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木槿滨海盐碱土育苗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1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33
本项技术具体涉及海滨木槿滨海盐碱土育苗技术,通过相关技术措施(种子采收、贮藏、播种、幼苗管理),种子在重度盐碱地(盐分5%以上)的出苗率可达90%以上,幼苗生长指标与脱盐土育苗相当(当年高生长量平均33.5cm、地径0.5cm),该项技术是滨海盐碱土育苗技术探索的成功案例。对促进苗圃地立地土壤降盐,增强了苗木对盐碱土的适应性,以及缩短苗木运距,降低育苗及运输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利用滩涂盐碱地进行苗圃地建设规划,对新技术、新品种具有直接的示范推广作用。

Nursery Techniques of Hibiscus Hibiscus in Seashore Saline-alkali Soil

This technology specifically involves the seedling raising technology of Hibiscus Hibiscus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soil. Through relevant technical measures (seed harvesting, storage, sowing, seedling management), 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of seeds in severe saline-alkali soil (salinity above 5%) can reach more than 90%, and the seedling growth index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desalinated soil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is 33.5 cm, ground diameter is 0.5 cm). This technology is a seedling raising technology of coastal saline-alkali soil. Successful cases explor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oil salt reduction in nursery site,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seedlings to saline-alkali soil, shorten the distance of seedlings transportation, and reduce the cost of seedling rais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addition, the use of beach saline-alkali land for nurse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has a direct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role for new technologies and varie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滨木槿滨海盐碱土育苗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沿海滩涂盐碱土进行绿化树种苗木培育的技术,具体涉及海滨木槿盐碱土育苗技术。
技术介绍
长三角地区沿海滩涂土地资源丰富,每年并以数万亩的增速向外淤涨,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沿海生态环境建设、滩涂绿化对耐盐树木的需求十分巨大。由于耐盐树种的苗木培育未能形成专业化、产业化,当前用于滩涂绿化的苗木多从常规绿化树种中选择和调运。目前长三角地区沿海滩涂绿化应用的耐盐树种资源较为匮乏,一般意义上的耐盐树种如国槐、榆、桑、石榴、银杏、杨树等能适应含盐量2‰左右的土壤,但对于土壤含盐量在3-6‰左右或以上的重盐土区难以适应,沿海重盐土区绿化树种培育和造林技术研究依然是我国东部沿海滩涂地绿化和生态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寻求耐盐碱树种新品种的培育,开展耐盐苗木规模化生产,建立优良耐盐植物的快繁体系,制定相应的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实现种苗专业化生产。同时,推进滩涂特别是重盐土区绿化造林配套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是改良沿海滩涂生态环境,实现沿海滩涂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沿海滩涂地就近择圃育苗具有缩短苗木运距、土地租用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利用滩涂盐碱地进行苗圃地建设规划,有助于促进立地的土壤降盐;盐土育苗过程中经过耐盐抗性的锻炼,增强了苗木对盐碱土的适应性。该项技术的应用对新技术、新品种具有直接的示范推广作用,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显著。周虎成对内陆盐碱地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选择抗盐性强的树种,并通过选种、种子处理、改善营养条件来提高树种的抗盐能力,是盐碱地育苗获得成功的重要方面[1]。与内陆盐碱地不同,江、浙沿海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但滩涂多为新近围垦,土壤盐分高(以硫酸盐和氯盐为主),实践发现,如何利用有利气候条件,选对树种,解决影响苗木培育过程中盐、水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沿海滩涂盐碱土育苗技术的关键。目前在滩涂盐碱地进行苗木培育的有关报导不多,白善军等对江苏沿海滩涂竹柳直插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深沟高垄、地膜覆盖、加强灌溉、多施酸性肥料等技术措施的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2],是一个在沿海滩涂盐碱地上育苗的成果案例。海滨木槿(HibiscushamaboSieb,etZucc.)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近年来受到研究和推广部门广泛重视的,被称之为“滩涂绿化的先锋树种”[3]。原生分布于浙江舟山、宁波沿海岛屿,其根系发达、耐海水浸淹,可固堤护堤,俗称“海塘树”,其花瓣金黄色,花期7月至10月,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郑文炳,吴蓓莉等对海滨木槿的滩涂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其原生地以及高潮线以下不同潮位造林地的土壤化学特性、物候观察、生长量、成活率等指标,报导了在0.6-0.8%的土壤盐分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开花结实,是浙江地区分布的唯一一种半红树植物[4]。