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工具架及其高度调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070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工具架及其高度调整的方法,包括第一支承座(1)、第二支承座(2)、支撑架(3)和支承梁(4),所述的支撑架(3)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并且所述的支撑架(3)可相对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下移动,所述的支承梁(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支承梁(4)可相对支撑架(3)上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在竖直高度上调整建筑用工具架的高度,并且本申请还具有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

Construction Tool Frame and Its Height Adjust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tool rack and a method for height adjustment, including a first support (1), a second support (2), a support (3) and a support beam (4),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3) is detachably mounted on the first support (1) and the second support (2), and the support (3)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first support (1) and the second support (2),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beam (4) are respectively detachable and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3), and the support beam (4)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support frame (3).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tool rack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 for vertical height, and the appl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adju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工具架及其高度调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工具架及其高度调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内,建筑用的工具的摆放是很重要的,为解决建筑用工具的摆放问题,人们制作了工具架,用于挂载或者支撑建筑用工具,现有的工具架有钢材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工具架制作完成后,其高度和可挂载或者支撑的建筑用工具是固定的,如果要摆放其他的更大的工具,需要不同高度的工具架,而现有的工具架的高度是不能调整的,因此其适用范围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工具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用工具架不能根据需要调整高度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工具架,包括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支撑架和支承梁,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上,并且所述的支撑架可相对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上下移动,所述的支承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并且支承梁可相对支撑架上下运动。本申请带的工具架由可拆卸的两个支撑座、支撑架和支承梁构成,并且三者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调节,由此可根据需要调整整个建筑用工具架的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承座包括一根竖直的第一支撑筒和位于第一支撑筒两侧成八字形设置的第一倾斜支撑杆,所述的第一倾斜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筒的上部固定,所述的第二支承座包括一根竖直的第二支撑筒和位于第二支撑筒两侧成八字形设置的第二倾斜支撑杆,所述的第二倾斜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二支撑筒的上部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连接横杆和第二连接横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第一倾斜支撑杆的中部,并且第一连接横杆的中部与第一支撑筒固定,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倾斜支撑杆的中部,并且第二连接横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撑筒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杆、第二竖直支撑杆、第一水平连接杆和第二水平连接杆,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杆的上部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上部,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第一支撑筒内,第二水平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杆的下部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下部,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第二支撑筒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的下部开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支撑筒上开有一个可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设置第一销钉;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的下部开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支撑筒上开有一个可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内设置第二销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承梁包括支撑横杆、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所述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支撑横杆上靠近端部处,并且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与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的顶部竖直的开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深度大于第一定位柱的长度,所述的第一定位杆的下部设置在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的顶部竖直的开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深度大于第二定位柱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定位杆的下部设置在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的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分别设置在支撑横杆的两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的顶部沿着支撑横杆的长度方向开有贯穿其两侧并且可与支撑横杆相配合的