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83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包括壳体、阀芯机构和驱动结构,阀芯机构包括传动杆结构、左阀芯、右阀芯及设置在左阀芯和右阀芯之间的偏压件,左阀芯和右阀芯之间设置有行程空隙,所述传动杆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左阀芯和右阀芯分别封堵壳体上的两个阀门口,通过在左阀芯和右阀芯上分别设置与阀门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垫,密封垫与阀门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提高了阀门口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通阀结构,在驱动结构驱动传动杆的运动行程不够时依然可通过偏压件来保证阀芯与阀门口之间的密封作用,避免发生泄漏情况,增强密封效果,结构稳定性好,提升三通阀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A Three-way Valve Structure for Wall-hanging Furnace Waterw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way valve structure for wall-hanging furnace waterwa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valve core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structure. The valve core mechanism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rod structure, a left valve core, a right valve core and a bias component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valve core and the right valve core. A stroke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valve core and the right valve core. The driving rod drives the left valve core and the right valve core under the driving structure. The valve spool blocks two valve ports on the shell separately. The sealing ability of the valve port is improved by installing the sealing gasket matching the valve port on the left and right spools respectively, and the first sealing part and the second sealing part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gasket and the valve port. The three-way valv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till ensure the sealing effect between the valve core and the valve opening by means of bias parts when the motion stroke of the driving rod of the driving structure is insufficient, so as to avoid leakage, enhance the sealing effect, have good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three-wa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
本技术涉及壁挂炉水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
技术介绍
壁挂炉的水路控制装置用于家庭采暖系统以及卫浴用热水,采暖系统的热水主要来至于加热器产生的热水,而生活用的卫浴热水采用自然冷水通过与采暖系统的热水在热交换器中换热变成卫浴热水。现有的水路控制装置主要包括热交换器和连接热交换器的两个阀体,以及分别设置两个阀体上的卫浴水管路控制装置和采暖水管路控制装置,其中,采暖水管路控制装置包括采暖进水管路、换热水管路和采暖出水管路及三通阀,三通阀是用于控制采暖进水管路与换热水管路或采暖出水管路实现切换接通,起到改变介质流向的作用。上述三通阀包括直管部、支管部、阀芯和安装在直管部端部的电机,支管部连接采暖进水管路,直管部两端分别连接采暖出水管路和换热水管路。这种三通阀使用时,通过电机驱动阀芯沿直管部作往复运动时封堵对应管路的阀口,实现管路切换。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阀芯压紧在阀口处,二者密封配合实际只用一个结合面接触,而结合面配合在阀芯切换过程中易出现连接间隙,结构稳定性差,密封效果不佳;其次,当电机驱动阀芯的运动行程不够时,阀口的封堵压力变小,密封作用减弱和失效,从而发生泄漏,丧失了三通阀用于改变介质流向的核心功能,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三通阀的阀芯与阀口配合的密封效果不佳,结构稳定性差,以及电机驱动阀芯的运动行程不够时,导致密封作用减弱和失效而发生泄漏,降低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包括:壳体,具有内腔和连接所述内腔的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所述壳体内相对设置有连通两个出水口的两个阀门口;阀芯机构,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内腔传动杆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结构上的左阀芯和右阀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左阀芯和右阀芯之间的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对左阀芯和右阀芯施加反向的预压力;所述传动杆结构包括与所述左阀芯联动设置的左传动杆和与所述右阀芯联动设置的右传动杆,所述左传动杆和所述右传动杆沿所述左阀芯和右阀芯之间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左阀芯和右阀芯之间设置有适于左传动杆或右传动杆沿轴向滑动的行程空隙;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驱动所述传动杆结构在所述内腔中做往复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左阀芯和所述右阀芯分别封堵两个阀门口;所述左阀芯和所述右阀芯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阀门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门口之间设置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阀门口的外端且连接其内壁的平面部,所述密封垫的一侧侧面与所述平面部贴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阀门口的外端且高于所述平面部的斜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垫侧边上的圆弧边面,所述圆弧边面与所述斜面部配合斜面接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垫为分别套设在所述左阀芯和右阀芯成型的嵌槽中的平垫。