层高均在3m,故规定混凝土倾落的自由高度为3m否则应沿料斗、溜槽、串筒等下料;(3)混凝土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应能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歇,但在实际施工中间歇有时不可避免,允许间歇的最长时间规定为2.5~3h,其中包括1~2h的运输浇筑时间,关于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行浇筑,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墙或柱的混凝土下沉收缩,使连接部分产生裂缝;(4)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性。

【技术特征摘要】
1.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在地基上浇混凝土宜清除淤泥、杂物,有防水、排水措施,已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油污、泥土等,凡用水清洗浸润的不得有积水,还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浇筑;(2)倾落的自由高度:混凝土拌合物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如过大,会造成混凝土的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是指从卸料入模口到拟浇筑处的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考虑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层高均在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洋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美吉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