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58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包括陶瓷内衬、过渡层、不锈钢外管、法兰盘,所述陶瓷内衬通过过渡层同不锈钢外管固定连接,法兰盘固定连接外管外壁两端,所述外管内设有拱形隔离网,所述外管内壁自上而下固定设有若干插板,所述隔离网上对应插板设有通孔且插板通过所述通孔贯穿隔离网,所述隔离网通孔两端口通过焊接与插板固定,可使一体成型的过渡层结构特征为从管壁到中心铁含量逐渐降低,提高了铁与氧化铝的分离效果,有利于形成刚玉陶瓷内衬的优良特性,且过渡层中设置的隔离网还起到不锈钢管管壁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过渡层与钢管粘合的牢固程度,从而可有效降低过渡层的所需厚度,提高内衬层的相对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属于耐磨钢管制造

技术介绍
刚玉陶瓷内衬不锈钢管作为电力、冶金、矿山、煤炭、化工等行业的重要输送工具,承载着输送硬度较大、具有一定腐蚀性的固体颗粒或流体。目前刚玉陶瓷内衬的不锈钢管制作工艺多采用铝粉、氧化铁红、石英砂按一定的配比配制成原料,在离心机钢模内通过铝热剂反应形成以铁为主要组成的过渡层和以氧化铝为主要组成的耐磨内衬层,铁与不锈钢管粘合使得过渡层、内衬层与不锈钢管固定连接,但目前的制作工艺中利用离心力使铁水与铝分离效率不高,过低的离心力难以实现有效分离,过高的离心力又会造成能耗高的问题,且耐磨内衬层需要足够厚度的过渡层去固定,因此目前的原料中铝粉含量不超过20%,使得不锈钢管内的刚玉陶瓷内衬不厚,复合钢管的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解决了现有的刚玉陶瓷复合钢管难以铺设相对较厚的耐磨内衬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包括陶瓷内衬、过渡层、不锈钢外管、法兰盘,所述陶瓷内衬通过过渡层同不锈钢外管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外管外壁两端,所述外管内设有拱形隔离网,所述外管内壁自上而下固定设有若干插板,所述隔离网上对应插板设有通孔且插板通过所述通孔贯穿隔离网,所述隔离网通孔两端口通过焊接与插板固定,所述隔离网中间通过插板连接外管,且所述隔离网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管,所述隔离网上位于相邻插板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板位于外管与隔离网之间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隔离网靠近陶瓷内衬一侧固定设有龟甲网,所述龟甲网设于相邻插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网为圆筒形,所述隔离网厚度为2-3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网上的第一通孔形状为梯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形状为缩颈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龟甲网四角通过耐温螺丝活动连接相邻插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网一侧伸出外管端口3-5cm,所述隔离网另一端位于外管内且隔离网该端与外管端口之间设有环形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不锈钢板围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原位于管壁附近与氧化铝分离程度很高的铁水率先经梯形孔进入隔离网与管壁之间的腔室,而后分离程度不断降低的铁水逐渐经梯形孔进入腔室,最终一体成型的过渡层结构特征为从管壁到中心铁含量逐渐降低,提高了铁与氧化铝的分离效果,有利于形成刚玉陶瓷内衬的优良特性,且过渡层中设置的隔离网还起到不锈钢管管壁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过渡层与钢管粘合的牢固程度,从而可有效降低过渡层的所需厚度,以提高内衬层的相对厚度,提高复合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陶瓷内衬;2、过渡层;3、不锈钢外管;4、隔离网;5、插板;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龟甲网;9、环形插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包括陶瓷内衬1、过渡层2、不锈钢外管3、法兰盘10,陶瓷内衬1通过过渡层2同不锈钢外管3固定连接,法兰盘10固定连接外管3外壁两端,法兰盘10用于钢管之间连接,外管3内设有拱形隔离网4,隔离网4提高铁水与氧化铝的分离程度,外管3内壁自上而下固定设有若干插板5,用于固定隔离网4,隔离网4上对应插板5设有通孔且插板5通过所述通孔贯穿隔离网4,隔离网4通孔两端口通过焊接与插板5固定,隔离网4中间通过插板5连接外管3,且隔离网4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外管3,提高隔离网4与外管3的连接牢固程度,隔离网4上位于相邻插板5之间设有第一通孔6,用于铁水穿过隔离网4进入外管3与隔离网4之间的腔室,插板5位于外管3与隔离网4之间处设有第二通孔7,用于将腔室内铁水混和均匀,有利于形成均匀的过渡层,隔离网4靠近陶瓷内衬1一侧固定设有龟甲网8,提高隔离网4与过渡层2连接牢固程度,龟甲网8设于相邻插板5之间。