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03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水管,水管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双通接头,双通接头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固定套,环形固定套均套接在水管的外管壁上,环形固定套底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两端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的环形固定套,能够将检测装置外壳固定在水管接头的两端,通过环形固定套和转轴两端的固定杆和连接杆能够将检测装置外壳固定在弯曲角度不同的水管接头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弯曲角度不同的管道。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Tunnel Intelligent De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n intelligent detection device for tunnels, including a water pipe, the outer side of the water pipe connection is socketed with a double-pass joint, the two ends of the double-pass joint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fixing sleeve, the annular fixing sleeve is all socketed on the outer pipe wall of the water pipe, the side wall at the bottom of the annular fixing sleeve is fixed with a fix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ing rod is connected by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side walls at both ends of the detection device hous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tunnel intelligent detection device can fix the detection device housing at both ends of the water pipe joint through the annular fixing sleeve and the fix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at both ends of the annular fixing sleeve and the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annular fixing sleeve. The shell of the detection device can b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water pipe joint with different bending angl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an be applied to pipelines with different bending ang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属于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水管及时的对隧道内的水进行抽取,以免使得隧道被水浸泡时间过长导致隧道的内壁松软,影响隧道的施工。由于隧道均较长,市面上未有与隧道长度相同的抽水管,需要使用接头对水管进行拼接,在水管进行拼接时,为了能够实时检测到水管的拼接处是否漏水,需要使用检测装置进行监测。现有的检测装置内部含有许多精密仪器,在安装时费时费力,并且现有的水管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单一,不能适用于弯曲角度不同的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水管,所述水管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双通接头,所述双通接头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固定套,所述环形固定套均套接在水管的外管壁上,所述环形固定套底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两端的侧壁上,所述检测装置外壳内部的上端设有滴水板,所述滴水板四周的侧壁与检测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滴水板底部板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通有接水凹槽,所述接水凹槽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所述第一连接端头延伸出接水凹槽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内部底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头延伸出检测装置外壳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报警喇叭,所述报警喇叭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内部底端的侧壁上,所述蓄电池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喇叭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外壳底部的侧壁上对应报警喇叭的位置开设有出声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位于接水凹槽内部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端头位于接水凹槽内部的一端之间设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外壳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均为金属铜材料制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的环形固定套,能够将检测装置外壳固定在水管接头的两端,通过环形固定套和转轴两端的固定杆和连接杆能够将检测装置外壳固定在弯曲角度不同的水管接头的两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弯曲角度不同的管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水管;2、双通接头;3、环形固定套;4、固定杆;5、转轴;6、连接杆;7、检测装置外壳;8、滴水板;9、接水凹槽;10、第一连接端头;11、第二连接端头;12、蓄电池;13、报警喇叭;14、出声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水管1,水管1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双通接头2,双通接头2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固定套3,环形固定套3均套接在水管1的外管壁上,环形固定套3底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两端的侧壁上,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的上端设有滴水板8,滴水板8四周的侧壁与检测装置外壳7的内壁固定连接,滴水板8底部板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通有接水凹槽9,接水凹槽9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头10和第二连接端头11,第一连接端头10延伸出接水凹槽9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底端的侧壁上,第二连接端头11延伸出检测装置外壳7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报警喇叭13,报警喇叭13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底端的侧壁上,蓄电池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喇叭13连接。检测装置外壳7底部的侧壁上对应报警喇叭13的位置开设有出声通孔14,可以使得报警喇叭13传出的声音更大;第一连接端头10位于接水凹槽9内部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端头11位于接水凹槽9内部的一端之间设有间隙,能够在水滴入接水凹槽9内时,使得两个连接端头电性连接;检测装置外壳7的顶部为弧形结构,可以更好的收集滴入滴水板8内的水;第一连接端头10和第二连接端头11均为金属铜材料制成,铜材料导电性能好,耐腐蚀。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使用者将环形固定套3通过环形固定套3上开设的开口将环形固定套3套接在水管1连接处的两端,根据水管1上套接的双通接头2弯曲的角度不同,将固定杆4与转轴5和连接杆6与转轴5之间形成的角度进行调整,将检测装置外壳7固定在接头下方,在水管1漏水时,水滴入检测装置外壳7的内部,沿着滴水板8聚集在接水凹槽9内,由于水可导电,接水凹槽9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头10和第二连接端头11将在水的作用下电性连通,使得蓄电池12与报警喇叭13之间形成回路,报警喇叭13进行报警,即可知道水管1漏水了,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弯曲角度不同的管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双通接头(2),所述双通接头(2)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固定套(3),所述环形固定套(3)均套接在水管(1)的外管壁上,所述环形固定套(3)底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两端的侧壁上,所述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的上端设有滴水板(8),所述滴水板(8)四周的侧壁与检测装置外壳(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滴水板(8)底部板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通有接水凹槽(9),所述接水凹槽(9)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头(10)和第二连接端头(11),所述第一连接端头(10)延伸出接水凹槽(9)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底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头(11)延伸出检测装置外壳(7)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报警喇叭(13),所述报警喇叭(13)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底端的侧壁上,所述蓄电池(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喇叭(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双通接头(2),所述双通接头(2)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固定套(3),所述环形固定套(3)均套接在水管(1)的外管壁上,所述环形固定套(3)底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两端的侧壁上,所述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的上端设有滴水板(8),所述滴水板(8)四周的侧壁与检测装置外壳(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滴水板(8)底部板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通有接水凹槽(9),所述接水凹槽(9)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头(10)和第二连接端头(11),所述第一连接端头(10)延伸出接水凹槽(9)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外壳(7)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超查庆飞邵伟吕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