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泉泉专利>正文

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016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领域。该荞麦霜霉病防治剂,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2‑5份、枫香脂5‑10份、虎杖2‑5份、白背叶根2‑5份、鬼箭羽3‑7份、樟木叶40‑50份、乙醇10‑15份、石油醚20‑30份、硫酸锌2‑5份、硼酸3‑7份、甘油5‑10份、软化水10‑15份、蒸馏水2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治剂有着较强的抗病毒性能,尤其对荞麦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还能达到防霉、驱虫的效果。

A buckwheat downy mildew control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ckwheat downy mildew control ag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esticides. The buckwheat downy mildew control agent wa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weight fractions of raw materials: sodium dichlisocyanuric sodium 2 5 parts, Maple resin 5 10 parts, Maple resin 5 10 parts, Polygonum cuscuscuscuscuscuscuscuscuscus 2 5 parts, Polygonum cuscuscuscuscuscus feafeather 3 7 parts, camphorwood leaf 40 50 parts, ethanol 10 15 parts, petroleum ether 20 30 parts, zinc sulfate 2 5 parts, zinc sulfate 2 5 parts, boric acid 3 7 parts, boric acid 3 3 Fifteen copies and 20 to 30 copies of distilled water. The control ag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strong anti-virus performance, especially has obvious control effect on Buckwheat downy mildew, and can also achieve the effect of anti-mildew and insect repell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荞麦是蓼科荞麦属的植物,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原产于亚洲,种子为不规整三棱锥形,种皮坚韧,呈深褐或灰色,花为白色,由蜂等昆虫传粉,虽然其种子用作谷物,但荞麦并非谷类禾草。荞麦是直立茎的,且其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短,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荞麦下种晚,在比较凉爽的气候下开花,可以作为饲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盖植物。荞麦霜霉病主要侵害荞麦的叶片,多侵染处在幼苗期、花蕾期以及开花期的叶片。在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叶片上有失绿斑病,病斑的边缘界限明显,并且在病斑的背面生有淡白色的霜状霉层,此为病原菌的孢囊梗与孢子囊,叶片一般从下向上发病,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发生卷曲、枯黄、脱落,最后死亡,从而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目前大多使用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苯甲酰脲类和生化等农药经复配组合已使原有的毒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由于累年使用的结果,致使病毒体耐药性和抗药性逐年加强,交替使用的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农药的实际稀释量已远远超出其限用范围,农产品化学物残留远达不到无公害的要求,逐年增加的农药需求量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其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更不容忽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提供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2-5份、枫香脂5-10份、虎杖2-5份、白背叶根2-5份、鬼箭羽3-7份、樟木叶40-50份、乙醇10-15份、石油醚20-30份、硫酸锌2-5份、硼酸3-7份、甘油5-10份、软化水10-15份、蒸馏水20-30份。优选的是所述乙醇质量分数为75%。所述石油醚为分析纯。该荞麦霜霉病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枫香脂、虎杖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2mm,切片面积小于4cm2,切片完成后混合放入软化水中进行大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h,煎煮完成后进行过滤,再将得到的滤液与二氯异氰尿酸钠混合,得混合液;(2)将白背叶根、鬼箭羽混合粉碎,过100目筛,然后放入乙醇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进行抽滤,再将滤液与硫酸锌、硼酸混合,然后加入甘油并搅拌30min,搅拌完成后再将其密封放于30℃的恒温箱中;(3)将樟木叶粉碎,过80目筛,然后放入石油醚中进行浸提,浸提完成后进行过滤,分别得滤液与滤渣;(4)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放入旋转蒸发仪中进行减压浓缩,然后将减压浓缩后的浓缩物与蒸馏水以及步骤(3)得到的滤渣混合放入蒸馏釜中进行蒸馏,当蒸馏釜内温度达到100℃时,打开与蒸馏釜相连接的冷凝器,接通冷却水,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凝器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控制在35-40℃;(5)当步骤(4)中蒸馏釜内温度上升至130℃时,开始计算蒸馏时间并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凝器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控制在28-33℃,并持续蒸馏2h,然后再次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凝器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控制在20-25℃,并继续蒸馏2h,蒸馏完成后收集由冷凝器冷却得到的混合液;(6)将步骤(2)中置于恒温箱中的物质取出并与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混合,然后将恒温箱温度调至45℃,再放入得到的混合物并开始计时,达到24h时恒温放置完成,然后将混合物取出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搅拌完成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霜霉病防治剂。