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98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打扣平面、上料斗,上料斗设置有升料板和升料驱动装置;升料板设有滑移面、扣边台阶,扣边台阶与上料平面合围形成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滑槽,升料板远离上料平面的一侧设置有能够令气眼扣的扣边在未落入扣边滑槽内时会重新滑落入上料腔内的滑落料结构;上料斗设有出料口,升料板设置有出料结构,出料口处设置有输送部件,输送部件包括有连通的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第一输送轨的进料端与出料口连通,第二输送轨的出料端位于打扣平面上方。该进料机构能够克服对外形不规则的气眼扣无法进行有效整理和输送的缺点。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butto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a buckler, and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a mounting rack, a buckle plane and a hopper on the mounting rack, a lifting plate and a lifting drive device on the hopper, a sliding surface and a buckle step on the lifting plate, and a buckle slide groove for the buckle edge falling into the air supply eyelet buckle formed by the closure of the buckle step and the feeding plane. The side far from the feeding plan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material structure which can make the buckle edge of the air eyelet slip back into the feeding chamber when it does not fall into the buckle chute; the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the lif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structure, and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ing component, which includes a connected first conveying rail and a second conveying rail, and the feeding end and the outlet of the first conveying rail. Connected,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second conveyor rail is located above the buttoning plane. The feeding mechanism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irregular gas eye buckles tha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arranged and convey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打扣机(又称四合扣机、啤机、装钮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主要用于各种金属钮扣、装饰扣、工字扣、气眼的装钉,在服装厂及皮包、纸袋类加工企业里被广泛使用。目前,纸袋气眼的装钉是采用打扣机将气眼扣固定在纸袋上,用于供手提绳穿过,气眼扣大体上成T字形结构设置,主体为两端贯穿的筒状,一端向外翻折有扣边,另一端贯穿袋体后在打扣机的作用下也向外翻折成扣边,从而实现气眼扣的固定。然而由于待使用的气眼扣的外形不规则,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整理,从而无法实现输送,因此现有打扣机采用手动安置气眼扣的方式,工作效率低,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该进料机构能够克服对外形不规则的气眼扣无法进行有效整理和输送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供袋体安置的打扣平面,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包括有底板和若干围板,底板与各个围板合围形成有用于容纳气眼扣的上料腔,所述上料腔包括有位于一围板的内侧壁的上料平面,所述上料平面上滑移连接有用于提升上料腔内气眼扣的升料板,所述升料板与上料平面平行且贴合设置,所述上料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料板沿上料平面上下滑移的升料驱动装置;所述升料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筒状本体的外侧壁抵接的滑移面,所述滑移面靠近上料平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台阶,所述扣边台阶与上料平面合围形成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滑槽,所述扣边滑槽的槽宽尺寸小于气眼扣的长度尺寸,所述升料板远离上料平面的一侧设置有能够令气眼扣的扣边在未落入扣边滑槽内时会重新滑落入上料腔内的滑落料结构;所述上料斗的侧壁设置有能够在升料板上移后与滑移面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靠近上料斗的上端面,所述升料板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沿滑移面和扣边滑槽从出料口滑出的出料结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将从出料口输出的气眼扣输送到打扣平面上的输送部件,所述上料斗和打扣平面分别位于安装架的前后两端,所述输送部件位于上料斗和打扣平面之间,所述输送部件包括有能够将气眼扣的扣边端扭转至朝向打扣机的第一输送轨、和能够将气眼扣的扣边端扭转至朝向上方的第二输送轨,所述第一输送轨的进料端与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轨的出料端与第二输送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轨的出料端位于打扣平面上方,位于第二输送轨出料端的气眼扣长度方向与打扣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的输送通道横截面与气眼扣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轨成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的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