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34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摩机芯,具有按摩元件和驱动按摩元件产生按摩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元件具有第一传热单元、连接于第一传热单元上的第二传热单元,以及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的按摩轮;所述第一传热单元或第二传热单元容纳有发热元件;所述按摩轮上具有间隔配置的多个出气通道,各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按摩轮的按摩面上,各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对应于所述第二传热单元的散热面。本方案有助于提高有效作用于用户的热量的比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按摩机。

A massage machine core and massag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ssage machine core, which has a massage element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driving the massage element to generate massage action. The massage element has a first heat transfer unit, a second heat transfer uni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unit, and a massage wheel set on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unit.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unit or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unit contains a heating element. The upper part has a plurality of air outlets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air outlets of the air outlets are located on the massage surface of the massage wheel, and the air inlets of the air outlets correspond to the heat dissipation surface of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unit. This scheme can help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heat that can effectively act on user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massag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本技术涉及按摩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1080039555.7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按摩机具有带加热功能的按摩元件。该方案通过第一传热单元和第二传热单元相配合的方式提高了热传递的范围。该技术方案尽管客观上提高了热传递的范围,但仍存在热能损耗大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实际按摩时,按摩元件与用户距离最为接近的部分是按摩轮,第一传热单元和和第二传热单元与用户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且由于第一传热单元和和第二传热单元的发热面并非定向的,使得能够有效传递到用户的热量整体比例较低。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按摩机芯的按摩元件的热能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按摩机芯,具有按摩元件和驱动按摩元件产生按摩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元件具有第一传热单元、连接于第一传热单元上的第二传热单元,以及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的按摩轮;所述第一传热单元或第二传热单元容纳有发热元件;所述按摩轮上具有间隔配置的多个出气通道,各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按摩轮的按摩面上,各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对应于所述第二传热单元的散热面。较佳地,所述第二传热单元的散热面上具有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的导气槽。较佳地,所述按摩元件具有用以容纳所述第一传热单元的容置部,所述第一传热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部的容置腔内;所述容置部具有连通容置腔的进气管,所述导气槽连通所述容置腔;空气可沿所述进气管流入所述容置腔,并沿所述导气槽流动至所述出气通道。较佳地,所述容置部包含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支撑臂和配置于支撑臂上的外盖,所述进气管配置于所述外盖上。较佳地,所述外盖和所述进气管为一体成型结构。较佳地,所述按摩元件还包含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的散热套筒、套设于散热套筒上的轴套组件和套设于所述轴套组件的垫圈,所述按摩轮套设于所述垫圈;所述散热套筒具有对应于出气通道的进气口的第一通孔,所述轴套组件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的间隙,所述垫圈具有对应于所述间隙的第二通孔。较佳地,所述按摩元件还包含垫片和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沿轴向将所述垫片固定于所述散热套筒上。较佳地,所述多个出气通道沿按摩轮的周向间隔配置,各出气通道沿按摩轮的径向延伸,所述导气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按摩轮的转动中心线平行。较佳地,所述发热元件上连接有热敏电阻1,所述热敏电阻连接于按摩机芯的控制机构上。