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铝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22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铝塑板,涉及铝塑板领域,该抗震铝塑板包括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芯板两侧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所述芯板与所述第一铝板和所述第二铝板之间均设置有柔性的蜂窝夹层,所述第一铝板背离所述芯板一侧设置有阻尼中层,所述阻尼中层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贯穿所述容纳腔的通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插接于所述通孔的伸缩杆,通过蜂窝夹层与伸缩杆的内外结合,提供给铝塑板可形变的空间,对来自各界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或消除,具有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的优点。

A Seismic Aluminum Plastic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seismic aluminium-plastic plat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luminium-plastic plate. The anti-seismic aluminium-plastic plate comprises a core plate, a first aluminium plate and a second aluminium plat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re plate. A flexible honeycomb sandw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re plate and the first aluminium plate and the second aluminium plate. The first aluminium plate deviates from the core plat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middle layer in the damping. A plurality of receptive chambers are arranged in the layer and through the receptive chamber. The receptiv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rod inserted into the hol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oneycomb sandwich layer and the telescopic rod, the deformable space of the aluminum-plastic plate is provided, and the impact forc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s buffered or eliminate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 of improving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the aluminum-plastic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铝塑板
本技术涉铝塑复合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铝塑板。
技术介绍
铝塑板的主要用途是幕墙、室内外装饰,其中幕墙是建筑物的外维护构件,又称悬吊挂墙,不承受主体结构载荷,主要承受自重、风载荷、地震作用以及温度作用;但是现有铝塑板在抗震性能有所欠缺,不能承受更大的重力,同时由于铝塑复合板复合强度不高,局部受热时芯材膨胀引起表面滤板变形和脱落,加之其热膨胀系数一般较龙骨和建筑物大,经常出现突鼓现象,因此需要提高铝塑板的抗震性能,减少内外部的冲击力对铝塑板的影响。授权公告号为CN2039611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贴木皮铝塑板,它依次包括聚乙烯夹层、铝皮层、过渡粘贴层、缓冲层、粘帖层、实木木皮、清漆层、保护层,经层间复合构成整体。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铝塑板通过设置粘帖层,以此增加隔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铝塑板的突鼓现象;但是冲击力垂直作用于铝塑板时,缓冲层不足以支撑铝塑板的弹性形变,该铝塑板抗震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铝塑板,其解决了现有铝塑板抗震性能不佳问题,达到了提高铝塑板的内外抗震能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震铝塑板,包括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芯板两侧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所述芯板与所述第一铝板和所述第二铝板之间均设置有柔性的蜂窝夹层,所述第一铝板背离所述芯板一侧设置有阻尼中层,所述阻尼中层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贯穿所述容纳腔的通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插接于所述通孔的伸缩杆。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铝塑复合板复合强度不高,局部受热时芯板膨胀引起突鼓现象,通过采用柔性的蜂窝夹层,承受来自铝塑板内部芯板的冲击力,同时保证了芯板与铝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当铝塑板受到外界刮擦、风压、地震等因素影响时,通过利用伸缩杆的弹性伸缩,外界冲击力传递至阻尼中层,伸缩杆通过在容纳腔内的直线运动,对其进行消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蜂窝夹层与伸缩杆的内外结合,提供给铝塑板可形变的空间,对来自各界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或消除,以此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尼中层与所述第一铝板之间固定有阻尼内层,所述阻尼内层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阻尼中层背离所述阻尼内层一侧固定有阻尼外层,所述阻尼外层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弹性件、迫使所述伸缩杆滑移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采用上述方案,当铝塑板承受外部冲击力时,伸缩杆收缩并脱离第二安装孔或者第一安装孔,以此达到消减冲击力的目的,当冲击力消除后,利用弹性件的预紧作用,迫使伸缩杆伸长复位、插接于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不影响伸缩杆后续的抗震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均嵌设有柔性的垫圈,所述伸缩杆端部抵触于所述垫圈。采用上述方案,当铝塑板承受来自一侧的冲击力时,一侧伸缩杆收缩脱离安装孔的同时,另外一侧的伸缩杆抵紧安装孔,通过采用柔性的垫圈,伸缩杆抵紧垫圈使其部分凹陷,直接消除伸缩杆对安装孔的冲击力,避免阻尼内、外层设有安装孔处弹性降低,以此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另外,当冲击力过载时,垫圈仍能缓冲部分冲击力,进一步此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伸缩杆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套管、嵌合于所述套管内且插接于所述通孔的移动杆、套设于所述移动杆上的挡圈,所述挡圈的轴向端面抵触于所述容纳腔内壁,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套管上,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挡圈的轴向端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壁。