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脱脂方法及电解脱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8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脱脂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解脱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能够更为切实地从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去除油分等污染物,防止去除的污染物再次附着在被清洗对象物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用碱性电解水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油分等污染物,其特征在于,在碱性电解水中配置被清洗对象物和阳极电极并通电,阴极极化被清洗对象物,从而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直径20nm~10μm的氢气泡,使氢气泡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破碎,利用该破碎产生的冲击波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该阳极电极在其表面具有电极催化剂层,该电极催化剂层含有10g/m

Electrolytic Degrea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lytic degreasing method and an electrolytic degreasing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The electrolytic degreas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more effectively remove oil and other pollutants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leaned object and prevent the removed pollutants from re-attaching to the cleaned object. The electrolytic degreasing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uses alkaline electrolytic water to remove oil-grade contaminant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and the anode electrodes are arranged in the alkaline electrolytic water and electrified, and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by cathodic polarization, thereby forming hydrogen bubbles with a diameter of 20 nm to 10 um on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so that the hydrogen bubbles can be cleaned in the object. The anode electrode has an electrode catalyst layer on its surface. The electrode catalyst layer contains 10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解脱脂方法及电解脱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污染物的电解脱脂方法、及用于实施该电解脱脂方法的电解脱脂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工业部件的表面实施电镀处理或涂装处理时,需要去除被处理表面存在的污染物,并进行去除工业部件的表面存在的污染物的处理来作为实施电镀处理或涂装处理前的预处理。污染物大多为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水溶性油或非水性油等油分。这些污染物残留在工业部件的表面后,导致电镀或涂装的被膜本身无法形成,或即便能够形成电镀或涂装的被膜,其膜厚也会产生大的波动。因此,以往作为在工业部件的表面实施电镀处理或涂装处理前的预处理,采用了脱脂处理。作为脱脂的方法,有碱性脱脂和电解脱脂等。碱性脱脂是将被处理物浸渍在主要含有氢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等各种碱性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碱性脱脂液中来进行。电解脱脂与碱性脱脂相同,采用碱性脱脂液并针对被处理对象物实施电解,利用表面生成的气体来物理性地去除污垢。被处理对象物为阴极时,利用表面生成的氢气来物理去除表面的污垢,被处理对象物为阳极时,利用表面生成的氧气来氧化、分解表面的污垢,从而进行去除。例如,专利文献1即为采用电解脱脂方法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导电部件的电解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表面具有油、锈、污垢等异物的导电部件作为阴极,将金属电极作为阳极,将所述阳极及所述阴极浸渍在电解液中的工序,在所述电解液中的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施加电压,使电流在两电极间流动,从而在所述导电部件表面持续生成气泡的工序,利用该气泡引起的机械搅拌,从所述导电部件表面去除所述异物的工序”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457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是电解作为碱性脱脂液的电解液,利用在构成阴极的导电部件的表面生成的氢气引起的机械搅拌和阴极还原来去除导电部件表面的异物,因而无法去除表面具有复杂的精细凹凸的导电部件的异物。这是由于,电解含有碱性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电解液时,在导电部件的表面生成的氢气泡较大,在导电部件的表面存在小于该气泡的凹部时,该气泡无法进入到该凹部内的缘故。并且,专利文献1中,利用电解脱脂从导电部件表面去除的油分等异物漂浮在电解液中,因而从该电解液中提起导电部件时,从其表面分离的异物会再次附着,存在着异物被带入到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槽内的问题。进而,就该油分等的浓度增高了的电解液而言,存在着废水处理变得复杂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市场期待着开发出一种即便被清洗对象物在其表面具有复杂的精细凹凸也能够更为切实地去除油分等污染物,并能够消除去除的污染物再次附着在被清洗对象物的问题的电解脱脂方法及电解脱脂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潜心研究,其结果想到了如下所述的电解脱脂方法及电解脱脂装置。电解脱脂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用碱性电解水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油分等污染物,其特征在于,在碱性电解水中配置被清洗对象物和阳极电极并通电,阴极极化被清洗对象物,从而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直径20nm~10μm的氢气泡,使氢气泡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破碎,利用该破碎产生的冲击波(空泡现象)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该阳极电极在其表面具有电极催化剂层,该电极催化剂层含有10g/m2~20g/m2量的氧化铱。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中,所述碱性电解水优选使用含有碳酸钾及氢氧化钾的pH11~pH13的水溶液。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中,优选在碱性电解水中用超声波照射该氢气泡,从而使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的氢气泡破碎。