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的顶部沿着支撑横杆的长度方向开有贯穿其两侧并且可与支撑横杆相配合的第二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定位柱上开有多个第五通孔,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上开有一个可与第五通孔相对应的第六通孔,所述的第六通孔和第五通孔内设置第三销钉,所述的第二定位柱上开有多个第七通孔,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上开有一个可与第七通孔相对应的第八通孔,所述的第八通孔和第七通孔内设置有第四销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倾斜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的第二倾斜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建筑用工具架的高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1,将第一竖直支撑杆的底部从第一支撑筒的顶部插入第一支撑筒内,根据建筑用工具架整体的高度使第二通孔与适当的第一通孔相对应,并将第一销钉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将支撑架安装的一侧在第一支承座上;步骤2,同步骤1,将支撑架的另一侧安装在第二支承座上;步骤3,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安装在第一竖直支撑杆顶部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竖直支撑杆顶部的第二定位孔内;步骤4,根据所需建筑用工具架的整体高度,使第六通孔与适宜的第五通孔对应,将第三销钉插入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内,实现支承梁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支撑杆的顶部的安装;步骤5,重复步骤4,将支承梁的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安装在一起。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在竖直高度上调整建筑用工具架的高度,并且本申请还具有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其中:1、第一支承座;2、第二支承座;3、支撑架;4、支承梁;5、第一支撑筒;6、第一倾斜支撑杆;7、第二支撑筒;8、第二倾斜支撑杆;9、第一连接横杆;10、第二连接横杆;11、第一竖直支撑杆;12、第二竖直支撑杆;13、第一水平连接杆;14、第二水平连接杆;15、支撑横杆;16、第一定位柱;17、第一固定套;18、第二固定套;19、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1、第二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的建筑用工具架,包括第一支承座1、第二支承座2、支撑架3和支承梁4,所述的支撑架3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并且所述的支撑架3可相对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支撑架3与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整建筑用工具架的高度,所述的支承梁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支承梁4可相对支撑架3上下运动,通过调整支承梁4与支撑架3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进一步的调整本申请的建筑用工具架的高度,由于支撑架3和支承梁4均可调整,所以本申请总体高度可以调整的范围更大。本申请中所述的第一支承座1包括一根竖直的第一支撑筒5和位于第一支撑筒5两侧成八字形设置的第一倾斜支撑杆6,本申请中八字形分布的第一倾斜支撑杆6对第一支撑筒5从两个点进行支撑,使用时结合第二支撑座2的两个支撑点,整个建筑用工具架与地面有四个接触的点,整个建筑用工具架的稳定性好,所述的第一倾斜支撑杆6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筒5的上部固定,所述的第二支承座2包括一根竖直的第二支撑筒7和位于第二支撑筒7两侧成八字形设置的第二倾斜支撑杆8,所述的第二倾斜支撑杆8的顶端与第二支撑筒7的上部固定。本申请设置有第一连接横杆9和第二连接横杆10,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第一倾斜支撑杆6的中部,并且第一连接横杆9的中部与第一支撑筒5固定,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倾斜支撑杆8的中部,并且第二连接横杆10的中部与第二支撑筒7固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承座(1)、第二支承座(2)、支撑架(3)和支承梁(4),所述的支撑架(3)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并且所述的支撑架(3)可相对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下移动,所述的支承梁(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支承梁(4)可相对支撑架(3)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承座(1)、第二支承座(2)、支撑架(3)和支承梁(4),所述的支撑架(3)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并且所述的支撑架(3)可相对第一支承座(1)和第二支承座(2)上下移动,所述的支承梁(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并且支承梁(4)可相对支撑架(3)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承座(1)包括一根竖直的第一支撑筒(5)和位于第一支撑筒(5)两侧成八字形设置的第一倾斜支撑杆(6),所述的第一倾斜支撑杆(6)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筒(5)的上部固定,所述的第二支承座(2)包括一根竖直的第二支撑筒(7)和位于第二支撑筒(7)两侧成八字形设置的第二倾斜支撑杆(8),所述的第二倾斜支撑杆(8)的顶端与第二支撑筒(7)的上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横杆(9)和第二连接横杆(10),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第一倾斜支撑杆(6)的中部,并且第一连接横杆(9)的中部与第一支撑筒(5)固定,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倾斜支撑杆(8)的中部,并且第二连接横杆(10)的中部与第二支撑筒(7)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3)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杆(11)、第二竖直支撑杆(12)、第一水平连接杆(13)和第二水平连接杆(14),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杆(11)的上部和第二竖直支撑杆(12)的上部,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11)的下端设置在第一支撑筒(5)内,第二水平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杆(11)的下部和第二竖直支撑杆(12)的下部,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12)的下端设置在第二支撑筒(7)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杆(11)的下部开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支撑筒(5)上开有一个可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设置第一销钉;所述的第二竖直支撑杆(12)的下部开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支撑筒(7)上开有一个可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内设置第二销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梁(4)包括支撑横杆(15)、第一定位柱(16)、第二定位柱(21)、第一固定套(17)和第二固定套(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德明诸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玉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