隔离网4为圆筒形,隔离网4厚度为2-3cm,隔离网4过厚不利于形成相对较厚的内衬层,而隔离网4过薄不利于牢固内衬层,隔离网4上的第一通孔6形状为梯形,保证过渡层2可一体成型的同时减少铁水的部分返流,第二通孔7形状为缩颈孔,龟甲网8的四角通过耐温螺丝活动连接相邻插板5之间,龟甲网8进一步提高了隔离网4与过渡层2连接的牢固度,有利于降低过渡层2的所需厚度,隔离网4一侧伸出外管3端口3-5cm,隔离网4另一端位于外管3内且隔离网4该端与外管3端口之间设有环形插接槽9,插接槽9用不锈钢板围成,隔离网4伸出端配合插接槽9实现钢管间快速对接。本技术在制作时,在离心机钢模内,因离心力作用,与氧化铝分离程度很高的铁水会率先经梯形孔6进入隔离网4与外管3内壁之间的腔室,而后分离程度不断降低的铁水逐渐经梯形孔进入腔室,腔室内铁水因梯形孔6限制,返流量很少,形成隔离网4两侧各自离心作用,且腔室内环形插板5上设有缩颈孔7可提高腔室内铁水的混和均匀度,最终一体成型的过渡层2结构特征为从管壁到中心铁含量逐渐降低,提高了铁与氧化铝的分离程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刚玉陶瓷内衬特性,最终形成的过渡层2内包裹有隔离网4与环形插板5,隔离网4与插板5与外管3管壁固定连接,起到了外管3管壁的延伸作用,有效提高过渡层与外管的有效粘合面积,提高粘合牢固度,此外隔离网4一侧位于相邻插板5之间布置的龟甲网8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网4、插板5与过渡层2的粘合程度,有利于降低过渡层2的所需厚度,从而提高原料中氧化铝的相对含量,制作出刚与陶瓷内衬层更厚的复合钢管,以提高该复合钢管的使用寿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包括陶瓷内衬(1)、过渡层(2)、不锈钢外管(3)、法兰盘(10),所述陶瓷内衬(1)通过过渡层(2)同不锈钢外管(3)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10)固定连接外管(3)外壁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内设有拱形隔离网(4),所述外管(3)内壁自上而下固定设有若干环形插板(5),所述隔离网(4)上对应插板(5)设有通孔且插板(5)通过所述通孔贯穿隔离网(4),所述隔离网(4)通孔两端口通过焊接与插板(5)固定,所述隔离网(4)中间通过插板(5)连接外管(3),且所述隔离网(4)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管(3),所述隔离网(4)上位于相邻插板(5)之间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插板(5)位于外管(3)与隔离网(4)之间处设有若干第二通孔(7),所述隔离网(4)靠近陶瓷内衬(1)一侧固定设有龟甲网(8),所述龟甲网(8)设于相邻插板(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玉陶瓷复合钢管,包括陶瓷内衬(1)、过渡层(2)、不锈钢外管(3)、法兰盘(10),所述陶瓷内衬(1)通过过渡层(2)同不锈钢外管(3)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10)固定连接外管(3)外壁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内设有拱形隔离网(4),所述外管(3)内壁自上而下固定设有若干环形插板(5),所述隔离网(4)上对应插板(5)设有通孔且插板(5)通过所述通孔贯穿隔离网(4),所述隔离网(4)通孔两端口通过焊接与插板(5)固定,所述隔离网(4)中间通过插板(5)连接外管(3),且所述隔离网(4)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管(3),所述隔离网(4)上位于相邻插板(5)之间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插板(5)位于外管(3)与隔离网(4)之间处设有若干第二通孔(7),所述隔离网(4)靠近陶瓷内衬(1)一侧固定设有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都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