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贤德专利>正文

完全逆止之窗帘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98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完全逆止之窗帘联动机构,尤指应用于窗帘帘片或帘幕,受到地心引力或外力作用,而产生之反作用力,可达成机构刚性完全锁定效应,及藉以获得变换转动速率;其主要系由一受固定之第一内齿环,同轴相对设有一被活固之第二内齿环,两者之间节圆直径为不等,以及两者同步经由一复合式内切轮组同步切动,该内切轮组系由大小两行星齿轮同轴共构直接传达动力,则是第二内齿环所传回之反作用力,会经由轴体传达给第一内齿环并受为卡固,和利用两行星齿轮之节圆直径为不等,而可将动力源转换不等转速输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完全逆止之窗帘联动机构,尤指应用于水平或垂直窗帘,其帘片受地心引力或外力作用而产生之反作用力,可形成机械卡固方式,而达完全逆向止定效应之联动机构,并藉由轮系之间产生差动速率,获得不等转速动力输出。
技术介绍
有关本技术应用,主要系利用在窗帘的逆向止定,昔用之窗帘1,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了达到逆向止定之目的,在驱动元12部分,设置有能量位差之驱动元12。该驱动元12系由一蜗轮124(如图2所示),经一蜗杆125利用其斜向螺牙较高滑动率而带动,其中蜗杆125系由链轮126经珠链121由手操作所作动,形成回转动力提供给蜗杆125,其中动力之获得,相同可藉由马达代替链轮126。该驱动元12经由角形传动杆122同步驱动两收线管123(如图1所示),该收线管123对下系经由拉线141带动帘片14作卷放,该帘片14之水平之遮光角度,则经由翻转页13带动T线142仰角调变。上述窗帘,由于系位于窗口,经由外部风力作动,则会使帘片14下滑,下滑之后,其动力经由收线管123再间接传动杆122,而会反向传递给驱动元12,该驱动元12受到较大外力回授,则会产生打滑。图2所示之情况为目前较好的止定设计,但该止定由于其蜗轮124系位于上横架11里部,比例体积为细小,而且经由蜗杆125啮动,作力传达仅在蜗轮124的单一齿面,因此形成强大单点性齿面面压,易于使蜗轮124或蜗杆125螺旋齿形破坏,并造成跳脱,失去锁定目的。又上述之驱动元12,相同可作用在布蔓状之布质帘幕作卷收带放,相同布质帘幕也有因风压及自重的效应,得该驱动元12必须要求有效逆向止定。请再参阅图2-1所示,另外有关水平式窗帘,传统设计主要系由一收放绳140及一调整杆120以对帘片14做带放和入光角调整,基础装置系由一上横架11下方连构帘片14,该帘片14系受到收放绳140作拉掣操作,以达到对帘片14作上扬收起或向下展开施放,施放后则藉由入光角调整杆120调整帘片14之光照入射角度,而该调整杆120系联动一蜗杆125,由蜗杆125旋动一蜗轮124,蜗轮124对外带动传动杆122,利用传动杆122带动帘片14作入光角之角位调整,利用蜗杆125啮动蜗轮124,得可对传动杆122作外力之对抗止定。由于该水平式帘片14之高度,一般实施最高有约30尺之高度,所以并无法使用冗长之调整杆120,其一为包装材积所限,其二若将该调整入射光设为调整杆120,则该杆长必须接近30尺,所以有采链轮驱动方式。请参阅图2-2所示,有关链轮驱动方式,传统有配合行星齿轮放大扭力及止定设计,其主要系由珠链121带动一链轮126,链轮126往传动杆122的方向经由行星齿轮组18转换带动,该行星齿轮组18系受链轮126联动太阳齿轮181获得动力,对外啮动环围之行星齿轮182,并与受固定之内环齿轮183相对啮动,而使其依附之轮盘180可产生共转,该轮盘180对外再联结一轮轴190,轮轴190间隔止定弹簧192之后,而联动出力轴191,出力轴191对外系联动传动杆122,而止定弹簧192系利用轮轴190之外缘表与出力轴191之间,作径向开放或是内缩之操作,使出力轴191若传达动力给轮轴190时,则受止定弹簧192的作用,而产生束紧达到止逆。该束紧原理,系止定弹簧192一端系受外围的固定,经轴向扭转使弹簧192直径尺度变化,如缩小时可产生束紧作用,该止定弹簧192之设计为一般弹簧帘轴止定之机构设计,于此请容不再于赘述。如图2-2之设计,相同可应用提供在如图1之相关驱动应用结构,而达到以单一珠链拉绳,可获得对帘片之敞放及照射角度之调整。