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泌乳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214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52
一种奶牛泌乳调节剂,它涉及一种调节剂,它解决了现有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料添加剂,普遍存在对产奶量影响较小的问题。奶牛泌乳调节剂由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麦蓝菜和蒲公英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奶牛泌乳调节剂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奶牛泌乳调节剂饲喂后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为23.48kg/头.d,比注射前提高13.44%;饲喂试验组与饲喂前相比乳脂率提高7.29%;乳糖含量提高8.12%;其乳蛋白提高3.49%,非脂固形物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剂在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和改善乳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奶牛泌乳调节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利于大规模化生产,经济价值可观。

A Lactation Regulator for Dairy Cows

A dairy cow lactation regulator relates to a regulator, which solves the existing feed additives for improving milk production of dairy cows, and generally has less impact on milk production. Dairy cow lactation regulator consists of freeze-dried Bacillus natto, freeze-dried Leptococcus enterococcus, Brassica oleracea and dandelion. The lactation regulator of the inven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ilk production. The average milk production of dairy cows fed with the lactation regulator is 23.48 kg/head.d, which is 13.44%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jection; the milk fat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7.29%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feeding; the lactose content is 8.12% higher; the milk protein content is increased by 3.49%, and the content of non-fat solids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ctation regulator is promoting the milk production. It has a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milk yield and milk quality of dairy cow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cow lactation regulator is simple, conducive 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has considerable economic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奶牛泌乳调节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剂。
技术介绍
我国奶牛业普遍存在产乳量低、奶牛发病率高等严重问题,产奶量低、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相对不高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药等天然活性物质对奶牛乳腺泌乳代谢功能调控机理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奶牛乳产量、改善奶牛乳品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应用价值。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中药用于增奶,具有毒副作用小、价格低、无抗药性、无残留等独特优势。将中草药作为催奶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最早源于中国。目前已经有许多催奶方剂用于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奶牛产乳量。同时一些催乳的天然中药及其制剂在临床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在畜牧业方面,很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可以提高各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Lehloen-ya等通过试验研究了丙酸菌作为益生菌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PlumedFerrerC.王士长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试验末重,同时采食量和饲料报酬明显提高(PlumedFerrerC,2004;王士长,2007)。曹日亮等研究了益生菌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益生菌对育肥猪有促生长、增强免疫功作用(曹日亮,2008)。在反刍动物养殖上,有资料表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牛奶中的乳脂、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物得产量(刘彩娟,2011)。刁其玉等报道,向饲料中加入益生菌制剂对反刍动物生产和健康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刘彩娟,2010;刁其玉,2002)。相对于猪和禽类而言,反刍动物使用益生菌还较少,但益生菌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用来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料添加剂,普遍存在对产奶量影响较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料添加剂,普遍存在对产奶量影响较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奶牛泌乳调节剂。奶牛泌乳调节剂按质量分数比由0.8~2份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0.8~2份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1.5~3份麦蓝菜和1.5~3份蒲公英组成;其中纳豆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92068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肠膜明串球菌的保藏编号为ATCC8293。本专利技术奶牛泌乳调节剂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奶牛泌乳调节剂饲喂后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为23.48kg/头.d,比注射前提高13.44%,差异显著(P<0.05);饲喂试验组与饲喂前相比乳脂率提高7.29%,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提高8.12%,差异显著(P<0.05);其乳蛋白提高3.49%,非脂固形物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调节剂在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和改善乳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奶牛泌乳调节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利于大规模化生产,经济价值可观。本专利技术中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r.)Gracke,麦蓝菜是石竹科麦蓝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奶米、王不留行、大麦牛、麦蓝子、留行子等。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王不留行属Vaccaria科名: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我国的麦蓝菜具有丰富的资源,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以河北产量最大。为传统常用中药,味微苦,性平,入肝、胃两经,主入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因其善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故能上通乳汁。据《本草纲目》记载,麦蓝菜的药用部位多为根,茎,叶,花与种子并用,而目前则用种子。麦蓝菜的主要功能为催乳。《本草纲目》:“王不留行,多生麦地中。苗高者一、二尺。三、四月开小花如铎铃状,红白色。结实如灯笼草子,壳有五棱,壳内包一实,大如豆,实内细子,大如菘子,生白熟黑,正圆如细珠可爱”(劳爱娜等,2002)。《本草纲目》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本草纲目》中的这种说法来源甚早,西晋时文学家左思就用诗词具体作了记载:“产后乳少听吾言,山甲留行不用煎,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涌泉”(巴音吉日嘎拉等,2003)。麦蓝菜除具有催乳功能外,麦蓝菜还可以治疗痛经、闭经、乳痈肿痛;也可治疗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以及带状疱疹等。本专利技术中蒲公英(TaraxacuMogono,TM)是药食同源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作为食品,蒲公英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中药,其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健胃消炎、保肝利胆等功效。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生用,各地均产。其性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健胃消炎、保肝利胆等功效。蒲公英有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根据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蒲公英主要含有多糖、黄酮、有机酸、三萜、植物甾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凡治疮毒、疔毒,以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外敷患处,或单独煎水内服。国外学者先后从蒲公英中分得10种胡萝卜素、8种三萜化合物、7种甾醇、20种黄酮、4种倍半萜内酯以及香豆素等等物质(王豪,2007)。《医林纂要》指出:“蒲公英,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土之功。通乳法,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明热也。”《本草正义》也说:“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效捷。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奶牛泌乳调节剂按质量分数比由0.8~2份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0.8~2份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1.5~3份麦蓝菜和1.5~3份蒲公英组成;其中纳豆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92068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肠膜明串球菌的保藏编号为ATCC8293。本实施方式中纳豆芽孢杆菌和肠膜明串球菌的保藏日期均为本专利技术申请日前;两种菌均购自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本实施方式奶牛泌乳调节剂的制备:将麦蓝菜和蒲公英粉碎,然后加入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和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混合均匀,即得到奶牛泌乳调节剂。本实施方式奶牛泌乳调节剂的用法:按质量比1∶500将奶牛泌乳调节剂和奶牛饲料混合。本实施方式奶牛泌乳调节剂的用量:每头奶牛每天用量为150g~200g。本实施方式奶牛泌乳调节剂,按照其用法用量饲喂奶牛,统计结果:奶牛泌乳调节剂饲喂后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为23.48kg/头.d,比注射前提高13.44%,差异显著(P<0.05);饲喂试验组与饲喂前相比乳脂率提高7.29%,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提高8.12%,差异显著(P<0.05);其乳蛋白提高3.49%,非脂固形物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调节剂在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和改善乳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奶牛泌乳调节剂按质量分数比由1份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1份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2份麦蓝菜和2份蒲公英组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奶牛泌乳调节剂按质量分数比由1.5份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1.5份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2.5份麦蓝菜和2.5份蒲公英组成。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奶牛泌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奶牛泌乳调节剂按质量分数比由0.8~2份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0.8~2份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1.5~3份麦蓝菜和1.5~3份蒲公英组成;其中纳豆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92068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肠膜明串球菌的保藏编号为ATCC829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牛泌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奶牛泌乳调节剂按质量分数比由0.8~2份冻干的纳豆芽孢杆菌、0.8~2份冻干的肠膜明串球菌、1.5~3份麦蓝菜和1.5~3份蒲公英组成;其中纳豆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92068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肠膜明串球菌的保藏编号为ATCC829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钰昊奶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