所述步骤(2)中回流提取温度为70℃,时间为1h。所述步骤(4)中减压浓缩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4)中蒸馏时通入蒸汽直接进行加热。所述步骤(4)中蒸馏时蒸馏釜内的真空度为-0.06--0.08MPa,蒸馏温度为120-150℃。所述步骤(6)中所得的霜霉病防治剂加20倍水稀释后喷洒,用于荞麦霜霉病的防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有效利用了植物中所含的抑菌、抗病毒成分,使得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广泛的应用。其中,通过对枫香脂、虎杖的煎煮使其有效成分得以释放,这两者的结合可使本身的抑菌解毒效果大大加强,再向其中加入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干扰酶系统生理生化,影响DNA的合成,使病原菌迅速死亡;而对白背叶根与鬼箭羽进行的混合回流提取,使二者的消炎抑菌效果得以协调与增强,且还能抑制虫体的生长。(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樟木叶进行浸提、浓缩、蒸馏,使其所含的脂溶性成分纯度增加,也减小了其本身所含的毒性,樟木叶脂溶性成分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它可以刺激病原菌并使其迅速死亡,而且还可以使虫体短时间兴奋痉挛并死亡,其与其它成分的协同结合,使得本专利技术防治剂有着较强的抗病毒性能,尤其对荞麦霜霉病的效果较为明显,还能达到防霉、驱虫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1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2份、枫香脂5份、虎杖2份、白背叶根2份、鬼箭羽3份、樟木叶40份、乙醇10份、石油醚20份、硫酸锌2份、硼酸3份、甘油5份、软化水10份、蒸馏水20份。其中,乙醇质量分数为75%,石油醚为分析纯。该荞麦霜霉病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枫香脂、虎杖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2mm,切片面积小于4cm2,切片完成后混合放入软化水中进行大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h,煎煮完成后进行过滤,再将得到的滤液与二氯异氰尿酸钠混合,得混合液;(2)将白背叶根、鬼箭羽混合粉碎,过100目筛,然后放入乙醇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温度为70℃,时间为1h,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进行抽滤,再将滤液与硫酸锌、硼酸混合,然后加入甘油并搅拌30min,搅拌完成后再将其密封放于30℃的恒温箱中;(3)将樟木叶粉碎,过80目筛,然后放入石油醚中进行浸提,浸提完成后进行过滤,分别得滤液与滤渣;(4)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放入旋转蒸发仪中进行减压浓缩,减压浓缩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然后将减压浓缩后的浓缩物与蒸馏水以及步骤(3)得到的滤渣混合放入蒸馏釜中进行蒸馏,并通入蒸汽直接进行加热,蒸馏釜内的真空度为-0.06--0.08MPa,蒸馏温度为120-150℃,当蒸馏釜内温度达到100℃时,打开与蒸馏釜相连接的冷凝器,接通冷却水,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凝器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控制在35-40℃;(5)当步骤(4)中蒸馏釜内温度上升至130℃时,开始计算蒸馏时间并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凝器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控制在28-33℃,并持续蒸馏2h,然后再次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凝器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控制在20-25℃,并继续蒸馏2h,蒸馏完成后收集由冷凝器冷却得到的混合液;(6)将步骤(2)中置于恒温箱中的物质取出并与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混合,然后将恒温箱温度调至45℃,再放入得到的混合物并开始计时,达到24h时恒温放置完成,然后将混合物取出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搅拌完成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霜霉病防治剂,再将所得的霜霉病防治剂加20倍水稀释后喷洒,用于荞麦霜霉病的防治。选取1亩霜霉病较为严重的荞麦地,然后喷洒上述所得荞麦霜霉病防治剂,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2‑5份、枫香脂5‑10份、虎杖2‑5份、白背叶根2‑5份、鬼箭羽3‑7份、樟木叶40‑50份、乙醇10‑15份、石油醚20‑30份、硫酸锌2‑5份、硼酸3‑7份、甘油5‑10份、软化水10‑15份、蒸馏水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2-5份、枫香脂5-10份、虎杖2-5份、白背叶根2-5份、鬼箭羽3-7份、樟木叶40-50份、乙醇10-15份、石油醚20-30份、硫酸锌2-5份、硼酸3-7份、甘油5-10份、软化水10-15份、蒸馏水20-3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质量分数为7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醚为分析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荞麦霜霉病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如下:(1)将枫香脂、虎杖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2mm,切片面积小于4cm2,切片完成后混合放入软化水中进行大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h,煎煮完成后进行过滤,再将得到的滤液与二氯异氰尿酸钠混合,得混合液;(2)将白背叶根、鬼箭羽混合粉碎,过100目筛,然后放入乙醇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进行抽滤,再将滤液与硫酸锌、硼酸混合,然后加入甘油并搅拌30min,搅拌完成后再将其密封放于30℃的恒温箱中;(3)将樟木叶粉碎,过80目筛,然后放入石油醚中进行浸提,浸提完成后进行过滤,分别得滤液与滤渣;(4)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放入旋转蒸发仪中进行减压浓缩,然后将减压浓缩后的浓缩物与蒸馏水以及步骤(3)得到的滤渣混合放入蒸馏釜中进行蒸馏,当蒸馏釜内温度达到100℃时,打开与蒸馏釜相连接的冷凝器,接通冷却水,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将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泉泉
申请(专利权)人:赵泉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