虽然利用该珠链121可达成前述多种功能,为其止定效应系利用止定弹簧192的束紧或放开操作或松放操作,但其束紧力量与轮轴190之外缘表,在超越极限的临界点之后,尚有打滑而失去锁定功能。请再参阅图3所示,系有关垂直式窗帘之一般设计,其中驱动元12系安装于上横架11,上横架11对下经由挂轴15而连接垂直式之帘片14,驱动元12同藉由外力以拉绳16作手动操作。请再参阅图4所示,该帘片14对上经由挂轴15,而联结伞形齿轮组17,该伞形齿轮组17水平系受动于角形传动杆171,传动杆171系受驱动元12所驱动。得是利用驱动元12的带动,使伞形齿轮组17转换挂轴15并联动其帘片14,可得光照角度之调照,但自然风压之面压力会对帘片14产生拨动现象,而打乱照射角度,则必须利用止定之方式,在驱动元12作有效对角形传动杆171止定。为了防止该传动杆171受挂轴15之反向力量,而间接传达给驱动元12,该驱动元12之结构大概与第2图示之原理为相同,系利用蜗杆与蜗轮组达成止定,因此相同也有使该蜗轮齿板易于破坏之可能。新进在该止定的效应上,另有利用电磁式控制机械开关,或是其它的电机元件自动装置所构成,为其结构性必须利用电力,以及元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完全逆止之窗帘联动机构,尤指应用于水平或垂直窗帘,其帘片受外力作用所产生之反作用力,可达成机械刚性锁固效应之联动机构,其主要系利用不等节圆直径之第一内齿环和一第二内齿环同轴共构,该第一内齿环系为被固定,第二内齿环为被活固,输出端提供传动轴连接,两者之间经由不等节圆直径共构为同一行星齿轮单体之内切轮组所同步啮动,该内切轮组所设转盘提供驱动单元同步联动。本技术为了确实完全获得逆向止定效应,利用一固定之第一内齿环,同轴对设有一被活固之第二内齿环,两者之间节圆直径为不等,又两内齿环之间经由一复合式内切齿轮组同轴直接啮动,得是由第二内齿环回授之反作用力,则可经由内切齿轮组之传达,而将力量传递到第一内齿环,并受固定之第一内齿环环齿卡固,而得锁扣目的,和利用第一、第二内齿环两者之节圆不等,得是形成差动轮系,以将动力源转换速率输出。本技术再一目的,为该复合式内切轮组系藉由其转盘直接联动驱动单元。本技术第三目的为该第二内齿环系由一限位碟盘提供一滑座所限位活固。图1为一般水平式窗帘之立体示意图。图2为昔用驱动元之结构实施示意图。图2-1为传统水平式窗帘之结构示意图。图2-2为该驱动源利用珠链驱动之结构关系正视图。图3为一般垂直式窗帘之结构示意图。图4为垂直式窗帘之角度变换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轮系机构组合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驱动单元另一实施图。图7为本技术驱动单元机电实施图。图示元件符号说明1-窗帘 11-上横架 12-驱动元120-调整杆 121、22-珠链 122、7-角形传动轴123-收线管 124-蜗轮 125-蜗杆126、21-链轮 13-翻转页 14-帘片140-收放绳 141-拉线 142-T线15-挂轴 16-拉绳17、23-伞形齿轮组171-角形传动杆 18-行星齿轮组 180-轮盘181-太阳齿轮 182、32、33-行星齿轮 183-内环齿轮190-轮轴 191-出力轴 192-止定弹簧2-驱动单元 24-手杆25-减速装置26-马达 3-内切轮组 30-轴体31-转盘 4、5-内齿环51-轴接部52-限位碟盘 53-插接孔 6-壳体61-固定件62-滑座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详细内容,首先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完全逆止之窗帘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系利用不等节圆直径之第一内齿环和一第二内齿环同轴共构,该第一内齿环系为被固定,第二内齿环为被活固,输出端提供传动轴连接,两者之间经由不等节圆直径共构为同一行星齿轮单体之内切轮组所同步啮动,该内切轮组所设转盘提供驱动单元同步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德
申请(专利权)人:黄贤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