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优选使在通电时的所述阳极电极生成的超氧阴离子和从所述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去除的油分在所述碱性电解水中反应,从而将该油分分解成碳和二氧化碳。电解脱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装置是用上述电解脱脂方法清洗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的电解脱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储存碱性电解水的脱脂槽,在该脱脂槽内配置的阳极电极,将所述被清洗对象物以浸渍的状态配置在该碱性电解水中,阴极极化该被清洗对象物,从而在该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直径20nm~10μm的氢气泡的通电单元,使该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的氢气泡破碎的氢气泡破碎单元,以及该碱性电解水的循环过滤单元,该循环过滤单元利用过滤单元过滤从该脱脂槽溢出的该碱性电解水后,返送到该脱脂槽的下部。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装置中,所述阳极电极优选采用氧化铱电极。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装置中,优选所述脱脂槽至少内表面由能够反射超声波的材质形成,所述阳极电极具备能够透过超声波的连通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装置中,优选所述氢气泡破碎单元为在碱性电解水中用超声波照射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生成的氢气泡的超声波照射单元。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及电解脱脂装置,即便是具有复杂的精细凹凸的表面形状的被清洗对象物,也可以有效地去除在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而且,从该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去除的油分可以在碱性电解水中分解成碳和二氧化碳,因而去除的油分不会再次附着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及电解脱脂装置,与现有的脱脂处理方法及脱脂处理装置相比,可以得到格外优异的清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电解脱脂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电解脱脂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符号的说明1电解脱脂装置、10脱脂槽、11阳极电极、11a连通部、12整流器(通电单元)、13超声波照射单元(超声波照射单元。氢气泡破碎单元)、15循环返送口、16碱性电解水回收部、20轧制钢带(被清洗对象物)、21运送线、22垂下部件、23被清洗对象物、30循环过滤机构(循环过滤单元)、31过滤器(过滤单元)、32泵、33调节槽、34循环用配管、35循环用配管、36返送用配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按照“电解脱脂方法的实施方式”、“电解脱脂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顺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是用碱性电解水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油分等污染物的方法。并且,本专利技术中,在碱性电解水中配置被清洗对象物和阳极电极并通电,将被清洗对象物进行阴极极化,从而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直径20nm~10μm的氢气泡,使氢气泡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破碎,利用该破碎产生的冲击波(空泡现象)来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污染物。再者,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该阳极电极的表面具有电极催化剂层,该电极催化剂层含有10g/m2~20g/m2量的氧化铱。以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脱脂方法。碱性电解水: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碱性电解水”为通常将添加了电解质的水在膜式电解槽内用指定的直流电流进行电解处理得到的呈碱性的水溶液。考虑到将被清洗对象物和阳极电极配置在碱性电解水中并通电时,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氢的微纳米气泡的问题,该碱性电解水优选为添加了碳酸钾及氢氧化钾的碱性电解水。进而,考虑到将从该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去除的油分在碱性电解水中分解为碳和二氧化碳的问题,该碱性电解水优选为pH11~pH13。不使用pH11以上的碱性电解水时,无法充分发挥碱性脱脂的效果,得不到工业上要求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超过pH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脱脂方法,该电解脱脂方法是用碱性电解水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油分等污染物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性电解水中配置被清洗对象物和阳极电极并通电,阴极极化被清洗对象物,从而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直径20nm~10μm的氢气泡,使氢气泡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破碎,利用该破碎产生的冲击波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该阳极电极在其表面具有电极催化剂层,该电极催化剂层含有10g/m2~20g/m2量的氧化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12 JP 2016-1777701.一种电解脱脂方法,该电解脱脂方法是用碱性电解水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油分等污染物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性电解水中配置被清洗对象物和阳极电极并通电,阴极极化被清洗对象物,从而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形成直径20nm~10μm的氢气泡,使氢气泡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破碎,利用该破碎产生的冲击波去除在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该阳极电极在其表面具有电极催化剂层,该电极催化剂层含有10g/m2~20g/m2量的氧化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脱脂方法,其中,所述碱性电解水使用含有碳酸钾及氢氧化钾的pH11~pH13的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脱脂方法,其中,通过在碱性电解水中用超声波照射所述氢气泡,使在所述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附近的氢气泡破碎。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解脱脂方法,其中,使在通电时的所述阳极电极生成的超氧阴离子和从所述被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去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札内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