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程空隙为设置在所述右阀芯上的滑行孔,所述左传动杆穿出左阀芯的一端滑伸于所述右阀芯的滑行孔中,并与所述右传动杆的一端相对或配合相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右传动杆另一端上的电机,和套设在所述左传动杆另一端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作用力方向与所述传动杆结构作用力方向平行;所述电机可驱使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朝左侧的阀门口运动,以及所述复位弹簧可在所述电机作用力消失后带动所述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朝右侧的阀门口运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左阀芯上,其另一端设置于与所述左阀芯相对的壳体内壁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压件为与所述复位弹簧同向设置的压簧;所述偏压件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左阀芯和右阀芯相对的一端上,且被左阀芯和右阀芯相向挤压。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阀芯与所述左传动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以及所述右阀芯与所述右传动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中,所述传动杆结构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左阀芯和右阀芯分别封堵两个阀门口,通过在左阀芯和右阀芯上分别设置密封垫,密封垫具有较大的接触宽度,并与阀门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即利用密封垫在阀门口处起到双重密封作用,可有效对阀门口实现端面密封,封堵住阀门口与阀芯之间的连接间隙,提高了阀门口的密封性,并且,当驱动结构驱动传动杆结构的运动行程不够时,通过设置在左阀芯和右阀芯之间的偏压件,对左阀芯和右阀芯分别施加预压力,使左传动杆或右传动杆沿行程空隙滑动一小段距离,这样就能带动左阀芯或右阀芯在传动杆结构行程不够时依然可以压紧于对应的阀门口处,起到力及行程的补偿作用,从而保证阀芯与阀门口之间的密封作用,提供足够大的密封力,避免发生泄漏,又能增强密封效果,结构稳定性好,提升三通阀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中,第一密封部由阀门口外端的平面部和密封垫的侧面贴合形成的平面密封接触,第二密封部由阀门口外端的斜面部与密封垫的圆弧边面配合形成的斜面密封接触,这种结构设置,使阀门口由内侧向外侧增加了两道密封配合面,密封效果好,将阀芯与阀门口之间出现的连接间隙进行密封隔绝,提升阀门口的密封性,防护效果好。3.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连接所述右传动杆另一端上的电机,和套设在所述左传动杆另一端上的复位弹簧,这种结构设置,当电机开启时,驱动传动杆结构作直线运动,以带动左阀芯封堵住位于左侧的阀门口并挤压复位弹簧,此时,右侧的阀门口开启;而当电机关闭后,电机作用力消失,传动杆结构在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下作直线复位运动,以带动右阀芯封堵住位于右侧的阀门口,此时,左侧的阀门口开启,从而实现三通阀的管路切换,起到改变介质流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三通阀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特别示出密封垫与阀门口的连接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内腔,11-进水口,12-出水口,13-阀门口,131-平面部,132-斜面部,2-传动杆结构,20-行程空隙,21-左传动杆,22-右传动杆,3-左阀芯,4-右阀芯,5-密封垫,51-圆弧边面,6-偏压件,7-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具有内腔(10)和连接所述内腔的一个进水口(11)和两个出水口(12),所述壳体(1)内相对设置有连通两个出水口(12)的两个阀门口(13);阀芯机构,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内腔(10)的传动杆结构(2),和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结构(2)上的左阀芯(3)和右阀芯(4),以及设置在所述左阀芯(3)和右阀芯(4)之间的偏压件(6),所述偏压件(6)对左阀芯和右阀芯施加反向的预压力;所述传动杆结构(2)包括与所述左阀芯联动设置的左传动杆(21)和与所述右阀芯联动设置的右传动杆(22),所述左传动杆(21)和所述右传动杆(22)沿所述左阀芯(3)和右阀芯(4)之间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左阀芯(3)和右阀芯(4)之间设置有适于左传动杆或右传动杆沿轴向滑动的行程空隙(20);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驱动所述传动杆结构(2)在所述内腔中做往复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左阀芯(3)和所述右阀芯(4)分别封堵两个阀门口(13);所述左阀芯(3)和所述右阀芯(4)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阀门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与所述阀门口(13)之间设置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具有内腔(10)和连接所述内腔的一个进水口(11)和两个出水口(12),所述壳体(1)内相对设置有连通两个出水口(12)的两个阀门口(13);阀芯机构,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内腔(10)的传动杆结构(2),和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结构(2)上的左阀芯(3)和右阀芯(4),以及设置在所述左阀芯(3)和右阀芯(4)之间的偏压件(6),所述偏压件(6)对左阀芯和右阀芯施加反向的预压力;所述传动杆结构(2)包括与所述左阀芯联动设置的左传动杆(21)和与所述右阀芯联动设置的右传动杆(22),所述左传动杆(21)和所述右传动杆(22)沿所述左阀芯(3)和右阀芯(4)之间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左阀芯(3)和右阀芯(4)之间设置有适于左传动杆或右传动杆沿轴向滑动的行程空隙(20);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驱动所述传动杆结构(2)在所述内腔中做往复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左阀芯(3)和所述右阀芯(4)分别封堵两个阀门口(13);所述左阀芯(3)和所述右阀芯(4)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阀门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与所述阀门口(13)之间设置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阀门口(13)的外端且连接其内壁的平面部(131),所述密封垫(5)的一侧侧面与所述平面部(131)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壁挂炉水路装置的三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阀门口(13)的外端且高于所述平面部(131)的斜面部(132),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垫(5)侧边上的圆弧边面(51),所述圆弧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天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