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87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涉及热泵干燥领域。该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包括烘干房与设备箱,所述烘干房内壁的底部连接有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的一侧与烘干房内壁的右侧之间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烘干房的内部设置有物料架,所述风道隔板顶部的一侧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风道隔板顶部的另一侧连接有冷凝器机。该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主动轮随旋转轴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与皮带的传动配合作用下从而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第一散热扇叶和第二散热扇叶随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第一散热扇叶与第二散热扇叶产生风,从而对设备箱内部进行降温。

A Compressor for Air Source Heat Pump Dry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ressor of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drye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eat pump drying. The compressor of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dryer includes a drying room and an equipment box.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ying room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 duct partition board. A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plate is connected between one side of the air duc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ying ro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drying room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rack. The top side of the air duct partition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ting fan,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top of the air duct partition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ting fan. A condenser is connected on one side. The compressor of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dryer drives the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by driving motor. The driving wheel rotates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connecting shaft rotates by driving wheel, driven wheel and belt. The first and second cooling fan blades rotate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The first and second cooling fan blades generate wind from the first cooling fan blade and the second cooling fan blade. And cooling the inside of the equipmen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热泵干燥
,具体为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高温热泵烘干机组利用逆卡诺原理,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统的热泵干燥机基本是开环干燥,而目前,随着大家对干燥品质的关注,闭环除湿热泵干燥机因其低能耗、高品质等众多有点,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和热点,并逐渐取代传统开环热泵干燥机。但是,传统的空气源热泵干燥机使用两个压缩机同时进行工作,两个压缩机频繁的同开同停易造成压缩机的损害,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使烘干房的温度变化较大,导致烘干产品烘干的不均匀,烘干产品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解决了传统的空气源热泵干燥机使用两个压缩机同时进行工作,两个压缩机频繁的同开同停易造成压缩机的损害,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使烘干房的温度变化较大,导致烘干产品烘干的效果不好,烘干产品的质量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包括烘干房与设备箱,所述烘干房内壁的底部连接有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的一侧与烘干房内壁的右侧之间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烘干房的内部设置有物料架,所述风道隔板顶部的一侧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风道隔板顶部的另一侧连接有冷凝器,所述烘干房的左侧镶嵌有排热排湿风机,所述设备箱内壁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压缩机,所述设备箱内壁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顶部与冷凝器的左侧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设备箱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所述设备箱顶部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散热口的内腔均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防尘网,所述设备箱内壁顶部的中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设备箱内壁的左侧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轮,所述固定架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活动套,所述固定架通过活动套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散热扇叶与第二散热扇叶,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散热扇叶的下方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扇叶位于第二散热扇叶的下方,且第一散热扇叶的面积小于第二散热扇叶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位于活动套内部一侧的表面与活动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轴与活动套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风道隔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等距分布在风道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位于主动轮内部一侧的表面与主动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旋转轴与主动轮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分别贯穿设备箱并延伸至设备箱外,且连接管位于设备箱外的一侧贯穿烘干房的左侧并延伸至烘干房的内部。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主动轮随旋转轴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与皮带的传动配合作用下从而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第一散热扇叶和第二散热扇叶随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第一散热扇叶与第二散热扇叶产生风,从而对设备箱内部进行降温,使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有助于对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进行保护,防止其因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从而提升装置运行的稳定性,第二散热扇叶小于第一散热扇叶,可增加对风的压强,从而可提升对设备箱的散热效果,且散热效果好。