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79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其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薄膜固定组件,其设置在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加热板,其设置在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薄膜进行加热;驱动组件,其与加热板相连,且适于驱动加热板运动;真空高压组件,其与工作台的吸气孔相连,且适于对薄膜与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Device for Preparing Vacuum Cladding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preparing vacuum coating parts. The device for preparing vacuum cladding includes: a worktabl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an air-breathing ho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wall and the side wall, a treatment tool suitable for fixing the workpiece to be covered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worktable, a film fixing component, which is arranged above the worktable and is suitable for fixing the film, and the film is covered on the worktable; a heating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ilm fixing component. It is also suitable for heating thin films, driving component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heating plates and are suitable for driving the movement of heating plates, and vacuum high-pressure component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holes of the worktable and are suitable for vacuum extraction of the cavity formed by thin films and the worktable. The device for preparing vacuum cladding parts does not nee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dies, and the product cost is low. It is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a variety of work pieces to be covered,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表面加工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上的覆膜件一般采用模内覆膜注塑技术(IML)进行加工,模内覆膜注塑技术是将油墨夹在薄膜片材和注塑料之间,用高温高压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其存在以下缺陷:(1)高温高压模具成本很贵,导致产品成本高;(2)技术难控制,良品率较难控制;(3)受到产品R角的限制,包覆弯不大,限制了使用范围。因此,现有的制备覆膜件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薄膜固定组件,所述薄膜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所述薄膜覆盖在所述工作台上;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所述薄膜进行加热;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板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加热板运动;真空高压组件,所述真空高压组件与所述吸气孔相连,且适于对所述薄膜与所述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利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可将待覆膜工件固定在工作台底壁的治具上,同时利用薄膜固定组件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进而将工作台置于加热板下方,利用驱动组件将加热板下降至与工作台的侧壁合拢,从而使加热板与薄膜接触,将薄膜加热软化,并使薄膜与工作台形成腔体。进一步地,利用真空高压组件由工作台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吸气孔将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的腔体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在薄膜与待覆膜工件之间形成真空,使薄膜完全贴合在待覆膜工件上。后续可利用驱动组件使加热板与工作台分离,取出覆膜件,然后将覆膜件四周的余膜切除,得到真空覆膜件成品。由此,本技术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任选的,所述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端。由此,在加热板的压覆下,薄膜与密封件接触,可以进一步提供薄膜与工作台侧壁的气密封,保证后续抽真空操作中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腔室的真空度,从而提高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上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任选的,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条。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00、薄膜固定组件200、加热板300、驱动组件400和真空高压组件500。其中,工作台100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110,工作台100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120;薄膜固定组件200设置在工作台100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210,并使薄膜210覆盖在工作台100上;加热板300设置在薄膜固定组件200上方,且适于对薄膜210进行加热;驱动组件400与加热板300相连,且适于驱动加热板300运动;真空高压组件500与吸气孔110相连,且适于对薄膜210与工作台100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利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可将待覆膜工件固定在工作台底壁的治具上,同时利用薄膜固定组件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进而将工作台置于加热板下方,利用驱动组件将加热板下降至与工作台的侧壁合拢,从而使加热板与薄膜接触,将薄膜加热软化,并使薄膜与工作台形成腔体。进一步地,利用真空高压组件由工作台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吸气孔将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的腔体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在薄膜与待覆膜工件之间形成真空,使薄膜完全贴合在待覆膜工件上。后续可利用驱动组件使加热板与工作台分离,取出覆膜件,然后将覆膜件四周的余膜切除,得到真空覆膜件成品。由此,本技术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参考图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密封件60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密封件600设置在工作台100的侧壁上端。由此,在加热板的压覆下,薄膜与密封件接触,可以进一步提供薄膜与工作台侧壁的气密封,保证后续抽真空操作中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腔室的真空度,从而提高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上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密封件600可以是设置在工作台100侧壁上端的一圈硅胶条。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的方法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薄膜固定组件,所述薄膜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所述薄膜覆盖在所述工作台上;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所述薄膜进行加热;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板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加热板运动;真空高压组件,所述真空高压组件与所述吸气孔相连,且适于对所述薄膜与所述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薄膜固定组件,所述薄膜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所述薄膜覆盖在所述工作台上;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所述薄膜进行加热;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剑章林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