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强专利>正文

茶粕茶蒲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0301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茶粕茶蒲不用任何化学试剂提取,在去杂干燥后,纯物理方法进行粉碎或超细粉碎;然后对加工后的粉剂产品,检测其中的茶多酚、茶单宁或原花青素及茶皂素等活性成份的含量;然后将粉剂产品直接或加适当的赋形剂加工后适当剂型后,作成食品级添加剂,按0.1‑10%的剂量直接添加使用;或按保健品每天适量经口服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用途广,使用方便,易推广普及。

Application of tea meal and cattail in food and health products

The invention extracts tea pulp from tea meal without any chemical reagent, crushes it by pure physical method or ultra-fine crushing after removing impurities and drying; then detects the content of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tea polyphenols, tea tannins or proanthocyanidins and tea saponin in the processed powder products; and then adds the powder products directly or after processing with appropriate excipients into food-grade additives. The additive is directly added and used at the dosage of 0.1 10%, or orally taken at an appropriate amount every day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the use is wide, the use is conveni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is ea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粕茶蒲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山茶属植物副产品加工应用领域,涉及将茶粕茶蒲直接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16个术语,其术语名称,特作如下说明和解释;当本专利所指的术语与行业术语有冲突,行业术语其完全共性或共同的部分,专利技术人均予认可;若行业术语的定义及内涵本身并不清晰或无标准共识时,以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定义为准,并首选作广义性的或扩张性的解释,除非另有特别地说明,最终有歧议的词语解释权归本专利专利技术人和申请人所有。1.油茶树:也称山茶树,指山茶科(Theacea)山茶属(Camellia.Linnaeus)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果实用于榨油,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多年生乔木或灌木树种的统称。包括分布最广的普通油茶(C.OleiferaAbel)、小果油茶(C.meiocarpa)、滇山茶(C.reticulata)、浙江红花油茶(C.chekangoleosa)、攸县油茶(C.yuhsiensis)和越南油茶(C.vietnamensis)等地方油茶,也包括兼具观赏和产油双功能的各类山茶树。2.茶树:也称茶叶树,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Sinensis(Linnaeus)O.Kuntze植物;其叶子或芽经适当加工后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包括绿茶(龙井茶、珠茶、黄山毛峰、都匀毛尖等)、红茶(祁门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等)、乌龙茶(铁观音茶、武夷岩茶、凤凰单枞茶等)、白茶(白毫银针茶、白牡丹茶、贡眉茶等)、黄茶(蒙顶黄芽茶、霍山黄芽茶、君山银针茶等)、黑茶、普洱茶等各类茶树。3.茶籽:包括山茶油籽(也称油茶籽)和茶叶籽,是茶果的种籽;茶籽中茶籽壳(也称茶籽内壳)约占茶籽总重量的1/3,茶籽仁(也称茶仁)约占重量的2/3。呈茶褐色或黑色,多呈三角状,有光泽;油茶籽外层为外种皮或称为果壳,也就是茶(果)蒲;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发表的文献中称为茶籽壳的,其实质上就是茶蒲,要多加小心,以防混淆,造成错误判断。4.茶叶籽:即日常中饮用的各类茶(叶)树的果实,为茶叶生产的副产品。5.茶蒲:或称茶果蒲,有的地方也称为茶包;指的是油茶果或茶叶籽的外果皮(壳),果皮多呈扁圆形或橄榄形。约占茶果总重量的2/3;在本专利中,不仅包括上述油茶树果和茶叶籽的果皮(大而厚的外种皮,也可称为茶果壳);同时也特别强调,本专利中的茶蒲还包括油茶籽和茶叶籽的内壳(薄小的内种皮,也可称为茶籽壳),茶籽内壳重约为茶籽总重的1/3。6.茶粕:其本质就是在将茶籽加工为茶油的过程中或结束后的所剩下的所有固体下脚料,属于副产品;在本专利中是广义的茶粕,包括油茶饼、油茶粕、茶叶籽粕和茶叶籽饼;有的地方也称茶麸、茶枯、油茶饼粕、油茶籽粕;或茶叶籽麸(枯、粕、饼);提油工艺有木榨和机榨,或化学法浸提;通常机械物理压榨后称饼,化学溶剂浸出后称粕。本专利中的茶粕,没有经过任何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即所谓的如脱毒、去毒或发酵等其他工艺再加工;本专利中所指的茶粕,也包括了茶饼在内,因茶饼粉碎后,就成粉状茶粕,本质上可视为成份相同或等同。茶粕因产地土壤、气候、品种、加工方法以及检测方法等的不同,茶粕中主要活性成份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如一般茶粕中茶皂素的含量在10%以上,高的可达18%左右或更高,常规含量在15%左右;单宁(茶多酚)含量在1.0%以上,有的可高达2.0%或3.0%;茶粕通常都呈紫褐色或淡褐色;有饼状、片状、颗粒、细粉状、偶有片状等多种物理形态;包括含残油茶粕和无油茶粕;包括带草茶粕和无草茶粕。