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翻转提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80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翻转提拉窗,包括由上框(11)、下框(12)、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组成的窗框(1)以及窗扇(7),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各自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提拉翻转器槽(4),(4′),其中位于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的深度深于位于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且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相应的提拉翻转器槽位置相对;每个提拉翻转器槽内安装有一个提拉翻转器(5),相对布置的提拉翻转器的连接杆(6)与所述窗扇(7)相连;每个窗扇(7)内安装有中空玻璃(8)。(*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门窗,具体是一种双翻转提拉窗。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门窗种类繁多,包括推拉窗、平开窗、提拉翻转窗等。其中由于提拉翻转窗具有通风性好、擦洗方便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厨房、卫生间等房间使用。如图1所示的现有提拉翻转窗结构包括由上框、下框和两侧框组成的窗框1,两侧框的后部分设有玻璃安装槽2,其内安装有固定玻璃3,在两侧框的前部分设有提拉翻转器槽4,其内安装有提拉翻转器5,提拉翻转器5的连接杆6与提拉窗扇7连接,提拉窗扇7内安装有中空玻璃8。这样,在提拉翻转器的作用下,使提拉窗扇可以沿着两侧框上下移动,并可以向室内翻转一定角度,能够改变窗口开度的大小,从而能够控制通风面积,同时也方便窗扇及玻璃的擦拭和清洁。但由于传统的提拉翻转窗只有一扇窗扇可以移动、翻转,而另一窗扇是固定不动的,这就使通风面积受到限制,通风面积最大只能达到窗框洞口面积的50%,而且窗扇及玻璃的擦拭和清洁仍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窗扇均可翻转的双翻转提拉窗,其通风面积大,擦洗更方便。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包括由上框、下框、左侧框和右侧框组成的窗框以及窗扇。其中所述左侧框和右侧框上各自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提拉翻转器槽,其中位于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的深度深于位于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且左侧框和右侧框上相应的提拉翻转器槽位置相对。每个提拉翻转器槽内安装有一个提拉翻转器,相对布置的提拉翻转器的连接杆与所述窗扇相连;每个窗扇内安装有中空玻璃。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其中所述左侧框和右侧框上提拉翻转器槽后面设有相对布置的一对纱扇槽,该纱扇槽内安装有纱窗。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其中所述位于左侧框和右侧框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的深度为位于其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深度的二倍。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其中所述位于左侧框和右侧框前面的提拉翻转器外设有装饰板条。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在左侧框和右侧框上各自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提拉翻转器槽,位于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的深度深于位于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每个提拉翻转器槽内安装有一个提拉翻转器,相对布置的提拉翻转器的连接杆与窗扇相连。这样安装在窗框内的两扇窗扇均可以沿的左、右侧框上下移动、翻转,从而使最大通风面积几乎达到窗框洞口面积的100%;同时由于两窗扇均能翻转,也使擦洗、清洁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双翻转提拉窗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双翻转提拉窗的窗扇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分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双翻转提拉窗的横剖图;图5是本技术双翻转提拉窗的纵剖图;图6是本技术双翻转提拉窗的窗框、提拉翻转器和窗扇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双翻转提拉窗所使用的一种提拉翻转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双翻转提拉窗所使用的另一种提拉翻转器的结构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至图5。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包括由上框11、下框12、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组成的窗框1以及安装在窗框1内的窗扇7。其中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各自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提拉翻转器槽4和4′,在与所述提拉翻转器槽4和4′相反的另一面设有长方形槽口15,该长方形槽口15内填充泡沫塑料,使室内与室外隔温、隔气,以达到保温、防寒效果。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位于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的深度为位于其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的二倍,且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相应的提拉翻转器位置相对;每个提拉翻转器槽内安装有一个提拉翻转器5,相对布置的提拉翻转器的连接杆6与窗扇7相连;每个窗扇7内安装有中空玻璃8,窗扇的顶端两侧设有用于将窗扇定位到窗框上的插销12,窗扇的顶端中间安装有锁17。位于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前面的提拉翻转器外设有装饰板条11。在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提拉翻转器槽4′后面设有相对布置的一对纱扇槽9,该纱扇槽9内安装有纱窗10,这种外置式纱窗10一方面可以防止蚊虫等进入,另一方面也使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更加美观。在各个窗扇与窗框之间设有密封毛条。参见图6和图7。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其所使用的一种提拉翻转器5结构包括套管21、设置在套管21内的螺母22、与所述螺母22配合工作的螺杆23,在螺杆2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端部的圆孔内插入有翻转块25,翻转块25上设有连接杆插入口26,连接杆插入口26内插入有可以与翻转块25一同旋转的连接杆6(见图6)。安装时,根据窗扇的自重,确定螺杆23的初始旋转圈数,使旋转的扭力与窗扇的重量平衡,这样就能保证窗扇在任意位置停留,使用方便。将提拉翻转器5置于左、右框的提拉翻转器槽4和4′中,将套管一端固定,另一端的滑块24可以在左、右框的提拉翻转器槽4和4′中移动;而将其连接杆6与窗扇7相连接。参见图8。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其所使用的另一种提拉翻转器5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缠绕有弹簧钢片28的模块27,其内的弹簧钢片28伸出模块27,端部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上安装有连接杆6。安装时,根据窗扇的自重,确定模块27的个数,使多个弹簧钢片28的拉力与窗扇的重量平衡,这样就能保证窗扇在任意位置停留,使用方便。将提拉翻转器5置于左、右框的提拉翻转器槽4和4′中,将模块27固定在槽中,滑块24可以在左、右框的提拉翻转器槽4和4′中移动;而将其连接杆6与窗扇7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双翻转提拉窗,包括由上框(11)、下框(12)、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组成的窗框(1)以及窗扇(7),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各自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提拉翻转器槽(4),(4′),其中位于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的深度深于位于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且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相应的提拉翻转器槽位置相对;每个提拉翻转器槽内安装有一个提拉翻转器(5),相对布置的提拉翻转器的连接杆(6)与所述窗扇(7)相连;每个窗扇(7)内安装有中空玻璃(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翻转提拉窗,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上提拉翻转器槽(4′)后面设有相对布置的一对纱扇槽(9),该纱扇槽(8)内安装有纱窗(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翻转提拉窗,其特征是所述位于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的深度为位于其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4)深度的二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翻转提拉窗,其特征是所述位于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前面的提拉翻转器外设有装饰板条(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翻转提拉窗,其特征是所述位于左侧框(13)和右侧框(14)前面的提拉翻转器外设有装饰板条(11)。专利摘要一种双翻转提拉窗,包括由上框、下框、左侧框和右侧框组成的窗框以及窗扇。其中所述左侧框和右侧框上各自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提拉翻转器槽,其中位于后面的提拉翻转器槽的深度深于位于前面的提拉翻转器槽,且左侧框和右侧框上相应的提拉翻转器槽位置相对。每个提拉翻转器槽内安装有一个提拉翻转器,相对布置的提拉翻转器的连接杆与所述窗扇相连;每个窗扇内安装有中空玻璃。本技术的双翻转提拉窗,安装在窗框内的两扇窗扇均可以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忠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实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