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515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吹气座,其上成型有容置腔;多个微型接头,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座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微型接头与外部气源连接;导流盖板,其紧固在所述吹气座的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端上;其中,所述导流盖板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凸台,所述导流盖板上还成型有竖直贯穿所述凸台用于插置针头的中空腔,所述凸台的侧壁上成型有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压气流旋转地喷射至位于所述针头底部的带有余胶的针尖的若干导流沟槽,所述吹气座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供所述凸台延伸出所述容置腔的第一通孔。该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A Cleaning Device for Needle Residual Glu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edle residual glue remov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ir blowing seat arranged on a support frame, on which a capacitive cavity is formed; a plurality of micro-joint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air blowing sea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ive cavity, and the micro-joints are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air source; a guide cover plate is fastened on the top opening end of the capacitive cavity of the air blowing seat; and a plurality of micro-joint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air blowing sea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ive cavity. A convex platform is formed on the bottom end surface of the diversion cover plate, and a hollow cavity is formed vertically through the convex platform for inserting a needle.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vex platform is formed with several diversion grooves that rotate the high-pressure airflow in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to the needle tip with residual glue at the bottom of the need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air blow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version grooves. The capacitiv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x platform to exte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of the capacitive cavity. The needle residual glue removal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胶清除设备
,尤其涉及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液晶屏通常采用点胶机进行自动点胶贴合。由于液体胶的粘度较大,每次点胶结束后点胶针头处都残留有余胶。点胶针头上的余胶具有两个不利之处:a)影响下一轮点胶的精度与美观;b)余胶干涸后点胶针头再次工作时新胶无法压出。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吹气座,其上成型有容置腔;用于向所述容置腔输送高压气流的多个微型接头,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座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微型接头与外部气源连接;一导流盖板,其紧固在所述吹气座的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端上;其中,所述导流盖板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凸台,所述导流盖板上还成型有竖直贯穿所述凸台用于插置针头的中空腔,所述凸台的侧壁上成型有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压气流旋转地喷射至位于所述针头底部的带有余胶的针尖的若干导流沟槽,所述吹气座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供所述凸台延伸出所述容置腔的第一通孔。优选的,所述凸台呈一顶端面至底端面的横截面逐渐变小的漏斗状或是倒置圆台状,所述凸台的侧壁为一曲面。优选的,所述导流沟槽为双曲线螺旋沟槽。优选的,所述凸台的底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所述凸台的底端部之间存在一供高压气流喷射至所述针尖的间隙。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一对立板、一紧固在所述立板顶部的支撑板,其中,所述吹气座紧固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工作时,带有余胶的所述针头的针尖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优选的,还包括一底板,所述支撑架的立板紧固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位于所述针头正下方的废胶盒。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面上开设一U形槽,所述废胶盒设置在所述U形槽内。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槽底紧固有一磁铁,所述废胶盒的底端面上紧固有一与所述磁铁相对的垫块。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槽底成型有一用于安装所述磁铁的第一凹槽,所述废胶盒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用于安装所述垫块的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磁铁的顶端面与所述U形槽的槽底齐平,所述垫块的底端面与所述废胶盒的底端面齐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其通过微型接头接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在进入容置腔后喷射到导流盖板的凸台上,高压气流在导流沟槽的导引下,一方面向下、另一方面高速旋转地喷射到针头上,将针头针尖上的余胶拧挤干净,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吹气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导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流盖板的凸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0、底板;11、磁铁;20、支撑架;21、立板;22、支撑板;221、第二通孔;30、吹气座;31、第一通孔;40、微型接头;50、导流盖板;51、凸台;52、导流沟槽;53、中空腔;60、废胶盒;61、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支撑架20上的吹气座30,其上成型有容置腔;用于向所述容置腔输送高压气流的多个微型接头40,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座30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微型接头40与外部气源连接;一导流盖板50,其紧固在所述吹气座30的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端上;其中,所述导流盖板50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凸台51,所述导流盖板50上还成型有竖直贯穿所述凸台51用于插置针头的中空腔53,所述凸台51的侧壁上成型有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压气流旋转地喷射至位于所述针头底部的带有余胶的针尖的若干导流沟槽52,所述吹气座30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供所述凸台51延伸出所述容置腔的第一通孔31。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凸台51呈一顶端面至底端面的横截面逐渐变小的漏斗状或是倒置圆台状,所述凸台51的侧壁为一曲面。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所述导流沟槽52为双曲线螺旋沟槽。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凸台51的底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内,且所述第一通孔31的孔壁与所述凸台51的底端部之间存在一供高压气流喷射至所述针尖的间隙。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架20包括一对立板21、一紧固在所述立板21顶部的支撑板22,其中,所述吹气座30紧固在所述支撑板22上,所述支撑板22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31相对的第二通孔221,工作时,带有余胶的所述针头的针尖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21内。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还包括一底板10,所述支撑架20的立板21紧固在所述底板10上,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一位于所述针头正下方的废胶盒60。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10的顶端面上开设一U形槽,所述废胶盒60设置在所述U形槽内。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U形槽的槽底紧固有一磁铁11,所述废胶盒60的底端面上紧固有一与所述磁铁11相对的垫块61。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U形槽的槽底成型有一用于安装所述磁铁11的第一凹槽,所述废胶盒60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用于安装所述垫块61的第二凹槽。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磁铁11的顶端面与所述U形槽的槽底齐平,所述垫块61的底端面与所述废胶盒60的底端面齐平。该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针头插置在所述中空腔53内且使得所述针头的针尖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21内,针头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高压气流能够较为高效的将针头上的余胶清除干净,具体的,高压气流通过微型接头40进入容置腔后喷射到导流盖板50的凸台51上,高压气流在导流沟槽52的导引下,一方面向下、另一方面高速旋转地喷射到针头上,将针头针尖上的余胶拧挤干净。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支撑架(20)上的吹气座(30),其上成型有容置腔;用于向所述容置腔输送高压气流的多个微型接头(40),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座(30)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微型接头(40)与外部气源连接;一导流盖板(50),其紧固在所述吹气座(30)的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端上;其中,所述导流盖板(50)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凸台(51),所述导流盖板(50)上还成型有竖直贯穿所述凸台(51)用于插置针头的中空腔(53),所述凸台(51)的侧壁上成型有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压气流旋转地喷射至位于所述针头底部的带有余胶的针尖的若干导流沟槽(52),所述吹气座(30)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供所述凸台(51)延伸出所述容置腔的第一通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支撑架(20)上的吹气座(30),其上成型有容置腔;用于向所述容置腔输送高压气流的多个微型接头(40),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座(30)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微型接头(40)与外部气源连接;一导流盖板(50),其紧固在所述吹气座(30)的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端上;其中,所述导流盖板(50)的底端面上成型有一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凸台(51),所述导流盖板(50)上还成型有竖直贯穿所述凸台(51)用于插置针头的中空腔(53),所述凸台(51)的侧壁上成型有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压气流旋转地喷射至位于所述针头底部的带有余胶的针尖的若干导流沟槽(52),所述吹气座(30)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供所述凸台(51)延伸出所述容置腔的第一通孔(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1)呈一顶端面至底端面的横截面逐渐变小的漏斗状或是倒置圆台状,所述凸台(51)的侧壁为一曲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槽(52)为双曲线螺旋沟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余胶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1)的底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内,且所述第一通孔(31)的孔壁与所述凸台(51)的底端部之间存在一供高压气流喷射至所述针尖的间隙。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