轨的外侧壁螺旋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的上端与出料口连接,位于第一输送轨进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与位于出料口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保持一致,位于第一输送轨出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打扣机设置,经出料口落入第一输送轨内的气眼扣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绕设于第一输送轨侧壁上的输送通道进行翻转;所述第二输送轨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纵向轨、和水平设置的横向轨、以及圆滑过度地连接于纵向轨和横向轨之间的连接轨,所述纵向轨的上端与第一输送轨的出料端连通,位于第二输送轨进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与位于第一输送轨出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保持一致,位于第二输送轨出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上方设置,经第一输送轨落入第二输送轨内的气眼扣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输送轨的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进行翻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料板的厚度尺寸大于气眼扣的长度尺寸,所述滑落料结构为位于滑移面上远离上料平面一侧的倾斜滑面,所述倾斜滑面的长度方向与扣边滑槽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倾斜滑面与滑移面相连的一侧边至上料平面的距离尺寸小于气眼扣的长度尺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落料结构为升料板的厚度尺寸小于气眼扣的长度尺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结构为滑移面成倾斜结构设置,所述滑移面较低的一端朝向上料斗设置有出料口的一侧,滑移面上的气眼扣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出料口滚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供升料板贯穿的滑移缺口,升料驱动装置包括有用于驱动升料板滑移的升料气缸,所述升料气缸固定在上料斗上,所述升料气缸的活塞杆与升料板贯穿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成倾斜结构设置,所述底板较低的一侧靠近上料平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过程时,可先将气眼扣倒入上料腔内,再通过升料气缸将升料板向下滑移,直至升料板的上端面位于上料腔底部,升料板的上端面与上料腔内气眼扣充分接触后,升料气缸再将升料板向上滑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位于升料板上端面的气眼扣多为四种状态,一种是气眼扣的扣边一端朝向上料平面,二种是气眼扣的扣边一端远离上料平面,三种是气眼扣的扣边一端朝向滑移面,四种是气眼扣的扣边一端远离滑移面,由于气眼扣大体上成T字形,并且外径尺寸略大于长度尺寸,因此在第二、三、四种情况下气眼扣会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滑落料结构重新滑落入上料腔内,仅第一种情况下的气眼扣会因扣边落入扣边滑槽内从而随着升料板的上移而上升,直至升料板上端面的气眼扣高于上料腔内的气眼扣池,并且与出料口对应,最终通过出料结构令位于升料板上端面的气眼扣从出料口输入输送部件内,其中第一输送轨能够将经出料口的气眼扣扭转至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打扣机的状态,第二输送轨能够将经第一输送轨的气眼扣扭转至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上方的状态,并且将气眼扣输送到打扣平面处,此时气眼扣的小径端朝向打扣平面并且气眼扣的长度方向与打扣平面垂直,便于打扣机直接对到位的气眼扣进行打扣操作。因此通过上述方案中,进料机构能够将外形不规则的气眼扣摆列整齐,再通过输送部件将气眼扣输送到打扣平面,并且气眼扣输送到位后还处于正确的待使用朝向,使打扣机使用进料机构实现自动化成为了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打扣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打扣机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送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上料斗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架;11、打扣平面;2、输送部件;21、第一输送轨;22、第二输送轨;221、纵向轨;222、横向轨;223、连接轨;3、上料斗;31、底板;311、滑移缺口;32、围板;33、上料腔;331、上料平面;34、升料板;341、滑移面;342、扣边台阶;343、倾斜滑面;35、升料气缸;36、扣边滑槽;37、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7所示,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有安装架1,安装架1上设置有用于供袋体安置的打扣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有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用于供袋体安置的打扣平面(1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上还设置有上料斗(3),所述上料斗(3)包括有底板(31)和若干围板(32),底板(31)与各个围板(32)合围形成有用于容纳气眼扣的上料腔(33),所述上料腔(33)包括有位于一围板(32)的内侧壁的上料平面(331),所述上料平面(331)上滑移连接有用于提升上料腔(33)内气眼扣的升料板(34),所述升料板(34)与上料平面(331)平行且贴合设置,所述上料斗(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料板(34)沿上料平面(331)上下滑移的升料驱动装置;所述升料板(34)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筒状本体的外侧壁抵接的滑移面(341),所述滑移面(341)靠近上料平面(3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台阶(342),所述扣边台阶(342)与上料平面(331)合围形成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滑槽(36),所述扣边滑槽(36)的槽宽尺寸小于气眼扣的长度尺寸,所述升料板(34)远离上料平面(33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令气眼扣的扣边在未