采用上述方案,当铝塑板承受外部冲击力时,伸缩杆收缩并带动挡板脱离容纳腔内壁,同时挡板迫使弹簧被压缩,使外部冲击力得以缓冲,当冲击力消除后,利用弹性件的预紧作用,迫使伸缩杆伸长复位、插接于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不影响伸缩杆后续的抗震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侧贯穿所述阻尼中层,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阻尼中层两侧、且相对的所述通孔呈等距交叉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朝向阻尼内层或阻尼外层的伸缩杆等距交叉设置,铝塑板任意部位受到的外压,均能被有效消除,进一步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通孔沿轴向贯穿所述阻尼中层,所述伸缩杆包括插接于所述通孔两端的移动杆、固定于所述移动杆端部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挡圈,所述挡圈轴向端面抵触于容纳腔侧壁,所述弹性件两端固定于所述挡圈的轴向端面、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采用上述方案,当铝塑板承受外部冲击力时,收缩的弹性件两端均抵紧挡板,外部冲击力以此经过垫圈一、移动杆一、弹性件、移动杆二、垫圈二得以层层缓冲消减,当冲击力消除后,利用弹性件的预紧作用,迫使伸缩杆伸长复位、插接于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进一步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尼外层背离所述阻尼中层一侧固定有仿瓷防刮涂层;所述阻尼内层与所述第一铝板、所述阻尼外层与所述仿瓷防刮涂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锯齿凸起部,且所述锯齿凸起部之间均匀涂覆有粘结剂层。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锯齿凸起部以增加粘结剂层与各层之间的接触面积,直接增强阻尼内层和第一铝板、阻尼外层和仿瓷防刮涂层的连接强度,避免各层的剥离导致抗震效果不理想,进一步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尼内层、所述阻尼中层、所述阻尼外层均为阻尼片。采用上述方案,阻尼片具有优良的减振降噪性、耐热性、耐寒性、防老性和较强的粘接性,将其用作阻尼层的材料,可以对外界冲击力达到较优的消减效果,可以直接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蜂窝夹层内与所述芯板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蜂窝夹层的蜂窝孔内嵌合有填充层且呈间隙配合,所述填充层为柔性填充物。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利用蜂窝夹层与填充层作为芯板与铝板之间的弹性层,当铝塑板局部受热时,芯板局部膨胀挤压蜂窝夹层,柔性填充物随之被压缩,当铝塑板不再局部受热时,芯板复位,蜂窝夹层和填充层随之复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铝板背离所述芯板一侧匀涂覆有PE层。采用上述方案,三层PE防腐涂层的第一层为环氧涂料,第二层为胶粘剂,第三层为挤出聚乙烯,各层之间相互紧密粘接,使得的整体性能表现更为突出;PE层作为铝塑复合板的基层与被安装位置接触,适用于对覆盖层机械性能、耐土壤应力及阻水性能要求较高的苛刻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柔性的蜂窝夹层,承受来自铝塑板内部芯板的冲击力,通过利用伸缩杆的弹性伸缩,对传递至阻尼中层的外界冲击力进行消减,通过蜂窝夹层与伸缩杆的内外结合,提供给铝塑板可形变的空间,对来自各界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或消除,以此提高铝塑板的抗震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铝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2的阻尼层和伸缩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PE层;2、第二铝板;3、芯板;31、蜂窝夹层;32、填充层;4、第一铝板;5、阻尼层;51、阻尼内层;511、第一安装孔;52、阻尼中层;521、容纳腔;522、通孔;53、阻尼外层;531、第二安装孔;54、垫圈;6、仿瓷防刮涂层;7、伸缩杆;71、弹性件;72、移动杆;73、挡圈;74、套管;8、锯齿凸起部;9、粘结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铝塑板,包括芯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芯板(3)两侧的第一铝板(4)和第二铝板(2),其特征是:所述芯板(3)与所述第一铝板(4)和所述第二铝板(2)之间均设置有柔性的蜂窝夹层(31),所述第一铝板(4)背离所述芯板(3)一侧设置有阻尼中层(52),所述阻尼中层(52)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521)、贯穿所述容纳腔(521)的通孔(522),所述容纳腔(521)内设置有插接于所述通孔(522)的伸缩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铝塑板,包括芯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芯板(3)两侧的第一铝板(4)和第二铝板(2),其特征是:所述芯板(3)与所述第一铝板(4)和所述第二铝板(2)之间均设置有柔性的蜂窝夹层(31),所述第一铝板(4)背离所述芯板(3)一侧设置有阻尼中层(52),所述阻尼中层(52)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521)、贯穿所述容纳腔(521)的通孔(522),所述容纳腔(521)内设置有插接于所述通孔(522)的伸缩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铝塑板,其特征是:所述阻尼中层(52)与所述第一铝板(4)之间固定有阻尼内层(51),所述阻尼内层(51)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522)的第一安装孔(511);所述阻尼中层(52)背离所述阻尼内层(51)一侧固定有阻尼外层(53),所述阻尼外层(53)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522)的第二安装孔(531);所述伸缩杆(7)上设置有弹性件(71)、迫使所述伸缩杆(7)滑移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511)或所述第二安装孔(5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铝塑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孔(5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31)内均嵌设有柔性的垫圈(54),所述伸缩杆(7)端部抵触于所述垫圈(5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铝塑板,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杆(7)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521)内的套管(74)、嵌合于所述套管(74)内且插接于所述通孔(522)的移动杆(72)、套设于所述移动杆(72)上的挡圈(73),所述挡圈(73)的轴向端面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官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港泰铝塑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