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810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导热装置和连接固定器,吸热装置固定在导热装置的顶部,导热装置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吸热装置包括聚光元件、光储部件和散热框架,聚光元件固定设置在散热框架上部,光储部件固定设置在散热框架下部,聚光元件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上并产生热量,导热装置为漏斗形中空设置,光储部件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通过利用太阳能和漏斗形状的导热装置,配合吸热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促进空气流动,并进一步转换化为电能存储起来用于夜间促进建筑物通风,通风效果好并且绿色无污染。

A Top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Energy-saving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structure on the top of an energy-saving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heat absorbing device, a heat conducting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fixator arranged sequentially, the heat absorb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heat conducting devi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heat conduc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ntilation shaft of the building through a connecting fixator; the heat absorb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centrating element, a light storage component and a heat dissipating frame, and the concentrating element is fixed in a divergent positio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ermal frame, the optical storage parts are fix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frame. The concentrating elements concentrate sunlight on the optical storage parts and generate heat. The heat conduction device is a funnel-shaped hollow device. The optical storage parts are heated to make the air flow in the building so as to drive the air flow. Through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and funnel-shaped heat conduction devices, the solar energy can be converted into heat energy with heat absorption devices. Promote air flow, and further converted into electricity for storage at night to promote building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effect is good and green pollution-f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大中型高层建筑物都设有内部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功能是促进建筑物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流通,满足室内人员从事各种活动的需要。目前,通风系统比较常用的方案是在建筑物上加开通风窗,具体是在建筑物每层的外壁上增设窗口,在建筑物顶部增设通风天窗,在建筑物内增设通风通道或管路,加大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对流。这种方案产生的问题非常明显,通风窗口的大量增设导致室外各种灰尘杂质进入建筑物内,同时利用大功率中央进行通风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与现今绿色节能的理念背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通过利用太阳能和漏斗形状的导热装置,配合吸热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促进空气流动,并进一步转换化为电能存储起来用于夜间促进建筑物通风,通风效果好并且绿色无污染,本技术的方案具体为: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导热装置和连接固定器,所述吸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导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聚光元件、光储部件和散热框架,所述聚光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上部,所述光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下部,所述聚光元件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上并产生热量,所述导热装置为漏斗形中空设置,所述光储部件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优选的,所述吸热装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光储部件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片,所述光储部件与所述充电电池相互连接从而将部分太阳能储存起来。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动风扇,所述制动风扇与所述充电电池相互连接,从而在夜间利用电能为建筑物内部流动空气。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由若干顶罩支撑筋和顶罩板组成,所述顶罩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顶罩支撑筋上,所述顶罩板和顶罩支撑筋组成一个中空的漏斗形通道。优选的,所述聚光元件是凸透镜。优选的,所述散热框架是由若干条状型材固定搭接成的围栏结构,在所述围栏结构的栏隙间设有网状空气过滤层。优选的,所述网状空气过滤层的密度为20目到40目之间从而保证空气流通。优选的,所述条状型材是角钢或工字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导热装置和连接固定器,吸热装置固定在导热装置的顶部,导热装置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吸热装置包括聚光元件、光储部件和散热框架,聚光元件固定设置在散热框架上部,光储部件固定设置在散热框架下部,聚光元件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上并产生热量,导热装置为漏斗形中空设置,光储部件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通过利用太阳能和漏斗形状的导热装置,配合吸热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促进空气流动,并进一步转换化为电能存储起来用于夜间促进建筑物通风,通风效果好并且绿色无污染。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的光储部件的示意图。以上图中:1、吸热装置;11、聚光元件;12、光储部件;121、太阳能片;13、散热框架;131、条状型材;132、网状空气过滤层;14、充电电池;2、导热装置;21、制动风扇;22、顶罩支撑筋;23、顶罩板;3、连接固定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1、导热装置2和连接固定器3,所述吸热装置1固定在所述导热装置2的顶部,所述导热装置2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3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所述吸热装置1包括聚光元件11、光储部件12和散热框架13,所述聚光元件11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13上部,所述光储部件12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13下部,所述聚光元件11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12上并产生热量,所述导热装置2为漏斗形中空设置,所述光储部件12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本技术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1、导热装置2和连接固定器3,所述吸热装置1固定在所述导热装置2的顶部,所述导热装置2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3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请参考图2,本技术所述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的剖面图,所述吸热装置1包括聚光元件11、光储部件12和散热框架13,所述聚光元件11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13上部,所述光储部件12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13下部,所述聚光元件11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12上并产生热量。在本技术中,所述聚光元件11所采用的材料是市面上现有的光能转换为热能的材料,将关照转换为热能并散放到周围空气中,所述导热装置2为漏斗形中空设置,所述光储部件12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从而使建筑物内通风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吸热装置1还包括充电电池14,所述光储部件12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片121,所述太阳能片121是市面上现有的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材质,所述光储部件12与所述充电电池14相互连接从而将部分太阳能储存起来。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装置2内部设置有制动风扇21,所述制动风扇21与所述充电电池14相互连接,从而在夜间利用电能为建筑物内部流动空气。请参考图2,所述导热装置2由若干顶罩支撑筋22和顶罩板23组成,所述顶罩板23固定设置在所述顶罩支撑筋22上,所述顶罩板23和顶罩支撑筋22组成一个中空的漏斗形通道。具体的,所述聚光元件11是凸透镜,在本实施例中,凸透镜可以将大面积的关照进行汇聚,并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框架13是由若干条状型材131固定搭接成的围栏结构,在所述围栏结构的栏隙间设有网状空气过滤层132。具体的,所述网状空气过滤层132的密度为20目到40目之间从而保证空气流通。同时,所述条状型材131是角钢或工字钢,该材质为现有的材料,不作为本技术的创新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1、导热装置2和连接固定器3,吸热装置1固定在导热装置2的顶部,导热装置2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3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吸热装置1包括聚光元件11、光储部件12和散热框架13,聚光元件11固定设置在散热框架13上部,光储部件12固定设置在散热框架13下部,聚光元件11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12上并产生热量,导热装置2为漏斗形中空设置,光储部件12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通过利用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导热装置和连接固定器,所述吸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导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聚光元件、光储部件和散热框架,所述聚光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上部,所述光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下部,所述聚光元件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上并产生热量,所述导热装置为漏斗形中空设置,所述光储部件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所述吸热装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光储部件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片,所述光储部件与所述充电电池相互连接从而将部分太阳能储存起来,所述导热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动风扇,所述制动风扇与所述充电电池相互连接,从而在夜间利用电能为建筑物内部流动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吸热装置、导热装置和连接固定器,所述吸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导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部通过连接固定器与建筑的通风井相互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聚光元件、光储部件和散热框架,所述聚光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上部,所述光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框架下部,所述聚光元件将太阳光聚集照射到光储部件上并产生热量,所述导热装置为漏斗形中空设置,所述光储部件受热使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建筑物内空气流动,所述吸热装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光储部件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片,所述光储部件与所述充电电池相互连接从而将部分太阳能储存起来,所述导热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动风扇,所述制动风扇与所述充电电池相互连接,从而在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发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