落入扣边滑槽(36)内时会重新滑落入上料腔(33)内的滑落料结构;所述上料斗(3)的侧壁设置有能够在升料板(34)上移后与滑移面(341)对应的出料口(37),所述出料口(37)靠近上料斗(3)的上端面,所述升料板(34)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沿滑移面(341)和扣边滑槽(36)从出料口(37)滑出的出料结构,所述出料口(37)处设置有用于将从出料口(37)输出的气眼扣输送到打扣平面(11)上的输送部件(2),所述上料斗(3)和打扣平面(11)分别位于安装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输送部件(2)位于上料斗(3)和打扣平面(11)之间,所述输送部件(2)包括有能够将气眼扣的扣边端扭转至朝向打扣机的第一输送轨(21)、和能够将气眼扣的扣边端扭转至朝向上方的第二输送轨(22),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进料端与出料口(37)连通,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出料端与第二输送轨(22)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轨(22)的出料端位于打扣平面(11)上方,位于第二输送轨(22)出料端的气眼扣长度方向与打扣平面(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21)和第二输送轨(22)的输送通道横截面与气眼扣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轨(21)成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轨(21)的外侧壁螺旋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2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上端与出料口(37)连接,位于第一输送轨(21)进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与位于出料口(37)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保持一致,位于第一输送轨(21)出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打扣机设置,经出料口(37)落入第一输送轨(21)内的气眼扣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绕设于第一输送轨(21)侧壁上的输送通道进行翻转;所述第二输送轨(22)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纵向轨(221)、和水平设置的横向轨(222)、以及圆滑过度地连接于纵向轨(221)和横向轨(222)之间的连接轨(223),所述纵向轨(221)的上端与第一输送轨(21)的出料端连通,位于第二输送轨(22)进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与位于第一输送轨(21)出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保持一致,位于第二输送轨(22)出料端内的气眼扣的扣边端朝向上方设置,经第一输送轨(21)落入第二输送轨(22)内的气眼扣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输送轨(22)的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进行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扣机用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有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用于供袋体安置的打扣平面(1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上还设置有上料斗(3),所述上料斗(3)包括有底板(31)和若干围板(32),底板(31)与各个围板(32)合围形成有用于容纳气眼扣的上料腔(33),所述上料腔(33)包括有位于一围板(32)的内侧壁的上料平面(331),所述上料平面(331)上滑移连接有用于提升上料腔(33)内气眼扣的升料板(34),所述升料板(34)与上料平面(331)平行且贴合设置,所述上料斗(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料板(34)沿上料平面(331)上下滑移的升料驱动装置;所述升料板(34)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筒状本体的外侧壁抵接的滑移面(341),所述滑移面(341)靠近上料平面(3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台阶(342),所述扣边台阶(342)与上料平面(331)合围形成有用于供气眼扣的扣边落入的扣边滑槽(36),所述扣边滑槽(36)的槽宽尺寸小于气眼扣的长度尺寸,所述升料板(34)远离上料平面(33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令气眼扣的扣边在未落入扣边滑槽(36)内时会重新滑落入上料腔(33)内的滑落料结构;所述上料斗(3)的侧壁设置有能够在升料板(34)上移后与滑移面(341)对应的出料口(37),所述出料口(37)靠近上料斗(3)的上端面,所述升料板(34)设置有用于供气眼扣沿滑移面(341)和扣边滑槽(36)从出料口(37)滑出的出料结构,所述出料口(37)处设置有用于将从出料口(37)输出的气眼扣输送到打扣平面(11)上的输送部件(2),所述上料斗(3)和打扣平面(11)分别位于安装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输送部件(2)位于上料斗(3)和打扣平面(11)之间,所述输送部件(2)包括有能够将气眼扣的扣边端扭转至朝向打扣机的第一输送轨(21)、和能够将气眼扣的扣边端扭转至朝向上方的第二输送轨(22),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进料端与出料口(37)连通,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出料端与第二输送轨(22)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轨(22)的出料端位于打扣平面(11)上方,位于第二输送轨(22)出料端的气眼扣长度方向与打扣平面(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21)和第二输送轨(22)的输送通道横截面与气眼扣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轨(21)成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轨(21)的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轨(21)的外侧壁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其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巨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