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长春专利>正文

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012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在水稻移栽后,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或,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在水稻移栽后,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施用硫酸亚铁来控制稻米中镉的含量,硫酸亚铁的施用方式简单、灵活,可单独采用土施法在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也可单独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往水稻的地上部喷施,还可以将土施法与叶面喷施法结合起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生产的稻米的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且在水稻生产中,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均可采用农业常规方法。

A Planting Method of Rice with Low Cadmium Cont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for low cadmium rice, which includes land preparation, seedling transplan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spraying ferrous sulfate on the upper part of rice after rice transplanting, or applying ferrous sulfate to soil before rice transplanting, and spraying ferrous sulfate on the upper part of rice after rice transplant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trols the content of cadmium in Rice by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ferrous sulfat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ferrous sulfate is simple and flexible. It can apply ferrous sulfate in soil by soil application alone, or spray on the upper part of rice by leaf spraying alone. It can also combine soil application with leaf spraying, no matter which method is adopted, the cadmium content of rice produced by rice can be increased. In rice production,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land preparation, seedling raising, transplan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镉是一种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全世界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达30000吨左右,其中82%~94%的镉会进入到土壤中。中国仅镉污染的耕地有8000万亩左右,而被镉、砷等污染的耕地近1.8亿亩。长期摄入被镉严重污染的稻米、蔬菜、水果、水等,会出现镉慢性中毒的症状,甚至会造成镉在体内蓄积,导致“疼痛病”。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65%的中国人以稻米为绝对主食,而水稻又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其籽粒镉水平仅次于生菜,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稻田有效镉含量甚至是国家允许值的26倍。我国对稻米中镉的限量标准为0.2毫克/千克,据调查,中国多地市场上的大米中约10%镉含量超标。基于我国粮食耕种和土地使用的自身特点,镉污染难以防范和杜绝。目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客土法、淋溶法和固化法等,这些方法成本昂贵,需要特殊的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最新发展的植物修复技术虽然经济环保,但其周期漫长并不适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因此,采用适宜的土壤调节剂、农业栽培措施等降低水稻镉的吸收和稻米积累,是保障稻米安全的主要途径。已有大量的报道通过稻田肥水调控、施用石灰调控土壤pH和调控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等途径控制稻米镉积累,这些途径的本质在于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然而通过这些途径控制稻米镉积累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比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在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多种矿质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铜、锌等的有效态含量,不利水稻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移栽后17-19天、拔节期第7-9天、扬花期第3-5天和扬花期后第16-18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或,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在水稻移栽后17-19天、拔节期第7-9天、扬花期第3-5天和扬花期后第16-18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每次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50~80kg/公顷;土壤中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30~50kg/公顷;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所述硫酸亚铁的浓度为5~7g/L,水稻的品种为甬优9号或秀水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施用硫酸亚铁来控制稻米中镉的含量,硫酸亚铁的施用方式简单、灵活,可单独采用土施法在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也可单独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往水稻的地上部喷施,还可以将土施法与叶面喷施法结合起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生产的稻米的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且在水稻生产中,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均可采用农业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硫酸亚铁的施用量少,每公顷土壤的施用量为20~30kg,叶面喷施时,每公顷的施用量为36.8~73.6kg,硫酸亚铁的施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其次,在施用次数上,如果采用土施法,可施用一次即可达到目的,便于田间操作和管理。尽管硫酸亚铁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均较少,本专利技术仍有效的控制了稻米中镉的积累,最高可分别使稻米镉高积累水稻甬优9号和稻米镉高积累水稻秀水09糙米中的镉含量降低85%和90%,糙米中镉的含量仅分别为0.03mg/kg和0.01mg/kg,远低于国家规定的0.2mg/kg,为水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另外,硫酸亚铁无毒副作用,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土施法还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在水稻移栽后17天、拔节期第7天、扬花期第3天和扬花期后第16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每次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50kg/公顷;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所述硫酸亚铁的浓度为5g/L,水稻的品种为甬优9号。实施例2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在水稻移栽后19天、拔节期第9天、扬花期第5天和扬花期后第18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每次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80kg/公顷;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所述硫酸亚铁的浓度为7g/L,水稻的品种为秀水09。实施例3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在水稻移栽后17天、拔节期第7天、扬花期第3天和扬花期后第16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每次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70kg/公顷;土壤中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40kg/公顷;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所述硫酸亚铁的浓度为6g/L,水稻的品种为甬优9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移栽后17‑19天、拔节期第7‑9天、扬花期第3‑5天和扬花期后第16‑18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或,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在水稻移栽后17‑19天、拔节期第7‑9天、扬花期第3‑5天和扬花期后第16‑18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每次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50~80kg/公顷;土壤中硫酸亚铁的施用量为30~50kg/公顷;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时,所述硫酸亚铁的浓度为5~7g/L,水稻的品种为甬优9号或秀水0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镉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秧苗移栽和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移栽后17-19天、拔节期第7-9天、扬花期第3-5天和扬花期后第16-18天时,向水稻的地上部喷施硫酸亚铁;或,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在水稻移栽后17-19天、拔节期第7-9天、扬花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郭长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