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横拉并式门窗,主要在其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侧边纵向形成有一嵌槽,嵌槽内并填置有具挠性的塞体,而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对应于前述苒槽的侧边凸设有一可伸置于该嵌槽内的挡止肋,使门窗开闭后,可借由每一组门窗扇的内、外扇片上的窗扣与卡勾相互勾扣而气密定位外,并可配合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的挡止肋嵌入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的嵌槽内,以挤压塞体而使两相邻的内扇片间同时具有密封的效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提供并式门窗具有良好气密效果,并具美观性等功效的气密横拉并式门窗。现有横拉并式门窗扇大致可依建筑物上所预留的门窗框大小而区分成两片式门窗扇、多片式门窗扇,两片式门窗扇的设计主要是具有两可相对于门窗框的导轨上开、关滑移的内、外扇片,同时为因应目前大楼林立,愈来愈多的消费为求得一安静的生活品质而选择居住在高楼层,惟楼层愈高所承受的风力愈大,因此,业者纷纷针对常用于住家的两片式门窗扇的内、外扇片研发各种气密设计,以符合消费使用所需,至于多片式门窗扇适用于较大型的门窗框,以四片式门窗扇为例,其主要设计就包含有一具有变导轨的门窗框,以及两组可分别于该等导轨内滑移的门窗扇,借使利用每一组门窗扇的内、外扇片相对滑移而开启,利用每一组门窗扇的内、外扇片相对闭合,以及两内扇片的相互接合而达成关闭。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四片式门窗扇1于关闭时,各组门窗扇11除利用窗扣111扣合内、外扇片112、113之外,两组门窗扇11的内扇片112尚需准确接合,才能防止室外雨水或几经由两内扇片112间的间隙进入室内,但如果各组门窗扇11的内、外扇片112、113的框架于制造上产生些许误差,或是由于嵌装玻璃的组装定位误差所致,往往会如图1所示两内扇片112无法完全接触闭合,导致两内扇片112间存在有间隙,造成外界的雨水或风可经由此一间隙渗入室内,并使其等气密效果大为降低。所以,相关业者为改善前述横拉并式门窗扇的两内扇片112间因制造或组装产生误差而无法完全密合接触,以致存在有气密效果不佳的实用缺失,而研创出如图2所示的现有窗框,该窗框于两相邻的内扇片21、22的框架211、221相对应侧边分别形成一槽道212、222,并于一内扇片21的槽道212内嵌设有一凸出于该槽道212外的凸条23,借使于两内扇片21、22相邻闭合后,可使该凸条23的凸出部份231可同时嵌入另一内扇片22的槽道222内,借以遮挡两内扇片21、22间因制造或组装误差所产生的间隙,但是如图1所示,倘若两相邻的内扇片21、22间的间隙由上向下渐形扩大,也就是凸条23的凸出部份231纵然可完全遮挡内扇片21、22间位于较上方的细小间隙,但是随着间隙的向下扩大,该凸条23的凸出部份231将如图3所示无法嵌入另一内扇片22的槽道222内,因此造成两相邻的内扇片21、22间仍存在有部份间隙未被凸条23的凸出部份231遮挡,另外,即使两相邻的内扇片21、22间的间隙可为凸条23的凸出部份231所遮挡,也可能因凸条23的凸出部份231未完全伸入于另一内扇片22的槽道222中,显露于两内扇片21、22间而不具美观性。再者,又有业者研创出另一种如图4所示的另一窗框,此种窗框在于一内扇片31的框架314侧边形成可供挡条33嵌置的嵌槽311及槽道312,而另一相邻内扇片32的框架324侧边的相对应处也形成有一槽道321及一嵌槽322,并于两内扇片31、32的嵌槽311、322内分别嵌置有一凸出于该嵌槽311、322外的挡条33,使得两内扇片31、32相对闭合后,可借彼此挡条33凸出部份与槽道312、321的嵌合,而遮挡两内扇片31、32间因制造或组装误差所产生的细小间隙,但是于两相邻的内扇片31、32间的间隙过大时,该等挡条33也会如图5所示无法嵌入相邻内扇片31或32的槽道312或322内,因此同样会如前述图2、3所示,于实用上产生两相邻的内扇片31、32间仍有部份间隙未被挡条33遮挡,造成其同样存有防水性不佳以及不具美观性等的实用缺失。所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横拉并式门窗,使其能提供并式门窗具有良好气密效果以及兼具美观性等的功效。依据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并式门窗的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侧边纵向形成有一嵌槽,嵌槽内并填置有具挠性的塞体,而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对应于前述嵌槽的该侧边则凸设有一可伸置于该嵌槽内的挡止肋,使得门窗关闭后,除可借由设置于每一组门窗扇的内、外扇片上的窗扣与卡勾相互勾扣而气密定位外,同时更可配合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的挡止肋嵌入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的嵌槽内,以挤压塞体形成变形而使两相邻的内扇片间也能具有密封的效用。