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贵平专利>正文

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01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7.5,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2%‑1.5%;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大米中的镉Cd含量,使大米中镉Cd含量远小于标准规定的数值,同时可生产出富硒大米,能提高产量,操作简单易行,它主要是用于水稻培育。

A Plan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Cadmium Content in R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capable of reducing cadmium content in rice, spraying a mixed fertilizer including quicklime and grass ash at tillering stage, adjusting the pH value of soil to 7.5, so as to reduce cadmium absorption by seedlings, spraying selenium-containing foliar fertilizer at the beginning of barley stage, so as to increase selenium absorption by seedlings, so as to produce selenium-rich rice, and to inhibit cadmium absorption by rice. The foliar fertilizer sprayed during the first harvest period includes humic acid and organic selenium, in which organic selenium accounts for 1.2%-1.5% of the total weight; cadmium reduction and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cadmium Cd in rice, make the content of cadmium Cd in rice far less than the value prescribed by the standard, and produce selenium-rich ri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yield and is easy to operate. It is mainly used for rice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作为地球上化学和生物进化中的万物之灵,人体的化学组成在质和量上都与地球大致相同,几乎含有地球表层存在的所有元素。这些元素,按其含量多少被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硫、磷、钠、钾、氯、镁等11种,它们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占人体重量的99.95%,其中氢和氧结合的水(H2O)就占人体总重量的65%。硒从1817年被发现后的100多年,一直被当成有毒元素。但是,1957年发现它是防止营养性肝坏死的一种保护因子;1973年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1980年我国发现硒缺乏是克山病的重要病因。人们逐渐认识,象摄取淀粉和蛋白质一样,我们每天必须摄入适量的硒。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应量与我国的膳食指南”中,把硒和能量、蛋白质、几种重要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碘等并列为15种每日膳食必需营养素。但有些元素对人体有害,需要阻止摄入。对人体有害元素如镉Cd,需要尽量阻止其摄入。镉Cd的毒性较大,它对身体危害最严重的是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致畸和致癌,镉Cd在肾中一旦累积到一定量,就可能损害泌尿系统,长期食用镉Cd污染土壤上所生产的“镉Cd米”会患上著名的“骨痛病”,所以我国对镉Cd含量的大米标准规定值为≤0.2mg/kg。而在我国由镉Cd等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已有较多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南方某省镉Cd污染水灌溉导致的污染地区所做的研究表明,大米镉Cd含量超标率为71.69%,肉禽蛋类未超限量。2005~2009年对南方某省食品镉Cd污染情况进行的调查,镉Cd的检出率为64.4%,超标率为7.3%;镉Cd超标食品涉及粮食、水果、食用菌、水产品、动物内脏等,说明在一些地区镉Cd污染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寻找一种降低大米中镉Cd含量的方法十分迫切。而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又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含硒元素的矿石粉末副产品中获得;但无机硒强化剂的吸收和利用不是很理想,其生物有效性低,毒性较大,中毒量与需要量之间范围小,因而被严格限制其使用量,如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禁止在食品甚至动物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等无机硒。有机硒它主要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依循蛋氨酸代谢途径代谢,参与蛋白的合成,容易在组织内储存、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可迅速的被人体利用,有效改善人体内血硒状况;硒能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并能参与细胞的修复,预防多种病毒性疾病。(如乙肝、心炎等)硒能中和或转化自由基的物质,抗氧化,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硒具有和胰岛素相同的作用,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来调节体内糖份,可以延缓、减轻、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硒还是癌细胞的杀伤剂,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降低抗癌药物对肾、骨髓和肠胃的毒性,缓解患者的病痛。硒还可与污染食物、蓄积体内的铅、汞、镉等重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其结合形成硒-金属-蛋白质复合物,直接排出体外,起到解毒和排毒的作用。而硒在地球表面分布是极不平衡的,我国约有72%地区缺硒,特别是从东北到西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构成了“贫硒地带”。因此,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提出,我国要像抓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一般食品的含硒量都在0.2ppm以下,干牡蛎、干海米的含硒量最高,也不到3ppm,野生和按常规方法栽培的食菌的含硒量一般不会超过1ppm。如何通过食物补硒就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7.5,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2%-1.5%;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所述分蘖期使用的混合肥中包括生石灰、草木灰和有机肥,其重量份数比为8-10:2-4:1-3,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氮化锶,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1%-1.4%,氮化锶占总重量的0.2%-0.4%,且氮化锶的浓度小于等于1mg/L;降镉Cd和补硒、补锶Sr一举多得;在始穂期后齐穗前控制粉剂类农药的使用,齐穗后不再喷施粉剂类农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大米中的镉Cd含量,使大米中镉Cd含量远小于标准规定的数值,同时可生产出富硒大米,能提高产量,操作简单易行,它主要是用于水稻培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2%;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所述分蘖期使用的混合肥中包括生石灰、草木灰和有机肥,其重量份数比为8:2:1,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氮化锶,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1%,氮化锶占总重量的0.2%,且氮化锶的浓度小于等于1mg/L;降镉Cd和补硒、补锶Sr一举多得;在始穂期后齐穗前控制粉剂类农药的使用,齐穗后不再喷施粉剂类农药。实施例2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5,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5%;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所述分蘖期使用的混合肥中包括生石灰、草木灰和有机肥,其重量份数比为10:4:3,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氮化锶,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4%,氮化锶占总重量的0.4%,且氮化锶的浓度小于等于1mg/L;降镉Cd和补硒、补锶Sr一举多得;在始穂期后齐穗前控制粉剂类农药的使用,齐穗后不再喷施粉剂类农药。实施例3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3,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4%;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所述分蘖期使用的混合肥中包括生石灰、草木灰和有机肥,其重量份数比为9:3:2,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氮化锶,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3%,氮化锶占总重量的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7.5,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2%‑1.5%;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所述分蘖期使用的混合肥中包括生石灰、草木灰和有机肥,其重量份数比为8‑10:2‑4:1‑3,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氮化锶,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1%‑1.4%,氮化锶占总重量的0.2%‑0.4%,且氮化锶的浓度小于等于1mg/L;降镉Cd和补硒、补锶Sr一举多得;在始穂期后齐穗前控制粉剂类农药的使用,齐穗后不再喷施粉剂类农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7.5,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的叶面肥,以使禾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始穂期喷洒的叶面肥中包括腐植酸、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占总重量的1.2%-1.5%;降镉Cd和补硒一举两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彭贵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