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按摩机,具有机架和配置于机架上的按摩机芯,所述按摩机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摩机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本方案通过在按摩轮上开设出气通道,使得第二传热单元所传递的热量可直接传递至按摩轮的按摩面上,相较于CN201080039555.7的方案,本方案有助于提高有效作用于用户的热量的比例;2、通过在第二传热单元的散热面形成导气槽,相较于CN201080039555.7的方案,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第二传热单元的散热面的面积,另一方面,在第一传热单元配置于容置部后,导气槽兼具作为热量传递通道的作用,使得第一传热单元的热量可沿导气槽流入出气通道,以便进一步提高有效作用于用户的热量的比例;3、通过配置容置部,当空气沿进气管流入容置腔时,可带动第一传热单元的热量沿导气槽流入出气通道,相较于CN201080039555.7的方案,配置容置部可避免第一传热单元的热量四散导致有效作用于用户的热量比较较低的问题;4、通过配置连接于按摩机芯的控制机构上的热敏电阻,可方便用户灵活调整发热元件的发热功率。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按摩机芯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按摩元件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按摩元件的分解图;图4绘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按摩元件的截面图;图5绘示了第二传热单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按摩机芯具有按摩元件1和驱动按摩元件产生按摩动作的驱动机构,按摩元件1具有第一传热单元2、连接于第一传热单元2上的第二传热单元3,以及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3的按摩轮4;第一传热单元2容纳有发热元件5;按摩轮4上具有间隔配置的多个出气通道4A,各出气通道4A的出气口位于按摩轮4的按摩面上,各出气通道4A的进气口对应于第二传热单元3的散热面。按摩机芯的驱动机构可驱动按摩元件1的产生揉捏、敲击或顶压等按摩动作,驱动机构可采用业界习知之技术,故不再赘述。按摩轮4可为图1中的四个,但亦可根据实际按摩机芯的配置需要进行选择。发热元件5例如为PTC发热元件。第一传热单元2和第二传热单元3可采用铝材或铜材等材料形成,两者可通过铆接方式配置为一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传热单元3可具有容腔,发热元件可配置于其容腔内。第二传热单元3的散热面上具有与出气通道4A连通的导气槽3A。多个出气通道4A沿按摩轮4的周向间隔配置,各出气通道4A沿按摩轮4的径向延伸,导气槽3A的延伸方向与按摩轮4的转动中心线平行。然而,出气通道4A和导气槽3A的结构可根据实际产品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按摩元件1具有用以容纳第一传热单元2的容置部6,第一传热单元2配置于容置部6的容置腔6A内;容置部6具有连通容置腔6A的进气管6B,导气槽3A连通容置腔6A;空气可沿进气管6B流入容置腔6A,并沿导气槽3A流动至出气通道4A。在本实施例中,容置部6包含连接驱动机构的支撑臂7和配置于支撑臂7上的外盖8,进气管6B配置于外盖8上。本实施的外盖8和进气管6B为一体成型结构,但两者亦可为分开成型的结构。按摩元件1还包含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3的散热套筒10、套设于散热套筒10上的轴套组件11和套设于轴套组件11的垫圈13,按摩轮4套设于垫圈13;散热套筒10具有对应于出气通道4A的进气口的第一通孔10A,轴套组件11具有对应于第一通孔10A的位置的间隙11A,垫圈13具有对应于间隙11A的第二通孔13A。按摩元件还包含垫片14和紧固螺丝15,紧固螺丝15沿轴向将垫片14固定于散热套筒10上。散热套筒10与容置部6相配合形成一个供空气流动的腔室,流入该腔室的空气可与第一传热单元和第二传热单元充分接触后自出气通道4A散出,提高了散热的速率。本技术的按摩机芯还具有用以驱动空气进入进气管6B的元件(图未示),该元件例如为常见的气泵。散热套筒10的形状可为图示中的筒状结构,第一通孔10A位于散热套筒10的外周上。本实施例的散热套筒10的底部还具有第三通孔10B,垫片14具有对应于该第三通孔10B的第四通孔14A。空气可沿导气槽3A、第三通孔10B和第四通孔14A将部分热量自按摩轮4的侧部带出,进而当按摩轮4沿用户颈部侧方对用户进行按摩时,该部分热量可对用户进行热按摩。本实施例的轴套组件11包含第一轴套12和第二轴套13,第一轴套12和第二轴套13沿按摩轮4左右两侧配置于按摩轮4上,垫圈13支撑于第一轴套12和第二轴套13之间。发热元件5上还可连接有热敏电阻16,热敏电阻16可连接于按摩机芯的控制机构上。控制机构可根据热敏电阻16的电阻情况判断发热元件5的发热功率,用户可通过控制机构灵活控制发热元件5的发热功率。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按摩机,具有机架和配置于机架上的按摩机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机芯,具有按摩元件(1)和驱动按摩元件产生按摩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元件(1)具有第一传热单元(2)、连接于第一传热单元(2)上的第二传热单元(3),以及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3)的按摩轮(4);所述第一传热单元(2)或第二传热单元(3)容纳有发热元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4)上具有间隔配置的多个出气通道(4A),各所述出气通道(4A)的出气口位于按摩轮(4)的按摩面上,各所述出气通道(4A)的进气口对应于所述第二传热单元(3)的散热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机芯,具有按摩元件(1)和驱动按摩元件产生按摩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元件(1)具有第一传热单元(2)、连接于第一传热单元(2)上的第二传热单元(3),以及套设于第二传热单元(3)的按摩轮(4);所述第一传热单元(2)或第二传热单元(3)容纳有发热元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4)上具有间隔配置的多个出气通道(4A),各所述出气通道(4A)的出气口位于按摩轮(4)的按摩面上,各所述出气通道(4A)的进气口对应于所述第二传热单元(3)的散热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单元(3)的散热面上具有与所述出气通道(4A)连通的导气槽(3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元件(1)具有用以容纳所述第一传热单元(2)的容置部(6),所述第一传热单元(2)配置于所述容置部(6)的容置腔(6A)内;所述容置部(6)具有连通容置腔(6A)的进气管(6B),所述导气槽(3A)连通所述容置腔(6A);空气可沿所述进气管(6B)流入所述容置腔(6A),并沿所述导气槽(3A)流动至所述出气通道(4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6)包含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支撑臂(7)和配置于支撑臂(7)上的外盖(8),所述进气管(6B)配置于所述外盖(8)上。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寒李敬忠沈晓煌喻义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