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于1998年引种栽培了海滨木槿,经过10年的驯化和栽培,现基本能够适应南京地区冬季短期-10℃的低温环境,并能正常开花结实。该研究所获得的以海滨木槿为砧木嫁接繁殖木槿,显著提高木槿耐盐性的技术专利,目前在江苏沿海绿化中开始推广应用[5]。目前关于海滨木槿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在脱盐土上进行的,孔庆跃对海滨木槿种子及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种子适时湿沙层积催芽、幼苗期用遮阳网遮荫是保证播种育苗成功的关键,经过处理种子发芽率可达80.8%;扦插繁殖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均可,采用自动间歇喷雾及遮荫条件下成活率分别可达84.0%、71.0%[6]。李万兴报导了温度是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的关键条件,过早播种,通常因温度达不到要求,不能及时发芽出苗,反而会使床面板结而降低发芽率[7]。海滨木槿具有抗旱、盐生植物的特点,并且能够在沿海滩涂有一定自播繁衍的能力,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解决海滨木槿盐碱地育苗的出芽率、提高苗木生长量是本项技术的核心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江苏、浙江沿海滩涂盐碱地上,就地进行海滨木槿播种育苗的技术。内容主要涉及圃地建设、种子采集(贮藏)、播种育苗等技术环节。依据沿海滩涂土壤降盐、盐分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必要的土壤翻整、开沟、筑床以改善土壤盐分条件;通过种子的采集、贮藏、盐分处理来提高盐碱地播种的出芽率和种苗的适应性;依据沿海滩涂土壤、气候条件特点以及灌溉的限制性条件,总结科学合理的幼苗抚育措施。1、圃地建设苗圃地宜选择围垦2年以上的滩涂地,测量数据表明新围垦的滩涂地表层土壤盐分可达10-15‰或更高,江浙沿海滩涂多为沙质土,经过盐分的自然沉降,脱盐速度快,一般1-2年0-20cm的表层土基本能够脱盐,而对于40m以下的深层土壤来说,由于土壤返盐和排水不畅等原因,脱盐过程往往较长。进行高床育苗可以促进圃地表层土壤脱盐,秋季进行育苗地的翻整并设置风障,采用高床育苗,苗床宜高20-30cm,宽120-150cm;每隔5条苗床设置深、宽50-60cm的排水沟,以起到排水、降盐的作用,大面积育苗时,为便于出苗后药剂、液态肥的机械化喷施,圃地设置必要的生产操作道路。2、种子采集、贮藏种子采集:海滨木槿盛花期为7月上、中旬,晚花期可至10月,10月份果实开始成熟,挂果时间较长。通常在11月初果实大量成熟后进行采收,由于果熟期不一致,采种时以果皮颜色为黄褐色较好。海滨木槿花繁叶茂,树冠内部以及晚花期形成的果实往往因为光照不足或气温下降发育较差,采种时尽量选择树冠外部发育饱满的果实。种子处理和贮藏:海滨木槿的果实为蒴果,可将采回的果实进行摊晒敲打,对种子进行过筛和清除杂物,海滨木槿种子含水率低,可进行干藏,为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子萌发的齐整度,宜采取湿藏法。为提高种子的抗盐性,贮藏前采用0.1%到0.3%的盐水浸种。具体实施方法是将调制好的种子浸入淡盐水中1小时~2小时,用预先经KMnO4500-800倍液消毒的河沙与经盐水浸种的种子进行交替层积,储藏于室内通风处。沙子湿度以手抓成团,不出水为宜,每隔20d左右检查1次,若发现沙层表面发白应适量喷洒清水。3、播种育苗在沿海滩滩涂盐碱地进行育苗,存在风大、光照强、淡水水质差、取水浇水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在育苗时与一般的苗圃地管理方法有所区别。清明前后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法,播种量6-7kg/667m2,行距以30cm左右较为合适,播种后喷洒一次透水,采用地膜覆盖地表,并搭设荫棚并覆盖遮阳网,出苗后及时移除覆盖物。长三角地区沿海苗木生长期雨水充足,可依据天气状况制定苗木灌溉措施,通常在生长期内需浇水2-3次(含播种后的一次透水)即可。海滨木槿幼苗生长较为缓慢,应及时拔草并于降雨的天气施用适量尿素或复合肥对促进苗木生长效果明显。9月下旬可暂时揭去遮阳网,入冬后再架盖遮阳网以起到防风、防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直接在滩涂盐碱地上进行绿化苗木的培育,苗木培育过程中经过耐盐抗性的锻炼,增强了盐碱土的适应性,同时有助于促进立地的土壤降盐,示范推广作用显著。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苗木培育技术特点区别于内陆盐碱地育苗技术,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利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合理制定了育苗技术措施。3、海滨木槿是一种半红树树种,且耐寒性较强,为不可多得的能够在长三角地区沿海生长的极耐盐树种资源,市场需求巨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沿海滩涂盐碱地进行播种培育海滨木槿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在江苏、浙江沿海滩涂盐碱地上,就地进行海滨木槿播种育苗的技术。依据沿海滩涂土壤降盐、盐分动态变化特点,入冬前土壤翻整、开沟、筑床以改善土壤盐分条件;通过种子的采集、贮藏、盐分处理来提高盐碱地播种的出芽率和种苗的适应性;针对我国东部沿海气候条件特点,以及灌溉的限制性条件,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幼苗抚育措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沿海滩涂盐碱地进行播种培育海滨木槿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在江苏、浙江沿海滩涂盐碱地上,就地进行海滨木槿播种育苗的技术。依据沿海滩涂土壤降盐、盐分动态变化特点,入冬前土壤翻整、开沟、筑床以改善土壤盐分条件;通过种子的采集、贮藏、盐分处理来提高盐碱地播种的出芽率和种苗的适应性;针对我国东部沿海气候条件特点,以及灌溉的限制性条件,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幼苗抚育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滨木槿盐土播种育苗的方法,其圃地建设的方法特征为:设置风障,秋季进行育苗地的翻整,采用高床育苗,苗床高20-30cm,宽120-150cm;每隔5条苗床设置深、宽50-60cm的排水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滨木槿盐土播种育苗的方法,其种子采集、贮藏、处理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学文芦治国李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