7.茶精粉:将茶粕或其加工后的粉状,与茶蒲或其加工后的粉状,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粉料或经再加工成的粉料,称为茶精粉,以利于准确理解此术语。8.茶油:以茶叶籽或油茶(山茶)籽为原料,经过压榨和或浸提等方法而获得的油制品。9.茶多酚TeaPolyphenols:指来源于茶(叶)树和油茶树中各类部位,其分子结构中有若干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份总称;包括黄酮类、单宁(包括缩合单宁,也称原花青素),花色苷和酚酸(含缩酚酸)等;其来源包括茶叶、茶粕、茶蒲等茶科植物各部位。10.单宁Tannin:也称鞣质,其他领域也称为栲胶;是植物多酚的一类,其传统定义是指“能沉淀蛋白质(还包括生物碱、明胶)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通常为分子量在500~3000,甚至5000之间的酚类化合物。11.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属于为缩合单宁(CT),也有人称为原花色素,是由单体黄烷-3-醇类物质以不同聚合度连接而成的多酚类化合物,在结构上由不同数量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通常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或三,四聚体;目前将二~五聚体称为低聚体(简称OPC),将六聚体及以上称为高聚体(PPC)之分。目前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具有广泛的生化和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护肝解毒、抗菌及抗癌等功能,目前已经成为医药、保健品的重要原料及食品、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12.茶皂素Teasaponin:也称山茶皂甙或油茶皂苷,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包括油茶和茶树等)中各类皂素的统一称呼,为主体结构相似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的同系混合物;其单体结构由皂苷元、糖链、糖醛酸或有机酸组成,具有皂甙的通性。茶皂素具有苦辛辣味,明显地刺激鼻粘膜,并具有溶血性等特征,被一些营养学专家认为是抗营养因子。13.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狭义是指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类化合物,称为黄酮类化合物。通常为黄色,4位具有酮式羰基,最多见的就是2一苯基色原酮(2-苯基苯并γ吡喃酮)类,即黄酮醇;广义是指凡两个苯环(A环、B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类成份称为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6C-3C-6C的基本骨架,且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取代基。本专利中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上述两种定义。14.茶粕茶蒲中成份含量和相关项目的检测方法,若无特殊说明,首选按以下法进行检测。1)茶多酚检测:可参考GB/T8313-2008标准或其他食品级产品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2)茶皂素采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的重量法进行检测,或按HG/T4492-2013进行检测。3)茶粕按GB/T7462检测所产泡沫的体积。4)单宁按GB/T15686-2008或LY/T1083--2008标准测定的国家标准测定。15.Hormesis:中文译为毒物兴奋效应或低剂量促进效应;是用来描述毒性因子的专业术语。这种剂量-效应关系模型,既不是传统毒物风险评估中应用最多的阈值模型(thresholdmodel),也不是线性非阈值模型(linearnon-thresholdmodel),而是双相剂量效应模型,也可称为U型或J型曲线模式,即高剂量时致毒因素(如有毒物质)对生物体有害,而低剂量时对生物体有益。16.茶粕茶蒲的剂量效应模式,完全符合Hormesis的双相剂量效应模型
技术介绍
(一):关于茶粕的相关技术背景介绍我国是油茶大国,据统计每年茶油产量约为50万吨,同时伴随而产生的油茶副产品茶粕约150万吨;油茶多长在南方丘陵山区,深加工比例都不大,目前大部分茶粕仍旧被当作农业肥料、鱼塘清塘剂来使用;也有一部分用来作为原料,从中提取高浓度的茶皂素,用于洗化、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茶粕茶蒲直接用于食品中使用方法,其特征于:先将茶粕和或茶蒲,去杂干燥后,物理粉碎成80‑120目;接着检测其中的活性成份,所述活性成份包括茶皂素、茶多酚,茶单宁或原花青素;直接或加辅料制成产品即得产品或茶精粉。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6 CN 20171083046341.茶粕茶蒲直接用于食品中使用方法,其特征于:先将茶粕和或茶蒲,去杂干燥后,物理粉碎成80-120目;接着检测其中的活性成份,所述活性成份包括茶皂素、茶多酚,茶单宁或原花青素;直接或加辅料制成产品即得产品或茶精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于:茶粕、茶蒲或茶精粉的用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食品原料的0.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于:茶粕、茶蒲或茶精粉的优选用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食品原料的05-5%。4.茶粕茶蒲直接用于保健品中使用方法,其特征于:先将茶粕和或茶蒲,去杂干燥后,物理粉碎成120目或超细粉碎为300目;接着检测其中的活性成份;直接或加辅料制成产品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强张景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