本技术气密横拉并式门窗,其主要包含有一具有变导轨的门窗框,以及两组可分别于该等导轨内滑移的门窗扇,而每一组门窗扇均具有内、外扇片,且令该等内扇片同循一导轨移动,而该等外扇片则同循阵导轨移动,又,每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设有一窗扣,而相对应的外扇片则设有一可供该窗扣勾扣的卡勾,特别是在于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侧边纵向形成有一嵌槽,并于该嵌槽内并填置有具挠性的塞体,而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对应于前述嵌槽的该侧边则凸设有一可伸置于该嵌槽内的挡止肋,借使于关闭门窗时,除可利用每一组门窗扇的窗扣与卡勾相互勾扣,而使其内、外扇片定位外,同时更可配合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的挡止肋嵌入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的嵌槽内,以挤压塞体形成变形而使两相邻的内扇片间也能具有密封的效用。如此结构能提供并式门窗的良好气密效果,同时具有防水性佳的功效,以及更兼具能遮饰两内扇片间因制造或组装误差所产生的间隙而有提高其美观性的优点。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气密横拉并式门窗,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所示是现有四片式门窗扇示意图;图2所示是另一现有四片式门窗扇于关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3所示是另一现有四片式门窗扇于关闭状态的另一剖视示意图;图4所示是又一现有四片式门窗扇于关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5所示是又一现有四片式门窗扇于关闭状态的另一剖视示意图;图6所示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于门窗开启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7所示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于门窗关闭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横拉并式门窗,其主要包含有一具有变导轨51、52的门窗框5,以及两组可分别于该等导轨51、52内滑移的门窗扇6、7,而每一组门窗扇6、7均具有内、外扇片61、62、71、72,且令该等内扇片61、71位于一导轨51上,而该等外扇片62、72则位于另一导轨52每一组门窗扇6、7的内扇片61、71上设有一窗扣63、73,而相对应的外扇片62、72则设有一可供相对应的窗扣63、73勾扣的卡勾64、74,特别是在于一组门窗扇6的内扇片61侧边纵向形成有一嵌槽611,该嵌槽611内并填置有具挠性的塞体65,该塞体65为中空状圆条体,另于该嵌槽611邻侧并延伸形成有一弧状的凸肋612,而另一组门窗扇7的内扇片71对应于前述嵌槽611的该侧边则凸设有一可伸置于该嵌槽611内的挡止肋711,且于该挡止肋711邻侧延伸形成有一可供该凸肋612伸置的凹槽712,该凹槽712并配合凸肋612而相对形成弧形状,且该凹槽712内并设有一槽道713,该槽道713内也填置有另一具挠性的中空状圆条体状的塞体75,并令该塞体75局部凸出于槽道713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门窗扇6、7于关闭时,是待两内扇片61、71分别相对两外扇片62、72移动进而彼此闭合后,就可利用窗扣63、73与卡勾64、74相互勾扣,而使其内、外扇片61、71、72、72关闭定位,由于每一组门窗扇6、7的内、外扇片61、71、62、72的气密设计乃常见的技术,所以不再赘述,本技术的标的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密横拉并式门窗,其主要包含有一具有变导轨的门窗框,以及两组可分别于该等导轨内滑移的门窗扇,而每一组门窗扇均具有内、外扇片,且令该等内扇片同循一导轨移动,而该等外扇片则同循另一导轨移动,每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设有一窗扣,而相对应的外扇片则设有一可供该窗扣勾扣的卡勾,其特征在于: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侧边纵向形成有一嵌槽,该嵌槽内并填置有具挠性的塞体,而另一组门窗扇的内扇片对应于前述嵌槽的该侧边则凸设有一可伸置于该嵌槽内的挡止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吉,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