2、该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通过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的配合使用,每次当烘干房的温度下降到下限温度的时候,两个压缩机同时进行工作,每次当烘干房的稳定达到上限温度,依次轮流交替的对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进气关闭,只留一个压缩机进行工作,这样不断的使用,能达到烘干房温度不快速下降的目的,烘干的效果好,使烘干产品的质量会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其中,1烘干房、2活性炭吸附板、3物料架、4循环风机、5风道隔板、6冷凝器、7排热排湿风机、8连接管、9第一压缩机、10设备箱、11第二压缩机、12散热口、13进风口、14固定架、15防尘网、16第一散热扇叶、17活动套、18连接轴、19第二散热扇叶、20从动轮、21皮带、22主动轮、23旋转轴、24旋转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如图1-2所示,包括烘干房1与设备箱10,烘干房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设备箱10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箱,烘干房1内壁的底部焊接有风道隔板5,风道隔板5的一侧与烘干房1内壁的右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2,烘干房1的内部设置有物料架3,物料架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使用万向轮方便对物料架3进行移动,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方便对物料架3进行固定,风道隔板5顶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风机4,风道隔板5顶部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冷凝器6,烘干房1的左侧镶嵌有排热排湿风机7,设备箱10内壁底部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机9,设备箱10内壁底部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机11,第一压缩机9和第二压缩机11的顶部与冷凝器6的左侧之间连接有连接管8,设备箱10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12,散热口12增加设备箱10的通风性。设备箱10顶部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与散热口12的内腔均粘接有与其相适配的防尘网15,设备箱10内壁顶部的中部焊接有固定架14,设备箱10内壁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24,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轴23,旋转轴23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轮22,固定架14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活动套17,固定架14通过活动套17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8,连接轴18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散热扇叶16与第二散热扇叶19,连接轴18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散热扇叶19的下方套接有从动轮20,主动轮22与从动轮20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21,第一散热扇叶16位于第二散热扇叶19的下方,且第一散热扇叶16的面积小于第二散热扇叶19的面积,连接轴18位于活动套17内部一侧的表面与活动套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轴18与活动套17相适配,风道隔板5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等距分布在风道隔板5上,旋转轴23位于主动轮22内部一侧的表面与主动轮2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旋转轴23与主动轮22相适配,连接管8分别贯穿设备箱10并延伸至设备箱10外,且连接管8位于设备箱10外的一侧贯穿烘干房1的左侧并延伸至烘干房1的内部。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4带动旋转轴23进行转动,主动轮22随旋转轴23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22、从动轮20与皮带21的传动配合作用下从而带动连接轴18进行旋转,第一散热扇叶16和第二散热扇叶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包括烘干房(1)与设备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1)内壁的底部连接有风道隔板(5),所述风道隔板(5)的一侧与烘干房(1)内壁的右侧之间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2),所述烘干房(1)的内部设置有物料架(3),所述风道隔板(5)顶部的一侧连接有循环风机(4),所述风道隔板(5)顶部的另一侧连接有冷凝器(6),所述烘干房(1)的左侧镶嵌有排热排湿风机(7),所述设备箱(10)内壁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压缩机(9),所述设备箱(10)内壁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压缩机(11),所述第一压缩机(9)和第二压缩机(11)的顶部与冷凝器(6)的左侧之间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设备箱(10)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12);所述设备箱(10)顶部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与散热口(12)的内腔均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防尘网(15),所述设备箱(10)内壁顶部的中部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设备箱(10)内壁的左侧连接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轴(23),所述旋转轴(23)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轮(22),所述固定架(14)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活动套(17),所述固定架(14)通过活动套(17)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散热扇叶(16)与第二散热扇叶(19),所述连接轴(18)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散热扇叶(19)的下方套接有从动轮(20),所述主动轮(22)与从动轮(20)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的压缩机,包括烘干房(1)与设备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1)内壁的底部连接有风道隔板(5),所述风道隔板(5)的一侧与烘干房(1)内壁的右侧之间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2),所述烘干房(1)的内部设置有物料架(3),所述风道隔板(5)顶部的一侧连接有循环风机(4),所述风道隔板(5)顶部的另一侧连接有冷凝器(6),所述烘干房(1)的左侧镶嵌有排热排湿风机(7),所述设备箱(10)内壁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压缩机(9),所述设备箱(10)内壁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压缩机(11),所述第一压缩机(9)和第二压缩机(11)的顶部与冷凝器(6)的左侧之间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设备箱(10)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12);所述设备箱(10)顶部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与散热口(12)的内腔均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防尘网(15),所述设备箱(10)内壁顶部的中部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设备箱(10)内壁的左侧连接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轴(23),所述旋转轴(23)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轮(22),所述固定架(14)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活动套(17),所述固定架(14)通过活动套(17)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梅廖耀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九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